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法兹家的谷子、龙豆和绿豆,被沙漠蝗虫啃光了。他今年28岁,是巴基斯坦信德省小村拉希尔的农民。
“我们家有40只山羊,4只骆驼。我们庄稼枝叶饲料已经没有了。蝗虫也没有放过牧场的草和树叶。”法兹说,这次的蝗灾远比8月到10月那一拨凶猛。庄稼毁坏,无可收割。
4000亿只蝗虫
“目前的蝗灾暴发出乎意料。”联合国粮农组织巴基斯坦办事处的声明说,“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有利天气条件,蝗虫繁殖,灾情一直持续。”
“今年沙漠蝗虫活动是前所未有的。”巴国家粮食安全和研究部植物保护司技术主管塔里克·汗说,3000万到5000万只蝗虫可以覆盖150公里,一天吃掉200吨作物。巴基斯坦上一次蝗灾是在1993年。
印度拉贾斯坦邦财政部长说,4000亿只蝗虫袭击了该邦,大量农作物被毁,并有向邻邦蔓延之势;在该邦驻扎的70万印军因粮食被吃光不得不撤军。印度学者预测蝗灾将造成印度粮食减产30%-50%。
印度官员说,抵达印度的蝗虫,一部分从巴基斯坦过来,一部分是伊朗来的。来自东非的沙漠蝗虫是最主要的群体。
像闪烁的乌云悬挂着
这次蝗灾起自东非。
据1月中旬的报道描述东非的蝗虫群:像闪烁的乌云一样悬挂在地平线上。在肯尼亚东北部有一个蝗虫群,长60公里,宽40公里。
沙漠蝗虫群入侵非洲之角 视频来源:中新视频
《华盛顿邮报》说,这批蝗虫远看像是滚滚浓烟,接近后这数十亿蝗虫又像难以计数的雨点。美联社说,玫瑰色的蝗虫把树染成了粉红色。
“连母牛都在想出什么事了,”肯尼亚农民当达·马坎加说,他花了几小时想将蝗虫赶出农场,“玉米、高粱、豇豆,它们什么都吃了。”
肯尼亚政府的声明说:“一个沙漠蝗虫群每平方公里可容纳多达1.5亿只蝗虫。蝗虫群随风迁移,一天可以覆盖100到150公里。一个普通的蝗虫群一天能摧毁的粮食数量足以养活2500人。”
这些蝗虫大约有一根手指那么长,粮农组织害虫防控专家巴耶·穆图拉说:“我们唯一的选项就是杀光它们。”
肯尼亚空中喷洒农药杀蝗。埃塞俄比亚也派了小型飞机助阵。
空中喷药的最佳时机是蝗虫大军还停在地面。蝗虫是冷血生物,白天变暖前几无活动力,所以清晨是最佳喷药时机。可频繁的晨雨阻碍空中喷药,等飞机升空,蝗虫大军也早已飞起。
埃塞俄比亚一个喷药飞行员说:“它们靠上升气流飞升约900米高,数量多到能堵塞飞机进气口,这样很危险。”
4月,新的蝗群将形成
2月10日,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洛科克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通报会上说,肯尼亚发生了70年来最严重的沙漠蝗虫入侵,而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正在经历25年来最严重的蝗虫入侵。此外,沙漠蝗虫还侵入了乌干达、坦桑尼亚和南苏丹。
洛科克说,蝗虫入侵将使大约1900万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风险。他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1月初预计,遏制蝗灾需要投入7600万美元,但“我们迄今只有2000万美元”。
媒体报道,进入2月,一些东非蝗虫群已开始产卵孵化,将在4月形成新的蝗群。据粮农组织判断,蝗灾扩大趋势可能延续到6月,到时候蝗群的规模可能是现在的500倍。
“蝗虫不会等待,它将铺天盖地而来,制造毁灭性灾难。”粮农组织副总干事玛丽亚·塞梅多严厉警告。
奔袭距离长,繁殖迅猛
沙漠蝗虫是一种栖息在沙漠的短角蝗虫,具有长距离迁徙的能力。
它的快速繁殖能力也让人瞠目结舌。《科学》杂志说,2018年5月,热带气旋袭击阿曼、也门和沙特阿拉伯三国间的沙漠地带,强降雨使植被迅速生长,蝗虫数量在6个月内增了400倍。
2019年12月的热带气旋袭击非洲之角,当地蝗虫猛增,形成了如今规模浩大的蝗群。
美国农业部网站介绍,几千年来,沙漠蝗灾一直是非洲和西亚农业的威胁。目前对付蝗虫的办法不多,最有效的还是药剂喷杀。
沙漠蝗会不会危及中国?
据报道,沙漠蝗虫已渡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迫近中国。
但中科院院士、生态和昆虫学家康乐认为,沙漠蝗不会对我国形成严重威胁。
他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中国曾是世界上遭受蝗灾最严重的国家。
据《中国救荒史》统计:秦汉蝗灾平均8.8年一次,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科学家结合黄淮海治理,改造了我国大部分蝗区,蝗区面积大幅度缩小,种群密度长期控制着较低水平。在过去的40多年里,局部蝗灾时有发生,但没有形成迁飞危害和严重的经济损失。
非洲、中西亚和南亚发生的蝗灾是由沙漠蝗造成的。康乐说,中国不是沙漠蝗的分布区。上世纪初有科学家报告在云南发现沙漠蝗,但未被证实。
据2011年出版的《中国蝗虫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治》,中国常见的蝗虫是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植保植检处了解到,近年来,我国蝗虫监测预警和防治能力不断提升,防治技术水平属于世界领先水平,防蝗药械储备充足,国内大面积暴发蝗灾风险很低。
目前,农业农村部正密切跟踪境外蝗灾动态,同时安排云南、西藏等省区加强边境的蝗虫监测,严防迁入危害。
鸭子成“抗蝗”英雄
救灾场面很有看头
康乐说,我国蝗灾治理主要通过蝗灾发生区的生态环境改造,消除适宜蝗虫发生的环境;同时,利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种群数量,并利用化学药剂及时防治高密度的蝗虫发生区。
生物防治法中,有一种是“招引粉红椋鸟法”。上世纪80年代,新疆用人工堆放石巢、修建砖混鸟巢的办法,招引粉红椋鸟迁徙至此。2019年4月新疆多地发生蝗虫灾害,数以万计的粉红椋鸟发动“空袭”。一只粉红椋鸟一天能捕食120至180只蝗虫。
除了粉红椋鸟,鸡鸭鹅鹰也能食蝗于成灾之初。2000年媒体报道,浙江当时有3万只鸭子乘飞机赶往新疆吃蝗虫。
据钱江晚报报道,2000年5月,新疆北部发生了特大蝗灾,除采取化学药物外,由一群群牧鸡、牧鸭组成的“生物部队”也在新疆的“灭蝗大战”中大显身手。
当时,经省农科院的牵线搭桥,长兴县林城镇天平村养鸭大户杨大元所养的3万只“鸭兵”作为灭蝗“战士”分批登上飞机,空运至新疆灾区。
有浙江鸭参与的十万“鸭子大军”在新疆草原投入战斗后,效果明显。到当年8月底,新疆至少有100万亩优质草原上地毯般覆盖的蝗虫被鸭子彻底歼灭。鸭子成了新疆“抗蝗救灾”的英雄。
新疆治蝗灭鼠指挥办公室当时指出:鸭子捕蝗能力强、捕食量大、“军”纪严明,出动鸭子是草原清剿蝗虫、保护生态最为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值得一提的是,据当地牧民们介绍,鸭子吃蝗虫的场面是很有看头的。草场上,鸭掌踏过之处,蝗虫纷纷跳起来,鸭子用它弹簧般灵活的脖颈在空中啄食,犹如武林高手用筷子夹苍蝇般弹无虚发。
“鸭子每天进食两次,早上四五点钟,天刚露明,鸭子们就自己出去吃蝗虫,几个小时后,就到附近的小河沟里喝水、休息,下午7点多鸭子再次出动,直到晚上9点多太阳落山时才回来。一只鸭子一口气能吃100多只蝗虫。”第一次养鸭的牧民马永刚对鸭子的守纪律性深感惊奇,他说“鸭子太自觉了,我几乎不用费心,它们出去、回来全是分成几个纵队,每个队中鸭子一只跟着一只,真像训练有素的部队。”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原标题:快讯!世卫组织:国际专家已抵达北京并与中方会晤
来源:中国日报网
参加世卫组织-中国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联合专家组的国际专家们已于16日抵达北京并与中国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了第一次会晤。我们期待此次极其重要的合作能够增进全球对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的了解。(via世卫组织微博)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原标题:为什么首次“线上开学”成为了大型尴尬现场?)
文 | 钛媒体 李程程
建立空中课堂,一直是教育信息化的重点,而新冠肺炎疫情将这项既定日程表上的议程提前了。
本周一(2月10日),武汉地区和湖北省其他一些地区,都开启了线上开学仪式,最主要是针对毕业年级(初三和高三)的学生,同时,一些学校也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全面开始线上课堂的尝试。
疫情刚一开始,教育部就发起了“停课不停学”的理念。1月29日,教育部宣布拟于2月17日开通“国家网络云课堂”(www.eduyun.cn),以部编教材及各地使用较多的教材版本为基础,向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提供网络点播课程。考虑到部分农村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无网络或网速慢等情况,教育部将安排中国教育电视台通过电视频道播出有关课程和资源,解决这些地区学生在家学习问题。
不过,早在2月3日,部分学校提前开始了线上教学的尝试,由于种种原因,引发众多反对声,被教育部紧急叫停提前网上教学。
然而,一周多过去了,当正式的“开学日”来临,钛媒体发现状况并未得到改变,老师、学生和家长的抱怨依旧此起彼伏,教育部官方又不得不再次出面,对“停课不停学”作出解释。
老师、学生、家长:我太难了
这是难得的一次,老师、学生和家长们站在了“统一战线”上。
虽说在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之下,大多数的教师们对于电子设备、云课堂的理念已经不陌生。但真要真刀实枪的实施起来,却发现不像想象中那样顺畅。
综合教师、学生和家长在各大平台上的反馈,以及钛媒体的观察和小范围采访,当前实现效果不佳,主要是由以下三大问题所致。
困难一:卡顿、掉线,技术上实现有难度。
由于承担着前所未有的峰值,大多数的在线课程平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卡顿的现象。
有的学生反馈,当学生好不容易挤进了直播间,却听见老师说“这节课结束,下课”。
一位教师告诉钛媒体,这几天的线上教学最让他难以忍受的BUG是,平台不够稳定。经常涉及到情况是,上课到一半,平台出现问题,无法继续讲课。如果这节课的人数比较少,他还好沟通,但是人数比较多的就很难,“尤其是现在学生的课程大多数排的比较满,整个节奏一下就全乱了”。
困难二:效果无法达到线下教学的预期。
在家上网课,很多老师比直播软件崩溃还来得快。
大部分的公立学校教师,从来没有试过网络直播教学和录播课程,自然是诸多的不适应:不知道如何互动,如何板书,如何调动屏幕另一头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一些年纪比较大教师来说,处理网络和设备的问题,更是相当困难。
对于一些老师来说,长久以来的教学习惯是,一边板书一边讲解,讲到中途会向全班同学发问,循循善诱,与学生沟通碰撞。如今,他们需要一个人面对屏幕和话筒“尬聊”,想向学生提问时,要连麦,要确认学生网络状况,十分影响整堂课的进程。
作业也成为了难倒他们的问题之一。线上教学布置作业也大多数以电子版的形式发布,作业的完成和批改也成为了他们正在重新探索的问题。
困难三:学习管理和监督“转嫁”至家长。
对于学校老师而言,线上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有效监督学员。
一位老师告诉钛媒体,有的学生会借故网络不好,而或迟到或缺席上课;有时候他提问某位学生的时候,对方会假装掉线了;而有的同学虽然登陆了网课,但是关闭了摄像头实际上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这时候,他们往往会要求家长在一旁监督。有了家长的约束,一些学生才能够集中注意力听讲,但这显然将管理的压力转移给了家长们。
疫情之下仓促上线
“停课不停学”的初衷自然是好的,但是为什么实现起来这么难?
钛媒体从华为发布的《在线教育家庭Wi-Fi网络技术白皮书》中发现,家庭Wi-Fi网络已成为影响在线教育业务体验的关键瓶颈。
当前家庭用户基本上使用笔记本电脑、Pad、甚至是手机移动终端,通过家里的Wi-Fi网络来完成在线教育等业务,但数据表明,在线教育出现卡顿等体验差的问题中,90%原因出在家里的网络质量不佳导致,10%的出现在网络侧。
高配置的电脑和流畅的网络,是实现一个合格的在线课堂的基础设施。实际上,疫情的突如其来,让很多家庭和个人,并没有为实施流畅的在线课堂做足准备,无论是心理上和硬软件上的。
在家庭网络中,多业务的并发导致带宽不足,同时家庭内性能较差的WiFi路由器问题也很明显。试想一个全家在上网的场景,小孩在书房上网课,而父母在持续不断的刷视频动态,爷爷奶奶们可能此时正在利用IPTV看电视直播,整个家庭宽带业务的下行带宽峰值突破100Mpbs,多用户家庭峰值带宽甚至突破200Mbps。
这些因素导致在直播课的环境中,网课掉线、登录缓慢、网课卡顿、语音延迟增大问题大规模集中爆发。在延期开学的同一时间段内集中上网学习,更加重了网络拥堵的状况。
于是我们看到,学生和老师开始在应用商店给一些软件,例如钉钉和腾讯会议,打一星来发泄不满和抵触情绪。
当然,除却技术和疫情的因素,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出现如此大的心理“落差”,主要是因为师生们仍在以线下授课的方式,来面对线上化教学。
套用和照搬线下课堂教学方式、时长和教学安排,自然难以达到此前线下教学的预期。而同时被“禁足”了一个寒假的学生们,自然也不会对线上开学产生过多的期待。
教育部已经开始对大规模的线上化教学进行调整。2月11日,教育部新闻办对外做出了两个重要的表示:一是,不强制要求所有教师录播课程;二是,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
教育部新闻办对“停课不停学”作出最新解释后,话题瞬间引爆微博热搜榜
在官方看来,在疫情这一非常时期,各地应当做的是,利用好国家、地方、学校现有的优质网络课程资源,确有需要的,可由教育部门统筹组织少数优秀骨干教师适当新录一些网络课程,作为必要补充,共享优质资源。
不必要做的是,去强制性地要求所有的教师都在线上化进行教学。如果强行要求所有教师进行录播,不仅质量上难以保障,而且也会增加教师负担,并且造成资源浪费,“这种现象必须予以制止”。
同时,教育部还提出要求,对小学低年级上网学习不做统一硬性要求,由家长和学生自愿选择,对其他学段学生作出限时限量的具体规定,避免学生网上学习时间过长。同时,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视频等,防止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空中课堂”今后会常态化吗?
不过,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各方此次叫苦连天,并不意味着初次尝试是失败的。
因为被迫迈出了线上化这一步,很多教师会发现,其实线上授课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而学生和家长也会发现,知识内容的吸收,并不会因为场景和介质的变化,而带来本质上的差异。
一位高三年级的数学教师告诉钛媒体,她和学生们都比较乐于接受线上教学模式。因为疫情的突发,导致他们不得不中断此前规定的开学计划,但高考并未明确延期,因而网络教学的手段,可以使她如期完成先前规划的教学进度,熟稔“网上冲浪”学生们对网课的接受程度,也超过她先前的预期。
而一些学校开始逐步接触,甚至计划采购线上课堂所需的硬件和软件。当然,也有一部分老师在反思,疫情迟早会结束,我们迟早会回归线下课堂。如此大规模投入时间和精力,却不能实现常态化,是否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际上,线上课堂的出现,近些年在线教育的繁荣发展,并不是因为疫情而来的产物。很大程度上,它们是为了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依旧存在。这其中有基础设施的问题,也有思维惯性的存在。这一次大规模的“强制”线上学习,或许也可以让很多师生意识到,线上学习不是那么为难。在线教育的形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当然,一种担忧的声音也一直存在。当空中课堂和双师课堂的存在,当本地的主讲老师让位名师,沦为了其“教辅人员”,是否会剥夺了当地教师自我实践而带来的提升空间?是否会让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不过,我们也应当看到的是,当优势资源倾斜于欠发达地区的同时,也是在对当地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一种无形的“倒逼”。当学生和家长接触过什么是“好老师”的时候,自然就会不堪忍受一些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促进当地的管理者自我反思和进步。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新浪科技 郑峻发自美国硅谷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相传汉代文人司马相如富贵之后意欲纳妾,感到被冷落的糟糠之妻卓文君便作了这首《白头吟》吐露心迹;司马相如读后大为不忍,想到当年卓文君甘于清贫与自己私奔,便打消了纳妾的念头。这个故事真假还有待考证。但古今中外,人性是相似的。夫妻大多可以同患难,但却少有可以共富贵。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难以挡住外在的诱惑,守住心中的底线。
科技行业的超级富豪大多是白手起家,年纪轻轻就拥有亿万身家,获得常人无法想象的巨大财富,那么他们的婚姻生活又是怎样?是否会因为亿万财富而难以持久?在情人节这个特别的日子,不妨看看美国这些科技亿万富豪们的婚姻状况。
白首偕老七十年:摩尔夫妇
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 21岁本科刚毕业,就和同学贝蒂·惠科特(Betty Whittaker)步入了婚姻殿堂。那还是在遥远的1950年!两人已经携手走过了七十个年头,育有两个子女,真正做到了“白首偕老一心人”。
摩尔在加州理工拿到博士学位之后,在1957年共同创办了仙童半导体,随后在1968年和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一道离职创办了英特尔,先后担任董事长和CEO职位,打造了美国半导体行业的巨人。他也是半导体“摩尔定律”的提出者。摩尔不仅事业成功,在生活上也是个爱家的好男人。
摩尔夫妇热爱自然,两人几乎环游了整个世界。2000年退休后,摩尔夫妇就创办了50亿美元的摩尔夫妇基金会,致力于家乡旧金山湾区的环境保护和科学研究。在学术捐助方面,摩尔夫妇也是真正楷模。2001年摩尔向母校加州理工捐出了6亿美元,帮助母校屹立于学术研究最前沿;这是迄今美国高校收到的最大一笔捐助。摩尔夫妇个人资产目前高达130亿美元。
迈过银婚之年:盖茨夫妇
作为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在30岁就已经成为亿万富翁,四十岁开始更连续13年蝉联全球首富,个人财富超过了千亿美元。但盖茨依然是那个低调的理工男。他的感情生活异常平淡,婚姻非常稳定,从未有过绯闻。
1994年,富甲全球的盖茨在夏威夷迎娶了比自己小9岁的微软员工梅琳达·法兰奇(Melinda French)。梅琳达当时是微软信息产品部总经理,双方此前已经相识了七年。两人迄今已经携手走过了25个年头,育有三个孩子。梅琳达在婚后离开了微软,专注于家庭和慈善事业。
2000年盖茨淡出微软日常工作之后,两人共同运营着全球最大的私人慈善基金会盖茨夫妇基金会(Bii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一道为消除贫困疾病等全人类共同的问题而努力。盖茨夫妇承诺在自己死去25年内彻底结束盖茨夫妇基金会,不会让基金会成为逃避遗产税的工具。
携手二十岁月:乔布斯夫妇
乔布斯年轻时也曾是个渣男,甚至对亲生女儿不闻不问。但34岁那年,乔布斯在斯坦福遇到金发美女劳伦娜·鲍威尔(Laurene Powell),人生至此彻底改变。乔布斯在停车场问自己,是离开去参加一场商业会议,还是留下来约这个女士共进晚餐?他遵从了自己内心的选择。1991年,乔布斯和劳伦娜在优胜美地国家公园举行了小型婚礼。两人育有三个孩子,劳伦娜一直陪伴着乔布斯,直到他2011年因为癌症告别人世。
在乔布斯离世之后,劳伦娜继承了他的财产(主要是迪士尼和苹果的股份),目前个人资产超过200亿美元。但她依然保持着低调的生活方式,继续着自己的社会公益机构Emerson Collective,担任多家机构的董事,包括收购了美国老牌杂志《大西洋月刊》。虽然也开始了新的感情生活,但劳伦娜目前没有再婚。
保护家人隐私:贝尼奥夫夫妇
马克·贝尼奥夫(Marc Benioff)先后为乔布斯和埃里森工作过,25岁就成为甲骨文最年轻的副总裁,拿到百万美元年薪。35岁创办Salesforce,目前身家超过70亿美元。2006年,41岁的贝尼奥夫在夏威夷迎娶了相识多年的林恩·克里奇(Lynne Krillich),婚后育有两个女儿。
贝尼奥夫努力保护着自己家庭的隐私,媒体几乎没有任何关于他们夫妻和家庭的八卦信息。他们很少出现在媒体视野,除了出席各种慈善活动。作为旧金山当地人,贝尼奥夫的慈善事业主要关注在旧金山本地居民的健康以及严重的流浪人群问题。贝尼奥夫夫妇斥资1.9亿美元收购了美国老牌杂志《时代周刊》杂志。
走过七年之痒:扎克伯格夫妇
犹太男扎克伯格和华裔女性普莉西亚·陈(Priscilla Chan) 2003年相识于哈佛校园,后者见证和支持了扎克伯格创办Facebook以及打造全球社交帝国的全过程。普莉西亚·陈自己也完成了医学学业,成为了一位儿科医生。2012年,就在Facebook上市之后,两人悄然登记结婚。没有盛大婚礼,只有一个私人仪式,迄今已经迈过了七年之痒,育有两个女儿。
虽然扎克伯格身价超过700亿美元,但两人一直保持着低调的生活方式,还曾经多次被拍到牵手逛街散步吃快餐。因为普莉西亚的关系,扎克伯格多年来努力学习中文,是美国为数不多可以说流利中文的超级富豪。在女儿诞生之后,两人创办了慈善机构扎克伯格夫妇倡议(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以企业的方式运营慈善。普莉西亚的重心也转向了家庭和慈善事业。
老牌花花公子:拉里·埃里森
个性张扬、高调炫富、美女相伴,甲骨文创始人兼董事长埃里森绝对是硅谷的另类人物。在33岁创办甲骨文之前,埃里森是一个大学没有毕业、没有稳定工作、花钱毫无节制的不靠谱男人,花了两人所有的积蓄拿来买帆船,结发妻子对他忍无可忍,终于离他而去。离婚的时候,埃里森对第一任妻子说,“我一定会成为百万富翁的”。
随着甲骨文成为全球企业IT服务巨头,埃里森也成为了身家数百亿美元的亿万富翁,开始了他的潇洒人生。他不惜重金在全球购买顶级豪宅、私人飞机、豪华游艇、限量跑车,还组建了自己的帆船队拿到世界冠军。他先后结过四次婚,身边从未缺少美女。当然埃里森婚前都会签署财产协议,即便离婚也不会遭遇资产大出血。
已经是七旬老汉的埃里森如今依然开飞机玩跑车,光着膀子带着妹纸驾船出海。用形容影帝莱昂纳多的话来形容,埃里森是一个非常专一的男人:四十年如一日的喜欢比自己年轻几十岁的模特身材金发美女。
理工男找科学家:谷歌二少。谷歌两位联合创始人是斯坦福大学同学。两人不仅合作打造了一个市值万亿美元的互联网帝国,更有着诸多相似性格和兴趣爱好。在择偶方面,谷歌二少也有着同样的品味:他们都青睐名校毕业的女性科技工作者,而且还是自己创业的独立事业女性。
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在2007年迎娶了出生书香门第的生物科学家露辛达·索斯沃斯(Lucinda Southworth)。后者父亲是在世界银行工作的斯坦福教授,母亲则是知名心理学家。露辛达不仅外表迷人,还也拥有牛津大学硕士和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婚后两人育有两个孩子,露辛达除了家庭事务之外,还热衷于慈善事业,尤其是抗击非洲埃博拉病毒等疾病。
另一位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也在2007年迎娶了毕业于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安妮·沃茨基(Anne Wokcicki),两人育有两个孩子。安妮的姐姐就是谷歌最早员工,目前YouTube CEO苏珊·沃茨基;她自己创办了基因检测创业公司23andMe。然而,随着布林在2013年出轨谷歌眼镜部门女员工,两人婚姻也在七年之痒走到了尽头。布林在2018年再婚,结婚对象却不是那位出轨女性,而是又一位女创业者。看来他就喜欢事业型女性。
老树又发新枝:贝索斯
在去年年初宣布离婚和被曝光出轨之前,这位亚马逊创始人一直维持着完美的家庭好男人形象。他和前妻麦肯齐·塔特尔(MacKenzie Tuttle)是普林斯顿大学校友,1993年在纽约结婚,婚后离职来到西雅图创办了电商网站亚马逊,育有四个子女。文艺女性麦肯齐早期也曾辅佐亚马逊的工作,随后相夫教子,还出版过两本小说。
但2019年初两人却突然宣布离婚,贝索斯被八卦杂志曝光勾搭出轨朋友妻、性感女主播劳伦·桑切斯(Lauren Sanchez)。麦肯齐大度放弃了高达350亿美元的财产,只拿走了两人共同财产的四分之一,从而在三个月内就迅速达成离婚协议,结束了长达25年的婚姻。(如果麦肯齐要求平分财产,两人的离婚官司可能会持续数年。)随后她又宣布会捐出半数家产做慈善。
在离婚之后,贝索斯依然拥有千亿美元财富,牢牢掌控着亚马逊互联网巨头。而他似乎也彻底抛弃了之前简朴谦逊的好男人形象,开始了热情奔放的第二春生活。贝索斯开始购买豪宅游艇,一改形象穿着时尚华服,带着新女友到处秀恩爱。张爱玲说的好,老年人谈恋爱就像是老房子着火,一发而不可收拾。或许相比文艺知性的前妻麦肯齐,性感女主持劳伦给了贝索斯此前从未有过的激情。
大男子控制狂:马斯克
Paypal联合创始人、特斯拉CEO马斯克无疑是乔布斯之后的硅谷创业偶像。他连续创办了几家明星创业公司,在互联网金融、电动汽车、新能源生活、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和脑电接口等领域带来了颠覆。马斯克也被戏称为“钢铁侠”。他有过两段婚姻和六个儿子。在第一个孩子因为先天疾病不幸夭折之后,马斯克依靠试管技术又人造了五个孩子,全是男孩。
马斯克的第一位妻子是加拿大女小说家杰斯汀·威尔逊(Justine Wilson),六个孩子都是由她所生。杰斯汀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女作家,出版过多本热门小说。她和马斯克的婚姻维持了八年时间。据杰斯汀离婚后介绍,马斯克是一位非常大男子主义和控制欲的人,不仅施压要她放弃写作,更在生活细节上完全控制着家庭。
马斯克的第二位妻子则是性感迷人的英国女演员塔露拉·莱利(Talulah Riley),出演过《傲慢与偏见》、《西部世界》等热门影视剧,但并非一线女明星。两人结婚又离婚,复婚又再次离婚。两段婚姻总计延续了五年时间。塔露拉比马斯克小了整整14岁,结婚时甚至不到23岁。并非国内自媒体误传的“物理学博士”,而是本科学的科学;但她也出版过一本小说。
马斯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自己是个害怕孤单的男人。他曾在2016年约会约翰·德普的前妻安铂·赫德(Amber Heard),更在Instagram上公开秀恩爱。不过这段关系在一年之后就结束,据说马斯克发现了赫德的性格阴暗面。近期曝光的录音带显示,此前指控德普家暴虐待自己的赫德,其实本人才是真正的施暴者。或许马斯克及时离开赫德,反而是逃过一劫。
事业成功泡名模:伊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
Snapchat创始人斯皮格尔21岁辍学离开斯坦福创办社交应用Snapchat,24岁成为福布斯富豪榜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拒绝了扎克伯格高达3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26岁带领公司上市。Snapchat一直活在Facebook的模仿竞争压力之下,斯皮格尔目前个人财富40亿美元。
在事业有成春风得意的同时,24岁的高富帅斯皮格尔恋上了比自己大7岁的名模米兰达·可儿(Miranda Kerr),两人2017年在洛杉矶低调完婚,育有两个孩子。两人签署了婚前财产协议。可儿的前夫是好莱坞影星奥兰多布鲁姆(Orlando Bloom)。据可儿表示,她看中了斯皮格尔的低调性格,两人最大的爱好就是宅在家里。
同性恋大佬:彼得·蒂尔(Peter Thiel)
他是硅谷唯一敢于公开支持特朗普的科技大佬,更因此遭到几乎整个硅谷的排挤。蒂尔是在线支付平台Paypal和大数据公司Palatir的联合创始人,也是硅谷最成功的天使投资人,先后投资了Facebook、Airbnb、Linkedin、Spotify等明星公司。单是投资Facebook就给他带来了上万倍的回报。
蒂尔也是一名公开的同性恋者。由于公开支持共和党总统特朗普,他甚至被LGBT团体斥责为叛徒。(这主要是因为共和党保守派反对同性婚姻和同姓同权)。2017年10月,蒂尔在自己50岁生日那天与相恋多年的男友马特·但泽森(Matt Danzeisen)在奥地利维也纳结婚。后者也是一名风险投资人。
神秘独身者:库克
直到2009年库克成为乔布斯指定接班人之后,他的个人生活才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库克在2014年公开出柜,承认自己是一名同性恋,但他却从未向外界透露过自己的感情生活。八卦媒体曾经报道,库克的男友是一名华裔小鲜肉创业者。但随着那位华裔小男生和他的恋人成双成对之后,库克的绯闻也不攻自破了。
库克的个人住址不是秘密。相对于他的财富地位,库克住的也不是豪宅,他的邻居是谷歌风投的高管。库克日常生活是异常规律,凌晨四点半就起来健身,经常自己出门买咖啡。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么多年来,八卦媒体却从未拍到库克和他的神秘男友同时出现的场面,从来都没有。
更多的时候,库克要么是工作会面,要么就是孤独一人。没有人知道库克究竟有没有这个神秘男友。一位朋友几年前,在帕罗阿托市区的一家冰淇淋店,看到库克独自一人坐在店里,慢慢吃完了一个冰淇淋,然后又默默起身离开。“他看起来非常寂寞。”
或许库克的最爱是工作吧。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原标题:稳岗补贴安排上!31省份发力稳就业,一大波利好来了
中新经纬客户端2月12日电 (万可义)就业问题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官方多次强调的“六稳”工作中,亦将“稳就业”置于首位。疫情之下,近期31省份多措并举,纷纷在“稳就业”方面发力。
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
2月5日,人社部、财政部等五部门就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有关就业工作印发通知,明确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适当放宽标准。统筹使用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用于支持符合条件的受疫情影响企业稳定岗位、保障基本生活等支出。在地方层面上,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也成为各地方政府稳定就业的主要手段之一。
以浙江省为例,该地2月10日发布相关意见,明确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对受疫情影响的参保企业,各地根据企业不同情况,可返还1—3个月不等的社会保险费,月返还标准按2019年12月企业及其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确定。
北京则规定,对受疫情影响较大,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中小微参保企业,可按6个月的上年度本市月人均失业保险金标准和参保职工人数,返还失业保险费。疫情期间,对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的中小微企业,截至4月底企业职工平均人数与上年平均人数相比持平或增长20%(不含)以内的,一次性给予该企业3个月应缴纳社会保险费30%的补贴;截至4月底企业职工平均人数与上年平均人数相比增长20%及以上的,一次性给予该企业3个月应缴纳社会保险费50%的补贴。
山西也提出,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对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标准可按6个月的当地月人均失业保险金标准和年度平均参保职工人数确定,政策执行期限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山西省人社厅副厅长贺德孝介绍,山西此次的措施一是标准高:按照6个月的当地月人均失业保险金标准和年度平均参保职工人数实施返还,对同一企业而言,是普通缴费返还数额的10余倍。二是条件宽:只要企业参加失业保险并足额缴费满12个月以上,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就可以申领政策红利,将裁员率标准由不高于2019年度山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目标4.2%,放宽到不高于2019年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5.5%。三是倾斜大:山西省政府确定的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参加失业保险足额缴费满12个月以上,即可申领困难企业应急稳岗返还;对参保职工30人(含)以下的企业,裁员率放宽至不超过企业职工总数20%。
此外,河南、湖北、贵州、陕西、广西、青海等多个省份还提出,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
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缴费等费率
除了返还失业保险费,中新经纬客户端注意到,一些省份还在调整失业保险费费率方面“做文章”。
其中,天津近期明确,阶段性降低本市失业保险缴费费率,单位费率及职工个人费率均为0.5%,执行至2021年7月31日。
资料图 中新经纬 熊家丽 摄 广东也出台措施,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
广东省人社厅副厅长葛国兴在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广东省失业保险平均费率为0.64%,其中用人单位平均费率在0.44%,个人费率是0.2%,为全国最低。“从2020年将继续执行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的政策,经测算,可为广东省用人单位减负约125亿元。”葛国兴还表示,2020年,广东省继续执行阶段降低工伤保险费率政策,预计全年可减轻广东省企业工伤保险缴费36亿元。
开发公益特岗,鼓励就近就业
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多地鼓励农民工、贫困劳动力等群体本地就业、就近就业。
其中,辽宁近期提出,春节假期过后,着力为农民工群体提供更优质的线上就业信息服务,鼓励和引导农民工群体密切关注网上招聘信息,在本地就业、就近就业,暂时尽量避开疫情高发区。做好农民工群体延迟回单位的沟通协商工作,如无法协商,产生劳动纠纷,可在疫情解除后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提起仲裁。
吉林也推出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包括:根据疫情变化,以县为单位积极开发一些临时性扶贫特岗,优先安排暂时不能返岗的贫困人口就业;安排公益特岗5000个,对因疫情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就业困难群体等,给予3至6个月的临时性兜底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湖南表示,将结合“湘融湘爱”农民工专项服务活动的开展,积极引导疫情高发地区返乡农民工尽量延迟返城或就地就近找工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成刚分析称,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就业岗位可能出现一定缩减,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出台针对性举措,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和劳动者共渡难关,为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托底等,这有助于保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就业总体稳定基本面没有改变
新冠肺炎疫情会对中国的就业形势产生多大影响?对此,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给出的答案是: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张莹在11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疫情发生之后,劳动力市场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企业开复工时间在推迟,劳动力返岗时间有所错后,湖北等疫情严重的地区、旅游餐饮等服务业和一些中小微企业也反映稳岗压力加大。与此同时,与疫情相关的行业企业缺工明显,部分招聘求职活动暂时性推迟。
张莹指出,随着疫情的缓解和最终的战胜,企业将加快复工复产,前期积累的消费和投资将会继续释放,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也会同步扩张,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的基本面也没有改变。她强调,有关部门将全力以赴、多措并举,积极帮扶有意愿的劳动者就业创业,努力保持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都阳看来,综合各方面信息判断,此次疫情的影响不会比2003年“非典”疫情更长。疫情结束后,经济活动会迅速恢复,对全年的新增就业目标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