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6月9日消息,京东宣布,由京东物流自主研发的搬运型AGV机器人——“地狼”正式在高原地区启用,100多台机器人同时投用,让大型智能物流仓首次落地青藏高原。
据悉,西藏自治区级公共物流仓储配送中心是在自治区商务厅主导下,京东联合拉萨市净云电子商务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整区”的核心基础设施,与10年来京东物流持续在西藏地区进行的基础设施布局一起,构成了当地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物流网络。与传统人工相比,新投用的智能机器人仓效率将提高2倍以上。
这是京东物流在西藏地区首个高智能化的地狼仓项目。“地狼”是京东物流自主研发的一种典型的搬运式货到人拣选系统,利用地狼AGV(自动物流机器人)将货架搬运至固定的工作站以供作业人员拣选。“地狼”颠覆了传统“人找货”的拣选模式,变为“货找人”,工作人员只需要在工作台领取相应任务,等待地狼搬运货架过来进行相应操作即可。
据京东物流西藏相关负责人介绍,“地狼”是最高承重500kg,依靠遍布地上的一个个二维码规划、引导路径,再依靠自带的传感器避免碰撞,保证了“地狼”搬运货架来回穿梭、互不干扰,井然有序的工作,大大提高分拣效能和准确度,与人工相比,效率提升了2倍。
据京东物流相关人士表示,引入智能化设备是其在西藏长期投资、打造物流基础网络的重要一步,未来还会继续跟西藏自治区加强合作,采用“点、线、网”的规划思路,以自治区级、地市级、县区级为着力点分别建设仓储中心、中转中心、配送中心,搭建仓储、运输、共同配送三个服务体系,组成一张立体式的物流大网,服务西藏当地。
据了解,京东物流2011年9月首次在西藏设立首个配送站点,服务很快覆盖了西藏所有区县。2017年5月,建立京东物流西藏园区,该园区是西藏首个大型电商物流园区,在拉萨首次实现了“当日达”;2020年12月,该园区升级扩容为西藏自治区公共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实现了约80%的商品本地发货,“当日达”覆盖面进一步拓展;同时,还设立西藏商品专区,助力藏区产品外销,不少西藏矿泉水、农产品的销量实现翻倍。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原标题:累计捐赠出口3.5亿余剂 我国疫苗在国内外均具良好保护力
国家卫健委昨天(6日)通报,截至6月5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7.6306亿剂次。
我国累计捐赠出口新冠疫苗3.5亿剂
昨天,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接受总台记者采访,介绍新冠病毒疫苗国际援助、合作以及研发、生产情况。
截至6月4日,我国已累计捐赠、出口新冠疫苗3.5亿剂。
我国在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生产、使用等方面均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部分疫苗研发单位已经与阿联酋、巴西、乌兹别克斯坦、菲律宾、巴基斯坦等20余个国家的相关机构合作开展Ⅲ期临床试验。部分疫苗研发单位正在与国外企业合作开展核酸疫苗研发。部分疫苗研发单位获得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经费支持,目前正在开展境外Ⅱ/Ⅲ期临床试验。
生产方面,我国疫苗生产企业同多个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生产,迅速推进疫苗的大规模生产。部分企业生产的原液已运往巴西、印度尼西亚、埃及、阿联酋、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国,并启动境外分包装工作。
供应方面,我国率先承诺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促进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贡献。截至6月4日,我国累计向80多个国家捐赠,向4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35701万剂。我国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已累计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或紧急使用。
5月7日、6月1日,世卫组织先后将我国国药中生北京所和北京科兴中维新冠灭活疫苗列入紧急使用清单,证明了我国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有助于推动解决全球疫苗分配不均。
我国疫苗在国内外均具良好保护力安全性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绍,根据我国科兴疫苗在智利和巴西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新冠病毒疫苗具有良好的保护力。
截至5月16日,智利全国接种科兴中维灭活疫苗约1325万剂次,研究结果表明,在第二剂接种14天后,预防有症状感染的有效率为65.3%,预防住院治疗的有效率为87%,预防进入重症监护病房的有效率为90.3%,预防感染所致死亡的有效率为86%,考虑到当地巴西变异株广泛流行,提示我国疫苗对变异株可能具有良好的交叉保护效果。
而在巴西塞拉纳小镇,18岁以上人群接种科兴中维灭活疫苗后,该地区因感染新冠病毒导致的死亡人数下降了95%,有症状的病例数下降了80%,住院人数下降了86%。研究还发现,在开始接种疫苗时,当地新冠肺炎病例还有所增加,而一旦75%的人口接种疫苗,病毒的传播就得到了遏制。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曾益新:在周边的疫情还在高发的时候,这个镇疫情得到了控制,这个结果是非常令人振奋的。让我们看到了疫情防控取得胜利的希望和曙光。
国内接种显示,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据统计,我国正在开展的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中,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为11.86/10万剂次。其中,一般反应占83%,异常反应占17%,严重异常反应发生率仅为0.07/10万
剂次。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发生率均低于2019年我国其他各类疫苗的平均报告水平。
我国21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绍,有关部门正在加强指导、协调,疫苗研发、生产企业积极增产扩能,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兼顾国际需要。
目前我国已有21个新冠病毒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先后有4个疫苗在国内获批附条件上市,6个疫苗在国内获批紧急使用,8个疫苗在国外获批开展Ⅲ期临床试验,3个疫苗在发达国家获批开展Ⅰ期临床试验。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曾益新:我们的产能提升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快。截止到6月5日,我们自己接种的大概有7个多亿,出口的大概3.5个亿。所以你从这个数据上可以看得出来,我们实际上是兼顾了国内的需要,兼顾了国际的需要。
密切关注病毒变异和疫苗保护时效等问题
曾益新表示,相关部门一直在密切关注新冠病毒变异以及疫苗保护时效等问题,一旦病毒的变异超出了现有疫苗的防控范围,将对疫苗进行升级。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曾益新:目前来看这个病毒尽管在不断地变异,但是仍然还在我们的疫苗防控的范围之内,这一点请大家放心。但是这个问题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继续观察病毒的变异,要密切监测病毒的变异。一旦病毒的变异超出了我们现在疫苗的防控范围了,我们就要对疫苗进行升级、进行改造,升级到两价疫苗,甚至三价疫苗来防控这个疫情。
对于大家关心的新冠疫苗的保护时间到底有多长的问题,曾益新做了解释。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曾益新:我们很多媒体讲,我打了疫苗以后,这个抗体六个月就下来了。那还有没有保护作用,我这里要跟大家解释,就是疫苗的保护作用它不单纯是靠这个抗体。就是我们这个疫苗进来以后,我们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这个抗体确实持续一段时间就会慢慢下降了,但是我们的免疫保护主要是靠免疫记忆,就是我们的免疫系统记住了这个病毒,那么目前看来这个免疫记忆的时间,肯定是不止半年不止一年,也许能够持续几年。是不是能够持续终身现在我们都不敢下结论,还要持续观察。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6月2日讯,备受市场瞩目的鸿蒙产品发布会今日将在线上举办,而华为鸿蒙的正式降临或将带来全新的产业链投资机会。
6月1日,华为旗下HarmonyOS官微发布消息称,6月2日晚间,华为将举办鸿蒙操作系统及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根据华为此前的介绍,相对于鸿蒙 OS 1.0 来说,鸿蒙 OS 2.0 可登录更多智能终端设备,在功能和构架上也会有全新的变化。
据悉,HarmonyOS是华为开发的一款面向未来的全场景分布式智慧操作系统,将逐步覆盖1+8+N全场景终端设备。据微博的信息,首批适配的手机机型包括Mate40、Mate40Pro、Mate40Pro+、Mate40RS、MateX2、nova8、nova8Pro、MatePadPro共八款。
根据华为之前对鸿蒙的相关定位来看,鸿蒙定位于手机平板、智能穿戴、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多种应用场景的系统。
华创证券认为,鸿蒙是国产OS中具备商业化优势的领先者,与麒麟、统信相比,更依赖从移动端起步。随着国产化理念的推进和产品的成熟,有望带动下游客户逐渐向国产化采购倾斜,对全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培养土壤。
截至2021年5月21日,HarmonyOS生态已经发展了美的、九阳、老板、润和软件(21.130, 0.48, 2.32%)和中科创达(140.100, -4.90, -3.38%)等1000多个智能硬件合作伙伴,50多个模组和芯片解决方案合作伙伴,包括家居、出行、教育、办公、运动健康、政企、影音娱乐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伙伴。目前华为与全球TOP 200的APP厂商也在沟通合作,希望为他们带来全新的跨终端设备的体验。
在5月21日举行的华为生态大会2021中,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强调:华为计划2021年将国内1+8的设备全面升级到HarmonyOS,预计到2021年年底整体会超过2亿台。同时面向第三方的合作伙伴也在进行全面的匹配,包括智能家居、健康出行、教育、娱乐、办公等各类终端,2021年年底数量也会超过一个亿。预计到年底将有超过3亿台设备来使用HarmonyOS。
中信证券(25.200, -0.57, -2.21%)表示,鸿蒙操作系统有望在物联网时代实现弯道超车,加速国产化方案整合与整体落地进度,国产软硬件自主可控动能加速释放,华为自主可控阵营的合作伙伴有望在鸿蒙生态体系的快速扩张路径中持续受益。建议重点关注华为自主生态阵营核心伙伴,包括:
①鸿蒙核心生态伙伴中国软件(57.170, 0.73, 1.29%)国际;
②鲲鹏及ARM生态:基础设施厂商浪潮信息(28.380, -0.72,-2.47%),飞腾第一大股东中国长城(14.840, -0.32, -2.11%);
③华为生态及整体自控主题相关公司:金山办公(395.490, -10.01,-2.47%),用友网络(33.700, -1.64, -4.64%),金蝶国际等。
国海证券(4.320, -0.06, -1.37%)则建议把握鸿蒙2.0操作系统大规模推送前的投资机会,推荐与鸿蒙操作系统有关的企业:中科创达、科大讯飞(60.330, -0.78, -1.28%)、诚迈科技(63.350, 2.89, 4.78%)、中国软件国际、润和软件、四维图新(13.630, -0.38, -2.71%)等。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原标题:鸿蒙出世,但华为大考刚开始,需要直面两场战争
鸿蒙战斗力几何?华为与谷歌、苹果再次短兵相接,但发展路径并不相同。
“鸿蒙”出世,是上亿级的装机体量,也是重量级的残酷大考。
6月2日晚间,随着蛰伏数年的全场景分布式操作系统“鸿蒙”HarmonyOS2浮出水面,华为在多终端多设备连接上的布局链条逐渐清晰。
当天,华为对外公布了鸿蒙系统所搭载的一系列终端设备以及战略方向。除了手机产品线外,还包括了HUAWEIWATCH3、HUAWEIMatePadPro在内的智能手表、平板产品线,涉及健康、家庭娱乐等多个领域。
在直播环节,华为宣布近百款设备将陆续启动HarmonyOS2升级。而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华为内部今年的目标是覆盖3亿个鸿蒙设备,其中2亿台华为自有设备、1亿台外部设备。
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会上表示,“万物互联时代,没有人会是一座孤岛,每个人、每个设备都是万物互联大陆的一部分”。
2012年,华为开始规划自有操作系统“鸿蒙”,而在2016年5月份HarmonyOS正式立项。如今,HarmonyOS2落地在手机上,也意味着华为在操作系统上已经没有了其他选择。
但技术也许并不是鸿蒙生态目前遇到的最大挑战。
设备升级,上下游联动
在当天的线上发布环节,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表示,鸿蒙操作系统是一个全栈解耦的架构,一套代码可以在手机上使用,也可以在手表上使用,以及很多小设备上使用。“鸿蒙操作系统有统一控制中心,多设备之间可以组成超级终端,从而选择最适合的设备。比如我们手机上播放音乐,组成超级终端后,可以把音乐用音箱放出来。”
在王成录看来,华为绝不会再做一个安卓或者再做一个iOS,鸿蒙操作系统是全栈模块化的设计,不论是纵向、横向,都是完全进行解耦。
国泰君安(17.310, 0.02, 0.12%)在一份研报中指出,一个新的操作系统要想获得成功,一定要创造新的商业空间,在现有商业空间上去瓜分蛋糕成功的概率是很低的,而创造新的商业空间,最核心的就是要与产业转型的机会配合好。
而培育鸿蒙原生的应用生态,需要先切入其他IoT硬件设备市场,引导开发者开发基于鸿蒙原生的IoT应用生态,最后再反哺手机鸿蒙原生生态,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帮助鸿蒙实现全场景覆盖。
按照华为此前公布的计划,2021年,保守估计将有一亿台外部设备接入鸿蒙系统,而今年整体目标是覆盖3亿个鸿蒙设备,其中2亿台华为自有设备,鸿蒙生态的市场份额达到16%。
但在生态中,硬件并不是唯一的参与者。从当晚发布会上透露的另一个信号是,华为正在多个行业深耕,包括健康医疗、影音娱乐等领域。
以智能手表为例,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运营官何刚在发布会上表示,除了硬件技术的迭代外,华为WATCH3系列增加了皮肤温度检测、配合三方设备的微创血糖管理、跌倒检测及SOS等功能。后续将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等联合开展可针对体温的呼吸疾病筛查的功能,此外华为WATCH3还延续了以往的全天候连续血氧饱和度监测、睡眠监测等。
从HarmonyOS的大规模落地来看,未来华为将与医院以及科研机构在数据以及多终端设备联动上展开更多的合作。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有多个终端设备厂商宣布接入HarmonyOS生态,今后更多智能硬件厂商的加入,也将进一步带动上下游更多厂商的入局。
5G手机今年加快普及,让智慧家庭提速。搭载华为鸿蒙OS系统的智能家电正陆续上市,美的集团(77.530, -0.40, -0.51%)(000333.SZ)、老板电器(45.280, 0.16, 0.35%)(002508.SZ)、九阳股份(32.930, -0.04,-0.12%)(002242.SZ)等成为鸿蒙OS首批合作伙伴。这些家电只需用搭载鸿蒙OS系统的手机轻轻一碰,就可实现智能互联。
美的集团IoT副总裁兼CTO向江旭在5月曾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鸿蒙操作系统2021年将覆盖美的全品类,每个品类会先导入某些型号。老板电器也准备推出厨电四件套的鸿蒙套系。
在“鸿蒙OS家电”背后,双方是如何合作的呢?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家电企业与鸿蒙合作开发,是基于华为旗下海思的IoT(物联网)芯片硬件模块,与华为设备(手机、PAD等)进行生态对接、功能开发,并可能利用华为的智能系统、用户数据,尝试场景探索。
与谷歌、苹果掰手腕
可以看到,在华为加快脚步的同时,它的对手也在加快脚步。
谷歌在5月19日对外发布了安卓系统Android12第一个测试版本,并表示对Android进行了历史上最大的设计变更。谷歌表示,目前全球有超30亿台设备正在使用Android系统。
此外,谷歌还将联合三星推出重新打造的WearOS平台,三星此前可穿戴设备上使用的TizenOS将和WearOS整合。
在谷歌的这次发布会上,包括小米、中兴在内的10余家中国手机品牌均表示将率先升级Android12系统。与之对比的是,尽管华为此前多次表示,希望其他手机厂商也加入鸿蒙生态系统,但目前并未有一家手机厂商公开表示正在手机产品中适配该系统。
与iOS和安卓(Android)针对手机操作系统所不同的是,HarmonyOS是华为开发的一款面向未来的全场景分布式智慧操作系统。它在传统单设备系统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同一套系统能力、适配多种终端形态的分布式理念,可以将多个物理上相互分离的设备融合成一个“超级终端”。按需调用、组合不同设备的软硬件能力。
对于鸿蒙,鲜有手机厂商在公开场合表态,即便是有,更多的也是“质疑声”。
发布会结束后,魅族前总裁李楠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对鸿蒙也有不少吐槽。但他同时表示,面对美国的打击和封锁,围绕着鸿蒙展开所有对策,可能是(华为)所有技术和商业选择中的最好选择。国产半导体行业真正站起来,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经历了通信业务、手机业务、芯片业务,鸿蒙最终是华为对所有业务的再思考和再整合。的确需要有一款穿透所有硬件的通信协议、系统基础,甚至应用标准,否则连接起来体验也很崩溃。这个理解是高杆的,目前的实现也是有诚意的,甚至超越被利益捆住的苹果。”李楠同时表示。
华为需直面两场战争
从目前主流操作系统的发展来看,提高市场份额是华为的第一战。
国泰君安在研报中表示,在新生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上,行业第二的iOS的市占率一直保持在18.7%以上;在平板操作系统上,行业第二的安卓在2013年的发展早期市占率刚好在16.57%,此后逐步上升;只有PC操作系统略微不同。
如果将三个平台放到一起看,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全球前四大操作系统安卓、Windows、iOS、MaOS的市占率为40.97%、31.47%、16.16%、6.75%。
如果只考虑国内市场,目前华为在国内的存量智能手机数量约为4.57亿台(今年内计划完成2亿台鸿蒙升级),市占率达到33%;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存量约为6300万个(今年内计划完成3000万个鸿蒙升级),市占率约为22%;配合年内直接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华为新机发布以及第三方生态伙伴的参与,华为有机会完成16%的市场占有率目标。
华为的另一战取决于谷歌与苹果在物联网操作系统上的速度。
谷歌在2016年启动了微内核分布式操作系统Fuchsia的研发,苹果在2020年WWDC发布会上也定义了未来苹果系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多设备底层的融合互联,加码IoT(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布局。
但在国泰君安看来,上述两家公司都存在巨大的历史包袱。
谷歌的安卓生态给其带来了太多的利益,Fuchsia每做一个功能就会顾及能不能避免对安卓产生巨大的冲击,庞大的利益集团在内部资源上制约着谷歌对Fuchsia的投入,所以其公开信息以来进展缓慢。而苹果在MacOS及iOS操作系统上,再造一个IoTOS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所以苹果选择做了很多Kit工具,如HomeKit、ARKit等,想在过去的资产边界上向前推进这件事。
操作系统开发出来只是第一步,而决定这个系统能否继续走下去,生态才是重中之重。
如何短时间内让消费者接受使用华为的平台和应用?如何让头部应用和华为合作?都是摆在鸿蒙面前的问题。“还有很大的问题是一些细分领域中的低频、刚需产品,也需要去啃硬骨头。”华为内部人士对记者说。
从财报数据看,华为在全球的终端连接数已超10亿,其中手机存量用户突破7.3亿,大约90%的华为的存量和在售手机,都可以升级HarmonyOS。机构认为,庞大的终端基数市场为鸿蒙的发展也提供了孵化土壤。
“做一个操作系统,技术上并不难,生态才是核心。生态涉及的广度、深度和复杂度远远超过所有的单个技术;另外,做生态如果配合不上产业发展变迁的机会,强做一个生态也很难成功。”王成录认为,鸿蒙生态的打造将是一场长期战役。
“我们自华为公司成立以来打了无数场战,但说实话打这场(生态)战,从开始打的时候,没有人确定地认为可以打赢。因为这么多公司都想建立生态系统,其实都是铩羽而归,华为搞生态能不能搞得起来,大家心里其实是打鼓的。”华为消费者业务的一名高管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但华为人是这样,越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越不服输。
虽然从长期看来,无论是芯片的补缺还是操作系统乃至移动应用软件的加速迭代,对于华为来说都是一场场艰难的战役,但在华为人看来,每一场战役都没有了包袱,光着脚,也许能走出中国操作系统自己的路。
“鸿蒙之于华为的消费者业务,短期而言是救命稻草,长期而言则是战略转型的起点。”国泰君安认为,从长期来看,鸿蒙将推动华为加速实现从“硬件先进公司”转型为“软件先进公司”,随着鸿蒙承担起国产分布式操作系统的重任,未来华为势必会在数据库、编译器乃至编程语言等更多基础软件层面投入更多力量,成为中国软件(54.280, 0.71, 1.33%)产业进程里一个重要参与者。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6月2日消息,携程数据显示:截至6月1日,今年高考房预订量top10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重庆、长沙、成都、南京、厦门、杭州、青岛、天津。从价格来看,今年高考房平均间夜价格为375元。对比2019年略有下降。
从携程数据看出,在高考时间不变的情况下,今年高考房的整体预订时间对比2019年有所延后。
从预订情况来看,为方便考试,考点1到2公里以内的酒店备受考生喜爱。在酒店的选取上,高星酒店是不少考生的首选。高星酒店房间的宽敞度、舒适度、私密性,以及高楼层更静音等因素,能保证考生休息。不过,也有部分高性价比、距离考点较近的酒店受到追捧。休息好、不迟到、保持良好状态,依然是今年高考生的首要目标。
通过携程平台搜索可看出,6月5日到6月8日,很多推出高考房的酒店已经满房。携程酒店相关人士表示,很多高考房的用户都选择在考试前1天入住,一个推测的结果是,6月5日或将迎来高考房的入住高峰。
另一方面,考场周边的钟点房预订也热度满满:选择在考试中午间隙“小憩回血”的考生,也大有人在。携程数据显示:今年高考钟点房预订量top3城市为:上海、北京、广州。
据了解,为助力高考,携程已上线“携手同行 前程似锦”专题活动,考场周边酒店7折起。此次活动参与酒店超26万家,覆盖超2000个城市。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携程线上高考房采用POI(兴趣点)的展现方式,覆盖超4000个考点,使搜索更加方便快捷。考生及家长可通过页面直接搜索学校,再按照学校由近及远排序,根据需求预订酒店。(一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