-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允许对特定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接种第三剂增强疫苗。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8月13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扩展辉瑞(Pfizer)/BioNTech联合开发的mRNA新冠疫苗BNT162b2和Modena开发的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EUA),允许对特定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接种第三剂增强疫苗,他们包括接受实体器官移植的患者和因为疾病导致同样水平的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此前,辉瑞透露,公司与德国制药商BioNTech合作研发的新冠疫苗,发现了注射后有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逐渐下降的迹象,并计划请求FDA准增加一剂加强疫苗。
根据辉瑞和BioNTech进行的临床试验初步数据显示,在接种第二剂BNT162b2疫苗6个月之后,接种第三剂增强疫苗表现出与此前一致的安全性特征。针对野生型病毒,接种第三剂疫苗后中和抗体滴度与接种完第二剂疫苗后相比,提高5-8倍。针对最初在南非发现的Beta变种(B.1.351),接种第三剂疫苗后,中和抗体滴度与接种完第二剂疫苗后相比,提高15-21倍。
此外,Modena也曾透露,已经在进行2期临床试验,检验接种第三剂增强疫苗的效果。Modena在第二季度财报中公布的数据显示,mRNA-1273疫苗在接种后6个月,预防出现症状的COVID-19的效力仍然超过90%。此外,对接种者血清的研究显示,针对德尔塔等新冠变种,接种疫苗6-8个月后,中和抗体水平显著下降。不过在接种第三剂增强疫苗后,针对新冠变种的中和抗体水平提高30~40多倍,并且超过了接种完两剂疫苗后一个月时的水平。
最近,德尔塔变异毒株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真实世界数据显示,防止新冠病毒感染或症状性疾病的免疫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减弱。因此,何时进行疫苗增强接种,对哪些人群进行增强接种,成为监管部门考虑的重要问题。
以色列卫生部先前发布的数据显示,辉瑞疫苗在接种6个月后的保护效力有所下降,但在预防重症方面仍有明显效果。两家公司基于现有数据认为,可能需要在完成两剂疫苗接种后的6至12个月内注射第三剂,以继续为人体提供保护。以色列卫生部已于7月12日宣布,将为该国免疫力较低者提供第三剂新冠疫苗接种。
随着完成两剂接种的人群增多,英国政府也开始考虑尽快实施第三剂加强针计划。据英卫生部6月30日发布的消息,政府独立专家组“疫苗接种与免疫联合委员会”建议9月开始为疫情中最易感人群打第三剂加强针,以便在今年冬季前加强对这部分人群的保护。
为了更好地应对疫情防控,全球都在抓紧接种新冠疫苗,中国是否需要接种第三剂加强针?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邵一鸣曾公开表示,关于新冠疫苗加强免疫,各国都在进行研究,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需要对全人群都进行第三剂的疫苗接种。初步观察,对已完成免疫接种一年以内的普通人群,暂没有必要进行加强针接种。
“但对完成免疫超过6-12个月,并且免疫功能较弱的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以及因工作需要要去高风险地区工作的人员,在国内从事高暴露风险职业的人群,是否有必要开展加强针,以及什么时间开展加强针的接种,正在进行研究。”邵一鸣表示。
(作者:季媛媛)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德尔塔毒株传播速度快、体内复制快、转阴时间长,和其他的非VOC和老的病毒株比起来,它的传播率增加近100%,即增加了一倍。据卫健委消息,目前,德尔塔已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流行,是目前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的主要病毒株。
疫苗是克服疫情的关键。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表示,德尔塔的潜伏期和传代间隔都有所缩短,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防控措施干预,如果没有疫苗免疫来阻止它的传播,疫情的倍增速度会非常显著。过去每4、5、6天会增加两到三倍的病人,现在可能大概3天左右的时间就会有五六倍、六七倍的病人出现。
针对德尔塔这一变异株,国内的疫苗企业早已着手相关的疫苗研发工作。近日,各企业纷纷公布自家的研发进展。
现有疫苗仍有效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8月4日下午宣布,杨晓明研究员团队最新发现针对德尔塔变异株有效的单克隆抗体,中和活性IC50高达5ng/ml。
此消息一出,国药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国药股份(600511,股吧)和国药一致(000028,股吧)股价临近尾盘突然直线拉升,国药股份一度涨超8%。面对市场的热情,国药股份8月5日盘前发布说明公告表示: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为医药批发,不涉及疫苗、药物的研发和生产,疫苗、药物的研发和生产属于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医药(600056,股吧)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同日,康泰生物(300601,股吧)也表示,针对新冠病毒变异株的疫苗研发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已经成功分离出多株德尔塔变异株单克隆毒株,后续将严格按照人用疫苗质量要求进行毒株评价,筛选疫苗用毒株,为生产针对德尔塔变异株的新冠灭活疫苗做好准备。受该消息刺激,8月5日康泰生物早盘高开高走,一度涨超15%。
而作为国内最早进入附条件上市的两家新冠灭活疫苗公司,科兴生物和中生集团也向社会公布其最新进展。
那么,现有疫苗对德尔塔还有用吗?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明,国内外相关科学研究和疫情防控实践表明,德尔塔变异株并没有导致新冠病毒生物学特性发生颠覆性改变,传染源、传播途径基本清楚,现有的疫情防控措施对德尔塔变异株仍然有效。现有疫苗仍然有良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能降低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风险,减少感染者的传播力,有效降低感染后的重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也针对疫苗的有效性疑虑做出回应,他明确表示,根据实验室结果来看,部分疫苗对病毒的杀死综合力度有所下降,但还是有保护作用的,并用了一组经过验证的科学数据来说明。从临床免疫结果来看,接种科兴新冠灭活疫苗的免疫血清对德尔塔变异株的阳转率略有下降,达到87.5%;而国药疫苗对阿尔法株的中和能力下降6.7%,保护能力基本没有改变;对贝塔株和德尔塔株的中和能力分别下降47%、32%。
国信证券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体液免疫是预防新冠感染的主要途径,新冠病毒感染或接种疫苗均能产生可观的体液免疫应答,中和抗体水平随时间推进而缓慢衰减,但仍能维持在一定的保护阈值之上持续数月。
以德尔塔为代表的变异株传播和致病能力增强,预防感染所需的中和抗体滴度阈值提高,保护持续时间缩短,因此各国急需高保护力疫苗以应对德尔塔变异株带来的新一波疫情。
新疫苗上市并非一朝一夕
实际上,尽管科研人员正在日以继日的进行相关研究,但疫苗的研发是一个极其科学、严谨的过程。
一般而言,疫苗的研发过程分为五个步骤,疫苗原获取,生产工艺研究,质量研究,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因此从开始研发到完成三期临床平均约需要8-10年。
而由于新冠疫情的突发性和紧急性,目前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研发已是迄今为止速度最快的一次,国内外多款新冠疫苗从立项研发到大规模接种也花费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此番国内迎战德尔塔,国内疫苗企业虽已对变异毒株展开相关研究,尽管资本市场热情高涨,但距离新疫苗的上市必然还有一段路要走。
“以康泰生物目前成功分理出了德尔塔变异株为例,现在只是研制德尔塔变异株灭活新冠疫苗的最基本原料,但后续还需根据病毒特性进行疫苗设计等,只能说是万里长征刚刚开了个头。康泰生物官方公众号疫苗科普基地此前给的表述也是一般会经历8年甚至20多年漫长过程。而根据其公开的情况来看,其当前完成的工作还在研发阶段的最早期。”广东某疾控专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除了开展非常重要的疫苗注射之外,防控策略主要通过大数据等手段查明感染病例的活动轨迹,告知相关人员接触风险,结合主动进行的核酸检查排查,双管齐下用最快的速度遏制病毒传播。”
(作者:唐唯珂,文若楠)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苹果平板产品线目前分为iPad、iPad mini、iPad Air和iPad Pro四大类,价格和配置也是依次升高,普版iPad是当前最便宜的产品,国行32GB为2499元。
本周,继iPad Pro 2020款(A12Z处理器)官方翻新版在部分地区商店上架后,iPad 8官翻机也开卖了。
以北美商城为例,32GB起步价下调到279美元,比全新机的329美元便宜了15%。顶配128GB蜂窝版,更是便宜了90美元(约合583元)。
苹果介绍,官方翻新产品经过彻底的清洁、检查、整备、测试等,和新机一样享受一年质保,并且可购买Apple Care+延保服务,但会采用特别的包装。
据悉,现款iPad第八代发布于2020年9月,主要卖点包括10.2寸显示屏和A12处理器,并且正面保留了经典的指纹Home键。
稍稍遗憾的是,iPad 8包括iPad Pro 2020官翻机都没能在国行官网见到,希望后续可以补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传言iPad 9年内发布,处理器升级A13,起步容量64GB,但配置包括起步价可能保持不变。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杜涛 8月10日,文化和旅游部网站公布了关于印发《歌舞娱乐场所卡拉OK音乐内容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文化和旅游部负责建立全国卡拉OK音乐内容审核专家小组,建立全国卡拉OK音乐违规曲目清单制度。
文化和旅游部在政策解读稿中表示,全国卡拉OK音乐违规曲目清单由两个途径产生:一是地方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发现违规曲目后上报文化和旅游部,二是歌曲点播系统内容提供商自审过程中发现涉嫌违规曲目并通过全国性行业协会上报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部负责对违规曲目认定并列入全国卡拉OK音乐违规曲目清单。歌曲点播系统内容提供商不得提供、歌舞娱乐场所不得使用违规曲目清单内的音乐产品。
通知提出,歌舞娱乐场所播放的卡拉OK音乐不得含有《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十三条禁止内容:分别是违反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危害国家统一、主权或者领土完整的;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利益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伤害民族感情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破坏民族团结的;违反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迷信的;宣扬淫秽、赌博、暴力以及与毒品有关的违法犯罪活动,或者教唆犯罪的;违背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侮辱、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文化和旅游部认为,《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规定,歌舞娱乐场所播放的曲目和屏幕画面不得含有条例第十三条禁止的内容。但是,歌舞娱乐场所歌曲点播系统含有违禁歌曲的现象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一是歌舞娱乐场所歌曲点播系统基础曲库达10万首以上,歌舞娱乐场所经营者难以识别违规曲目;二是全国近5万家歌舞娱乐场所,执法监管难度较大。歌舞娱乐场所卡拉OK音乐的源头是歌曲点播系统内容提供商,由歌曲点播系统内容提供商对卡拉OK音乐内容进行自审,可以从源头对歌舞娱乐场所内容进行有效管控。
通知还规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发现歌曲点播系统内容提供商向歌舞娱乐场所提供的卡拉OK音乐含有法律法规禁止内容的,可以通过约谈等行政指导方式予以警示、制止;发现向歌舞娱乐场所提供已被列入全国卡拉OK违规曲目清单的卡拉OK音乐的,可以向社会公布该歌曲点播系统内容提供商的名称、违规曲目等信息,予以通报。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原标题: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快步走来
来源:经济日报
8月4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2021版征求意见稿)》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驾乘人员意外伤害保险示范条款(2021版行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消费者期待已久的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新能源汽车的专属保险产品面市也为期不远。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5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200%。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与2019年全年水平持平,其中纯电动汽车超过100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由今年年初的5.4%提高至上半年的9.4%,其中6月份渗透率已超过12%。
新能源汽车无论是车身结构、动力系统,还是使用场景、维修保养等都跟燃油汽车有较大区别,其风险特征和事故原因也呈现一定特殊性。然而,由于没有专属条款,新能源汽车承保只能使用传统车险条款和费率,导致电池故障、充电自燃等特有风险未能纳入保险保障范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保险研究所所长刘冬姣表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销量一直保持着上升势头,及时推出“示范条款”体现了保险行业对新能源汽车风险管理的重视。这能够解除新能源汽车在使用中有别于传统汽车风险的后顾之忧,利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
明确保障范围与折旧率
在“示范条款”的释义中,第一条即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进行了明确。新能源汽车不仅包括纯电动汽车,还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此前,消费者担忧的纯电动汽车与插电式混动汽车区别对待、燃料电池汽车未纳入保险保障范围等情况并未出现。
“示范条款”对新能源车的折旧率进行了重新规定。新能源汽车的折旧按月计算,不足一个月的部分不计折旧。最高折旧金额不超过投保时被保险新能源汽车新车购置价的80%。
比如,9座以下客车家庭自用和非营业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的折旧按照车价分为四个价格区间,分别为0-10万元、10万元-20万元、20万元-30万元、30万元以上,对应的折旧系数分别为每个月0.82%、0.77%、0.72%、0.68%。9座以下客车家庭自用和非营业插电式混合动力与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折旧系数则不按车价区分,统一为每个月0.63%,较现行条款的0.6%有所提升。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总监朱俊生在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险专属条款在深入研究新能源汽车风险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行业示范条款,扩大了保险范围,有助于满足新能源汽车的独特需求,促进规范承保理赔实务。
保障责任大范围扩容
与传统燃油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的基础配置不同,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技术就是“三电”,也就是电驱、电池和电控。“示范条款”明确提出,新能源汽车车损险保障责任包括“电机及驱动系统、电池及储能系统、其他控制系统”。这意味着“三电”全部纳入保障范围。“传统车险条款费率与新能源汽车风险不匹配,费率不能充分体现车身结构、零部件构成、电池续航里程等风险因素的影响,未纳入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相关的定价因子,事实上,‘三电’与汽车安全行驶密切关联,占整车价值比重较高。”朱俊生告诉记者。
虽然在“示范条款”中“三电”成为必保项目,但是“示范条款”同时明确“自然磨损、电池衰减、朽蚀、腐蚀、故障、本身质量缺陷,保险人不负责赔偿”。刘冬姣认为,保险产品在设计中一般对财产价值的自然损耗都不提供保障。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衰减,消费者可以通过“三包”政策和生产厂家提供的服务来解决这些问题。多位业内人士也表示,电池衰减如同其他设备的折旧一样不可避免,保险条款中做出不赔偿的规定在情理之中。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问题的关注度一直较高,部分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更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新能源汽车发生自燃可以分为三类情况:充电过程发生自燃,行驶过程发生自燃和静态过程发生自燃。无论哪一类自燃,都会严重威胁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也会给新能源汽车本身以及周边财产造成损失。
根据“示范条款”,“在使用被保险新能源汽车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含起火燃烧)造成被保险新能源汽车下列设备的直接损失,且不属于免除保险人责任的范围,保险人依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换句话说,新能源汽车无论是在哪种情况下发生自燃,保险公司都必须承担保障责任。“从目前情况来看,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风险相对会高一点。‘示范条款’中的规定扩展了风险保障范围,解决了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刘冬姣说。
附加险保障特点突出
在附加险方面,“示范条款”较传统车险进行了大幅简化,但突出了新能源汽车的保障特点,具体包括附加外部电网故障损失险、附加自用充电桩损失保险、附加自用充电桩责任保险、附加智能辅助驾驶软件损失补偿险、附加火灾事故限额翻倍险和附加新能源汽车增值服务特约条款。
从附加险条款的设置来看,“示范条款”虽然是针对新能源汽车,但是在车险责任范畴划定方面,已经扩大至与机动车相关的各类使用场景当中。这有利于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也有利于车险保费整体基数的扩大。例如,附加智能辅助驾驶软件损失补偿险,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车险很难对软件升级产生的损失进行合理定价的问题。附加火灾事故限额翻倍险,如果再叠加附加法定节假日限额翻倍险的条款,甚至能够实现责任保障再翻倍。
朱俊生认为,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附加险进一步拓展了相关的财产险和责任险,如高压电池火灾、爆炸引起的财产损失,电池过度充电或电源连接问题引发火灾导致财产损失等,弥补了一些保障空白。同时,他还建议进一步加强新能源车碰撞试验,深化车辆耐撞性、可维修性及维修经济性研究,完善汽车安全指数研究,夯实定价和产品开发基础。加强科技运用,探索机动车里程保险(UBI)等创新产品。
按照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应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政策支持力度极强,增长空间广阔。买车容易养车难,虽然新能源汽车购买时能够享受补贴,充电成本也大大低于燃油成本。但是由于没有专属保险条款,保险支出和维修支出已经成为不少新能源车主日常用车的“大头”。业内人士预计,随着专属条款的到来,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产品面市也指日可待,这将进一步刺激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力,进而推动汽车产业升级的快速迭代。
刘冬姣表示,“示范条款”符合去年以来的车险综合改革大方向,条款细分性更强,消费者获得的有针对性保障也更多。由于新能源汽车的面世时间不长,对其风险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这也形成一种倒逼机制,要求保险公司能够加快应用保险科技,更全面地了解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多种技术路线和生产使用各环节的风险特点,强化新能源汽车保险的风险管理,实现新能源汽车保险的可持续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持续优质的车险服务。
车险综合改革以来,车险产品保费收入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在为车险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新能源汽车险专属条款的到来,无疑对提升整个车险业务是有帮助的,特别是随着车险服务更加完善,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也会少了很多后顾之忧。”朱俊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