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3亿人次花了1132亿!“五一”旅游大爆发,四口之家4天花2万刷屏!电影票房也创新高,这些板块要起飞?

  这个超1132亿元的“大项目”,你参与了吗?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1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0%。

  与此同时,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显示,截至5月5日晚9点半,2021年五一档总票房达16.61亿,创票房、人次、场次最高新纪录。

  根据最新数据,5月1日至3日,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4.85亿元,购物人次6.54万人次,购物件数72.9万件,同比大幅增长。其中,五一假期首日,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42亿元,购物人次2.24万人次,购物件数23.2万件,分别同比增长209.7%、157.8%和243.2%。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发现,近十年间A股5月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等消费板块整体上涨概率较高,达到80%。有券商研究团队表示,2021年的五一假期是历史上五一同期旅行和节假日消费火爆的一次,但服务业复苏可能对居家耐用品消费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2021年或将呈现服务业大幅回暖,制造业景气度开始回落的局面。

  2.3亿人次出游

  据央视财经消息,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1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同比增长119.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03.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同比增长138.1%,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0%。

  这意味着国内旅游业已然呈现出快速复苏的趋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未发生疫情通过文化和旅游系统传播事件。假期游客满意度达84.8,处于“满意”水平。

  飞猪数据显示,五一旅游井喷,飞猪机票、酒店、民宿、门票、租车预定出行人次全面刷新历史峰值。其中门票预订同比大涨超420%,酒店预订同比涨超200%,租车量同比增长超10倍,澳门预订同比涨超20倍。飞猪五一前推出的66元机票盲盒带动多城市飞机出行人次涨幅超过500%。

  值得一提的是,据央视财经,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亲子游的订单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舍得花”成为五一全家出行亲子游家庭的标签。5月5日早间,#4口之家亲子游花费约2万#话题更是冲上热搜第一 。

  此外,今年00后五一旅游预订量同比涨超570%,增速排名第一,显示年轻人正在成为国内旅游复苏的重要力量。而年轻人的更多加入,也使得今年五一与往年玩法有所不同——不仅音乐节、人文考古游成为热门选项,夜游商品预订量也同比涨超20倍,夜景观光、夜游乘船、星空露营和主题乐园夜场撒欢成为年轻人夜游主选项。

  不过,并非所有国家的旅游业都迎来了复苏的前奏。泰国酒店与体育部长通过媒体表示,第三轮新冠疫情将对泰国旅游业的复苏带来严重冲击,泰政府已将本年度预期来泰游客数减半,由原预测的650万人减至300-400万人,旅游业收入由原预测的1.2万亿泰铢下调为8500亿泰铢。

  而在日本,由于近期多地疫情反弹,哪怕是四月末到五月初的“黄金周”公共长假,也未能挽救民众的出游兴趣。以疫情最为严重的东京、大阪、京都、兵库为例,进入黄金周以来,四地区市中心客流量、较本轮紧急状态前锐减3到5成,部分大型连锁酒店入住率降至15%以下,而依托旅游景点的个体商户更是损失惨重。

  五一档票房全面刷新纪录

  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5月5日晚21:30:00,2021年五一档总票房达16.61亿,创五一档影史票房、人次、场次最高新纪录,人次4394.41万,场次225.66万。其中,档期票房前三影片分别为:第一名《你的婚礼》5.09亿;第二名《悬崖之上》5.02亿;第三名《秘密访客》1.90亿 。

  对比往年五一档影片上映情况,今年五一档共有12部影片上映,成为影史最拥挤的五一档期。据统计,参加五一档角逐的电影分别为4月30日5部:《你的婚礼》《悬崖之上》《冰雪大作战2》《爱情来时》《奔流到海》;5月1日7部:《秘密访客》《真·三国无双》《阳光劫匪》《扫黑·决战》《追虎擒龙》《猪猪侠大电影·恐龙日记》《寻汉计》。此外,5月1日还有5部重映老片,即《最可爱的人》《钱学森》《董存瑞》《杨善洲》《离开雷锋的日子》。

  从历史成绩来看,爱情片在五一档向来更为讨巧。此次五一档票房最高的《你的婚礼》也讲述一个从校园开始的长达15年的爱情故事,该片由擅长青春爱情类影片的光线传媒(12.140, -0.87, -6.69%)操刀。

  张艺谋首度执导的谍战片《悬崖之上》则以微弱差距名列第二,该片由张译 、于和伟 、秦海璐 、朱亚文 、刘浩存等人主演,口碑上领跑五一档。

  伴随着电影院人气的恢复,实体商超人气也同步回暖,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5月1日和2日,银联网络交易金额为7543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5.5%,较2019年同期增长6.9%。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监测则显示,假期前两天,全国各大城市重点商圈人流量明显增长,其中长沙、深圳、南京、天津等地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同时,线上消费也较为活跃。5月1日和2日,网联平台共处理网络支付交易35.24亿笔,金额2.06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6.16%和45.11%。”另根据饿了么发布的数据,“五一”前三天,外卖订单量同比显著提升,创近5年新高。其中,酒店和景区的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2倍,与今年清明假期相比也有明显增加。

  消费已经全面复苏了?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2011年以来的数据显示,5月份期间,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等消费板块整体上涨概率较高,达到80%。有色金属、化工、轻工制造、医药生物、休闲服务等行业上涨概率也较高,均超过50%。

  “2021年的五一假期是历史上五一同期旅行和节假日消费火爆的一次,铁路发送旅客数量,景点人数,银联消费数据等都能印证这一点。”中金公司(44.940, -4.99, -9.99%)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表示,在疫情影响之下,民众的旅行的需求已经被压抑了一年多,本来在春节期间是要小爆发一下的,结果春节前的北方疫情反复浇灭了这一希望。在民众疫苗接种快速推进以及国内疫情基本控制住的情况下,加上天气转暖,五一黄金周自然成为民众释放旅行需求的较好节日。

  但海通证券(11.190, 0.12, 1.08%)宏观经济研究团队则提到,考察经济指标不能只看绝对量,还要看增速的高低。例如今年五一假期前两天,银联网络交易金额为7543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6.9%。但是2019年五一假期,银联网络交易日均金额同比增长高达42%。而根据中国铁路公司发布的数据,今年五一假期前三天,铁路日均客流量达到1576.3万人次,相比2019年增长8.4%,两年平均增长4.1%,但是相比2019年11.5%的增速仍有一定差距。

  该团队认为,综合来看,今年“五一”假期消费绝对水平或有改善,但增长仍然没有回到疫情之前的轨道。这一方面是因为人口的出行还未完全回到疫情之前的正常状态,另一方面也与服务业的疫情防控有关系。往前看,随着疫苗不断推进接种,消费或仍然延续复苏的通道,但要完全回到疫情之前的增长轨道,还需要耐心等待。

  值得注意的是,据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团队判断,服务业的复苏在全球范围内应该都是可以预见的,包括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随着疫苗接种的推进,服务业也呈现逐步复苏态势。从中国的经验来看,如果海外疫情可以在二三季度逐步受控(尤其是发达国家疫苗接种速度较快,有望在年内逐步控制住疫情,新兴市场不一定),那么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也会迎来更快的复苏,并带动服务类价格回升。

  不过,该团队同时提醒,服务业的复苏可能对居家耐用品消费会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因为服务业复苏意味着民众在家里待着的时间缩短,居家耐用品(家具、家电、电子产品、家装器具、玩具)的需求可能会逐步下降。国内家电(尤其是厨电)和电子产品需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落。预计当2021年服务业大幅回暖,那么制造业景气度可能开始回落(4月份PMI回落已经体现这一结构变化)。

 

  “4月以来市场持续反弹,主要来自于经济不及预期后利率下降。”中信建投(28.560, -0.05, -0.17%)首席策略分析师张玉龙认为,预期央行将继续保持当前的中性货币政策不变。经济活动虽然不及预期,在2021年2季度保持相对的景气,市场会继续呈现出反弹的格局。从行业比较来看,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等行业在利率边际放松的情况下会持续表现;由于去年低基数的原因,2021年4月PPI将持续上行,预期能够达到8%左右的水平,不排除周期板块二次上行的可能性。

  原标题:全国新冠疫苗接种2.44亿剂次(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本报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申少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五一”假期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五一’假期,人员流动将增加,疫情传播风险加大,要毫不放松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不能麻痹大意、消极厌战,不能心存侥幸、松劲懈怠,不能忽视个人防护。”国家卫健委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说,截至4月28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2.44亿剂次,其中55%为近一个月接种。“五一”假期,全国疫苗接种工作不停歇,各地要精细化管理、有序安排接种,同时要做好接种人员轮换、轮休和防护,希望广大群众积极接种,尽早接种。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李华强介绍,“五一”假期公众出行需求旺盛,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发送的客运量将达2.65亿人次,日均客流会达到5300万人次,基本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交通运输部门将强化运输组织保障、便民工作举措、路网运输服务、常态化疫情防控等措施,全力保障旅客安全、便捷出行。

  假期出游,做好个人防护很重要。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建议,旅行前要做合理安排,准备口罩、消毒纸巾、免洗洗手液等防护用品。在旅行途中,要注意好个人防护,特别是在通风不畅的地方戴口罩,保持手部卫生,保持社交距离,做好通风。假期不组织、不参加大型聚集、聚会等活动。如果旅行期间出现身体异常,要及时就地就医。

  放假期间,公共场所疫情防控不能有丝毫放松。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表示,各地要保持对疫情防控的高度敏感性,要落实责任,对于密闭空间、室内等重点场所,严格执行消毒、通风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五一”假期,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将正常安排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北京市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杜雪平介绍,接种者在现场接种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比如戴口罩、保持一米线距离排队,不要互相扎堆聊天。

  4月26日消息,华为汽车板块异动拉升,截止发稿,北汽蓝谷(15.050,0.63, 4.37%)涨逾6%,长安汽车(16.740, 0.62, 3.85%)、东风科技(12.620, 0.40, 3.27%)、东风汽车(6.680, 0.08, 1.21%)、京泉华(15.760,-0.04, -0.25%)等跟涨。

  此前,维科技术(8.030, 0.73, 10.00%)、小康股份(42.030, 3.82,10.00%)涨停封板。

  消息面:

  小康股份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赛力斯4月23日发布消息称,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开售两天,订单突破3000辆。这款由小康股份联手华为打造的旗舰车型正式进驻华为官方商城、华为线下体检中心。该车型包含两种配置,售价分别为21.68万元和24.68万元。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公开表示:“我们的战略是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根据华为透露的数据,今年将有多款使用了华为智能化部件的旗舰车型上市,并且今年华为在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的研发投资将达到10亿美金,目前研发团队超过5000人。

 

  开源证券分析师任浪4月25日研报表示,在华为入局的带动和刺激之下,汽车行业自动驾驶的智能化升级已经进入了量产落地的前夕,相关产业链需求将迎来放量。

  全球第二大存储芯片生产商SK海力士周三报告称,一季度营业利润增长66%,从上年同期的8000亿韩元增至1.32万亿韩元(约合12亿美元),超过市场预期。

  营收增长18%,至8.49万亿韩元。

  随着全球芯片危机从汽车蔓延至游戏机和电子产品,提供云服务和消费电子产品的科技公司正在囤积半导体库存。此外,全球疫苗分配不均和新冠病例激增延长了居家办公趋势,从而提高了硬件需求。

 

  韩国元大证券(Yuanta Securities)分析师Lee Jaeyun表示:“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的移动和个人电脑存储芯片补充库存活动今年将持续,推动价格上涨。”“从今年开始,服务器DRAM的购买加速了价格上涨。”

  根据房地产网站Redfin最近的一份报告,今年一季度美国豪宅销售较去年同期飙升了41.6%,该网站将豪宅定义为平均售价97.5万美元的住宅。

  相比之下,被该网站定义为“可负担”(平均售价184400美元)的住宅销售仅增长7%,这是自大流行开始以来美国贫富分化加剧的象征,富人过得不错,而低收入者挣扎在贫困线上。这种所谓的“K型”复苏也体现在房地产市场上。

 

  报告指出,不同价格层次的房屋销售增长通常是相似的,但大流行加剧的经济不平等导致了这种差异。“富有的美国人可以随时随地工作,他们正在利用低押贷款利率购买高端住宅,尤其是在热门的度假目的地,这促成了豪华住宅销售的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