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Cities Struggle to Boost Ridership With ‘Uber for Transit’ Schemes)

  网易科技讯 1月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世界各地的城市在尝试基于应用预约的定制公交服务,但往往收效甚微。

  自去年9月以来,上海松江-张江9路巴士的通勤者有了一种新的乘车方式。他们不是站在一个指定的站点,而是打开手机应用,预约要去的地方,就像打车一样。这项由阿里巴巴提供的服务会考量那些预约信息,计算出巴士应该去哪里,并利用人工智能来定制路线。行驶途中只停靠小区门口和写字楼周边站点。

  过去几年,芬兰赫尔辛基、悉尼等城市也都在试验定制公交服务,但大多数都没有成功。

  今年早些时候,新加坡决定不再试行定制公交。在德国,微公交公司Clevershuttle从其运营的八个城市中的三个撤出,理由是经济问题和官僚障碍。在与共享乘车公司Via合作的一个试点项目中(将未被覆盖到的居民载到站点),洛杉矶地铁每趟花费14.50美元,是普通公交的两倍。

  定制巴士其实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公共交通机构通常称它们为响应需求型公交车,将它们用于服务那些无法方便使用标准路线的用户(比如住得特别远)。因为它们的受众相对较少,所以成本很高。它们的效率也很低,乘客等待时间不明确。

  像上海9路这样的项目代表了一种新的努力。这种由科技驱动的新型服务有时被称为微公交,因为它们使用小型车辆。它们旨在帮助交通部门覆盖通勤距离较远的上班族的人群、不想开车但又不想挤公交的城市人等人群。

  据那些推动这种解决方案的科技公司称,实现定制公交需要处理大量的交通数据,需要使用算法来创建定制的共乘路线。那些数据现在可以通过位置跟踪获得。

  然而,该模式在现实中实施起来并不简单。并不是每个需要外出的人都能使用手机应用。在不同的国家,收入水平和年龄层上的差异意味着智能手机普及率不尽相同。

  在公共交通顾问贾勒特·沃克(Jarrett Walker)看来,问题在于科技公司和规划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属于少数的精英群体,这意味着你喜欢上的东西实际上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如果说交通系统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使用它的人数,那么成功的公共交通绝不是定制预约式的。城市提高公交车的乘客量,依靠的是提高最繁忙路线的频次、速度和载客量,而不是改善它们到达用户居住地的能力。

 

  不过,在交通系统最重要的路线上,新技术有望带来真正的价值。“人们总是在谈论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但是没有人在解决二者之间的所有路程。”交通技术公司Optibus的CEO阿莫斯·海吉格(Amos Haggiag)说。Optibus软件可以输入无限的数据源来演算出最优的路线和时刻表。海吉格补充说,以色列的荷兹利亚市在重新设计公交地图和增加频次之后,公交客流量翻了一番。(乐邦)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10日消息,日本零售巨头迅销集团周四发布截至去年11月底的第一财季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其旗舰品牌优衣库的国际业务销售额下降3.6%,创下10年来最大降幅,主要因为韩国抵制日货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如果不包括2017年一次0.2%的小幅下滑在内,这将是优衣库的海外销售额10年来首次下滑。

  该项业务的营业利润下降了28%,是2016年以来首次下降。

  2019年,佛山GDP正式突破万亿元大关,我国“万亿俱乐部”城市扩容至17个。

  目前,除广州和深圳之外,佛山成为广东省第三个GDP过万亿的城市。与前两个城市不同的是,佛山是以制造业立身的城市,2018年佛山的三次产业比重为1.5:56.5:42。

  “GDP过万亿的城市,大部分都是一线城市或者是新一线城市,它们的经济结构主要是第三产业占据最大比重。佛山是一个例外,它主要是制造业、工业生产为主。”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同时,佛山和广州距离很近,是继上海和苏州之后,我国万亿GDP城市的又一对“双子星”。那么,佛山为何有能力跻身万亿GDP城市行列?

  为什么是佛山?

  佛山位于广州偏南方向,两个城市的中心区相距不超过20公里。

  2020年1月1日,佛山市长朱伟在元旦献词中表示,刚刚过去的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佛山2018年GDP就接近万亿了,不过对于这个城市来说,GDP过万亿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在中国城市中,这意味着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孙不熟指出,尤其难得的是,佛山不是中心城市,不是直辖市,不是省会城市,也不是计划单列市,只是一个地级市。以前,佛山是扮演靠近一线城市的卫星城的角色,是一个被虹吸的对象。

  胡刚也表示,其他的万亿GDP城市,除了无锡和苏州之外,都是省会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直辖市或者计划单列市,佛山是第三个GDP破万亿的地级市,行政级别比较低,没有太多政治和交通资源。

  为何佛山能够“突出重围”,成为一个万亿GDP城市?这首先得益于佛山制造业发展。

  佛山民营经济发达,下辖的顺德区和南海区,位列“广东四小虎”,都是以制造业起家的地区。2018年,顺德区的GDP为3163.93亿元,南海区为2809.09亿元,在整个佛山GDP中占6成。

  在反映制造业实力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方面,佛山在2009年已达到1.17万亿元,2017年达到1.71万亿元,2018年则达到2.16万亿元。这一数据在整个广东省中,仅次于深圳的3.46万亿元,高于东莞的1.95万亿元和广州的1.82万亿元,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6位。

  从主要工业产品来看,纱、布、水泥、墙地砖、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电灯泡等都是佛山主要的工业产品。佛山也有一批著名的工业企业,比如格兰仕、美的、万家乐、东鹏等。

  胡刚表示,佛山最早是发展陶瓷产业,然后发展家电等产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人的生活富裕,对于这些产品需求量特别大,带动佛山的整个制造产业不断发展。

  同时,佛山市也非常注意扶持工业企业发展。比如,出台了《佛山市2019年促进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对2019年达到规模以上企业标准并首次进入统计联网直报名录库的工业企业,给予20万元的奖励资金。此外,佛山提出,2019年针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用电量补贴最高可达200万元,设备融资租赁贴息最高300万元。

  在良好环境的刺激下,2019年前三季度,佛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931.79亿元,增长7.0%。三大产业总体平稳,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605.93亿元,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比广东省高2.8个百分点。

  在制造业上,佛山并没有停下转型升级的步伐。2019年12月27日,佛山市召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将制定出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六大工程行动方案,促进制造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加快实现由制造业大市向制造强市的历史性转变。

  胡刚表示,最近几年佛山产业在持续转型升级,包括转型装备制造、工业互联网、机器人(14.470, 0.16, 1.12%)等。

  以装备制造业为例,2016年-2018年,佛山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达10.5%,2018年佛山市实现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1426亿元,约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31.1%。

  转型使佛山的工业发展获得新的动能。2019年第一季度,佛山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6.9%,上半年上涨到7%,前三季度上涨到7.3%。先进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则从第一季度的8.20%上升到前三季度的8.9%,高技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从第一季度的5.3%上升到前三季度的6.2%。

  “未来的制造业,肯定要向工业4.0的方向走,制造业的附加价值会不断增加,但是雇佣的人数会减少,因为这时已经进入一个先进制造、智能制造的阶段,不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

  “双子星”如何协调发展

  佛山和广州的距离相近,GDP均超过万亿,这在中国是第二对GDP双双超过万亿的“双子星”,第一对是上海和苏州。

  孙不熟指出,内陆很多GDP超过万亿的城市,比如成都、武汉、郑州等,周边的小城市在体量上和这些城市相差太远,俗话说大树底下不长草,靠近一个大的中心城市,人才、资金很容易被大城市虹吸过去。

  为何佛山却能顺利突破GDP万亿大关?

  孙不熟指出,佛山和广州的产业更多是一个互补的关系,广州的服务业,佛山的制造业都很发达,这两个城市互补关系高于竞争关系。

  2018年佛山的三次产业比重为1.5:56.5:42,以工业为主。广州的三次产业比重为0.98:27.27:71.75,服务业非常发达。

  广州的服务业发达,为佛山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比如佛山的家居、陶瓷、塑料这些产业,如果没有广交会的话,可能就做不了这么大,尤其在过去没有电商的时候,企业要出口不容易。有广交会之后,佛山很多出口型企业就围绕着广州发展(6.590, 0.02, 0.30%)起来了。”孙不熟说。

  此外,他认为,在省会城市中,广州是一个虹吸效应不那么明显的城市,而且还向周边城市输出了很多资源。比如因为两个城市很近,很多广州人去佛山买房,导致大量购买力从广州溢出到佛山。

  胡刚认为,广州的高端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对佛山的制造业也起到很大的支持作用,广州和佛山优势互补明显。

  当然,从服务业来看,广州对佛山有一定的虹吸效应。比如,佛山的科学研究在整个广东省并不算出色,大学较少。统计年鉴显示,2018年佛山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城镇非私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99479元,远远低于广州与深圳。此外,佛山金融业的平均收入较广州也有较大差距。

  但是胡刚认为,应该从更广阔的角度去看两个城市的竞合关系,不能说某一个产业广州能做,佛山不能做。“不能局限于小范围的竞争,而应该将广佛乃至大湾区当成一个地区,放到全国和全球范围来竞争。尤其是高端服务业,比如金融业,广州和佛山都在发展,佛山更多承接了金融业后端的工作。”

  同时,佛山不仅将合作的目标对象投向广州,还扩大到整个粤港澳大湾区。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佛山市共有7668个香港直接投资项目,涉及投资总额539.45亿美元,合同外资286.07亿美元;615个澳门直接投资项目,涉及投资总额32.08亿美元,合同外资16.39亿美元。2019年12月21日,佛港澳青年融创基地、禅港澳青年交流基地、国际青年发展联盟佛山基地同时在佛山市禅城区挂牌。

 

  林江指出,广州和佛山之前是有一定竞争的,比如像传统的汽车、石化这些产业,但是随着大湾区的发展,广州和佛山之间更多强调合作融合。尤其是佛山要做先进制造业,不能仅是立足于城市本身,而是要立足于跟周边城市的互助关系,包括像广州的人才、科技资源的融合,与香港的合作,也包括在先进制造业领域里跟东莞、中山这些城市互动。

  (原标题:Tesla Stock Hits High As Elon Musk Gets His Groove On In China)

  网易科技讯 1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鉴于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亲自向客户交付中国制造的Model 3,并透露了有关Model Y的更多信息,当地时间周二特斯拉股价继续三周来的飙涨势头。

  据悉,当日特斯拉股价上涨3.88%,收于469.06美元,市值845亿美元。股价盘中一度触及471.63美元的历史高点。

  1月7日,特斯拉在上海超级工厂庆祝了Model 3的首次交付,并宣布最早将于2021年开始在中国生产Model Y。马斯克表示:“最终,Model Y的需求可能会超过其他所有特斯拉汽车的总和。”“Model Y还将拥有先进的制造技术,我们将在未来展示这些技术。”

  马斯克以一场欢快的舞蹈拉开了发布会的帷幕,伴随着有节奏的乐点,他甚至脱掉了自己的西装外套。

  国产特斯拉交付,马斯克展灵魂舞步(来源:梨视频)

  随着特斯拉的股价不断创出历史新高,马斯克有理由感到高兴。该特斯拉目前的市值接近850亿美元,要知道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市值之和为870亿美元。

  在特斯拉的颁奖典礼上,马斯克亲自将汽车钥匙交给了中国制造Model 3的前10位客户。首批15辆Model 3轿车已经于上周交付给特斯拉员工。

  “我们打算继续进行重大投资,并增加在中国的投资,”他表示。马斯克还透露了在中国建立一个工程中心的计划。

  上周特斯拉表示,第四季度交付了11.2万辆汽车,超出预期。

  上海超级工厂是特斯拉在加州弗里蒙特以外的首家大规模汽车制造工厂。该公司还计划在德国柏林附近建造一座工厂。

  特斯拉表示,上海超级工厂的产量已达到每周1000辆,并计划将产量提高至3000辆。

  该公司股价2019年一开始表现不佳,从2018年12月中旬到2019年6月初暴跌了53%。但随后特斯拉股票开始上涨,自那以来已经涨幅已经达到159%。

  伯恩斯坦(Bernstein)上世纪90年代的首席烟草分析师、Aegon资产管理公司(Aegon Asset Management)前首席执行官加里·布莱克(Gary Black),特斯拉股价在周二创出历史新高后,上涨幅度更大,因为华尔街低估了该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汽车产量。

  布莱克周二表示,“当亚马逊市值达到850亿美元时,对亚马逊持怀疑态度的人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亚马逊的市值怎么可能超过诺德斯特龙、科尔士、梅西百货和塔吉特等零售商的总和?当一项颠覆性的技术在击垮现有的竞争对手时,市场会对未来的所有利润打折扣。”他预计特斯拉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将从目前的2%上升到2024年的10%。布莱克现在是一位私人投资者。

  布莱克去年12月表示,特斯拉的股价可能会翻倍。当时特斯拉的股价约为400美元。

  布莱克表示特斯拉的市值是合理的,他表示,“股票市场是一种折价机制——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他认为特斯拉到2024年的年净收入将达到50亿美元,到2029年将达到150亿美元,而福特和通用汽车目前的年净收入总和为110亿美元,而且还在下降。

 

  布莱克认为,特斯拉的每股收益可能在2020年达到10美元,而此前市场的普遍预期为5美元左右。布莱克还指出到2024年,特斯拉的每股收益为27美元。以30倍的市盈率计算,2024年的收益将支撑起每股800美元的股价。布莱克认为,特斯拉可能会在1月29日公布第四季度业绩时,将2020年的汽车产量目标定为50万辆,而华尔街的共识是47万辆。(辰辰)

  作者:王昊

  1909年10月2日,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建设的铁路——京张铁路,正式通车。

  2019年12月30日,世界上第一条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并实现自动驾驶等功能的智能高铁——京张高铁,开通运营。

  京张高铁也被业内外称为“智能高铁”。通过各种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最大化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将这种机制尽可能地移植给人造设备及系统,从而将人类从铁路运输生产组织众多复杂的观察、思维、决策活动中解脱出来,实现整个运输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便捷化。

  从京张高铁缩短时空距离、体现创新新高中就可见一斑。作为世界上首条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并实现自动驾驶等功能的智能高铁,京张高铁堪称“最聪明的高铁”。与北斗导航系统相连,智能京张高铁同时可实现自动驾驶。

  “旅客们不要紧张,驾驶室里依然有司机,只是司机职能变了。”铁科院机车车辆研究所研究员张波介绍,以往高铁司机的主要精力在驾驶上,而在智能高铁上,司机的精力则侧重于故障应急处置,“这样不仅大幅降低司机的劳动强度,而且通过列车运行数据收集与测算,还能提高列车的节能指标和运行舒适度。”

  京张高铁列车安装有数千个传感器,可随时进行自检,保障运行安全,同时还安装了为它专门设计的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系统。

  京张高铁运营线路上的动车组则针对低温运行特点被重新设计,保障列车在低温下安全运行。同时,还运用5G技术实现了列车上奥运赛事直播。

  京张高铁的智能不仅体现在车身和建筑工艺,而且与乘客息息相关的车站服务和检票流程等也融入了互检互认和便捷换成。其沿线车站交通接驳中,铁路、市郊铁路及地铁线路均实现了“安检互认”。市民只需要一次安检,即可畅通无阻。清河站还将增加公交换乘连廊,方便市民换乘公交。

  清河站是京张高速铁路沿途各站中最大的一座枢纽站,内含火车站和公交枢纽。随着京张高铁的开通,实现了市郊铁路怀柔-密云线的引入及地铁13号线增站的开通,“三网融合”初步实现,铁路、地铁、市郊铁路能够无缝衔接与换乘。

  随着京张高铁、崇礼铁路的开通运营,大张(大同—张家口)、呼张(呼和浩特—张家口)两条高铁线路也同步开通正式组网融入京津冀高铁圈。

  “京张高铁开通后,途经京张高铁运行从北京北站、清河站始发终到呼和浩特、包头、大同、张家口、太子城等方向高铁列车达42对(含高峰线6对)。”北京局集团公司客运部车站管理科科长朱殿萍介绍,北京至太子城间开行了智能京张高铁体验列车,北京至张家口、呼和浩特、大同间也将安排开行智能京张高铁体验列车。

 

  京张高铁的开通,有效缩短了京张两地的时空距离,加速推动张家口与北京同城化、一体化进程,全面融入首都一小时通勤圈,助力张家口聚集人才流、物质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推动冰雪经济、新型能源、数字经济等七大主导产业发展,加快建设体育之城、活力之城、康养之城、文明之城、富强之城,打造京津冀绿色发展示范区、国际冰雪运动与旅游胜地,与雄安新区联动发展共同形成河北两翼的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