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20日消息,香港首富李嘉诚家族的长江实业已达成交易,以46亿英镑(约合55.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英国最大酒吧运营商Greene King。
根据协议,长实将支付27亿英镑,并承担Greene King的19亿英镑债务。包括债务在内,此项交易价值46亿英镑。
Green King创办于1799年,现在是英国领先的酒吧零售和酿酒商,在英国拥有超过3100家酒吧、餐厅和酒店。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在过去的一年里,“网红奶茶”一词迅速走红网络,饮品品牌迭起、媒体的宣传和消费者的热爱,使得饮品行业在近几年呈现革命性的颠覆。柠檬工坊(www.haodian78.com)就是“网红奶茶”的新晋品牌之一,上班族、高校学生在闲暇之余,都会选择去店里或者用手机APP点一杯柠檬工坊的饮品。那么,柠檬工坊为什么那么受欢迎?下面跟小编来看一看柠檬工坊大受欢迎的三大原因吧。

(一)中国饮品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据美团去年发布的《新消费、新市场、新方向——2019中国饮品行业趋势发展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第三季度,全国饮品店数全国现制茶饮门店数达到41万家,与往年相比一年内增长了74%,而这些新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常规饮料的替代的需求和对“健康饮品”的追求。
同时,伴随着国内消费升级的逐步下沉,现做现卖的饮品业未来几年可能会在二、三线城市拥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的饮品市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投资柠檬工坊不失为一个正确的选择。
(二)可靠的品牌让消费者喝得放心
对饮品品牌来说,比较常见的问题是跟风严重,一个牌子一旦火起来,就会有很多模仿者参与竞争,还会出现很多山寨品牌浑水摸鱼。这些行为导致饮品行业的同质化非常严重。为了打破这一魔咒,柠檬工坊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壁垒,让许多跟风者望尘莫及。

柠檬工坊一直秉承“健康、时尚、休闲、营养、快捷”的经营理念和“时尚饮品、个性生活”的品牌宗旨,推出以柠檬茶饮为特色的饮品系列,其中柠檬采用有十年树龄的柠檬果,能够补充大量的维生素C,让消费者喝得安心喝得健康,酸酸甜甜的柠檬饮品带给消费者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
柠檬工坊多年的经营经验,形成了柠檬工坊标准化的运营管理模式。创业者投资柠檬工坊后,会有总部安排老师对其进行培训,严格的技术和产品培训保证了产品制作和口味的标准化,保证了柠檬工坊口味的统一性,让消费者不用担心换了门店就喝不到同样好喝的柠檬工坊饮品。
同时,柠檬工坊总部会定期研制新的饮品,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时令推出新款,并及时改进和调整饮品制作的配方,时刻把握市场方向,满足消费者对新鲜感的追求。
(三)外卖服务让消费者更轻松的买到柠檬工坊
近几年我国的互联网外卖发展得如火如荼,很大的原因就是消费者需求庞大,外卖APP能让消费者随时随地都能在线上挑选下单,并让骑手快速送到消费者面前。互联网外卖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为消费者带来了便利性,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享用到柠檬工坊的饮品。
但如果附近没有门店,一切都是空谈,柠檬工坊在全国各地都开有门店,全国的门店数量有几千家,保证了消费者打开手机就可以在附近搜索到柠檬工坊。
创业这件事,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关注二维码了解更多详情。

看完以上的内容,你对“柠檬工坊为什么大受欢迎”有了了解吗?柠檬工坊把握饮品市场发展趋势,采用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运营门店,让消费者喝得放心,如此有潜力的柠檬工坊(www.haodian78.com),品牌值得信赖,可以让创业者投资后快速发展。https://www.canyin668.com/nmgf.html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现在门槛放低,不少人选择餐饮创业,但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迫关门。餐饮小白如何才能在餐饮圈立足,成为餐饮老司机呢?接下来我们跟随张一碗米线(www.yihuanba.com)小编一起看一下!

转眼间2019年已经过去一大半,回想一下今年大半年时间餐饮行业怎么样,据小编调查发现,大多数商家感觉生意越来越难做,主要来源于竞争者的压力,市场上的美食层出不穷,消费者选择的机会更广,大家都挤身餐饮行业分得一杯羹,导致有些商家经营不下去的场景。
面对这样的场面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有些商家觉得餐饮行业不好做?是不是你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什么有的餐厅每天生意都很红火,顾客络绎不绝,而你的店面生意惨淡呢,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餐饮行业变化莫测,那么对于餐饮小白来说怎么能在市场上扎根,占领一席之地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家越来越喜欢用APP来打卡美食,但随着资本市场的介入,让餐饮行业又变得扑朔迷离,要想在市场站稳脚跟还在凭自己的实力。现在餐饮行业也在进行着变化,这些变化给餐饮人一些新的要求,做餐饮想要赚钱,就要这样做!

利用当下火热的APP和朋友圈裂变进行传播
我们餐厅怎样才能招来顾客,让顾客知道这家店?一是朋友之间的分享,二是在当下火热的APP和朋友圈进行传播,张一碗米线温馨提示第二种方式是直接有效的,会有不错的成果。因为网络传播的速度很快,它进入大家的视野中,顾客自然也就多起来。几轮朋友圈、APP下来,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店里立刻满员甚至排起了长队。
跨界合作,增加营销方式
今年夏天的电影档本来平淡无奇,但突然诞生了一个史上最丑的《哪吒》,票房大卖36亿,打破了国产动漫的票房纪录。
这波动漫的崛起,也让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选择与动漫跨界,因为一个大的动漫IP,所带来的流量是巨大的,这与流量吃紧的餐饮行业正好互补。利用动漫和餐饮品牌联系在一起,吸引大家,新颖的方式会给大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大家也会对此有好奇心。
不要投机,要不断学习
作为一个合格的老板,眼光要放长远一些,有计划的实行。要不断学习一些好的经营方式,对待员工,管理餐馆都有正确的策略。不要有投机意识,这个社会只有努力才会有收获,如果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和一些餐饮经营人一起探讨一下,大家多交流,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解决问题。
餐饮创业想赚钱,有什么小妙招?扫描二维码给你更多惊喜!

张一碗米线在市场上经营的成功,也源于它的努力。不论在管理方式、产品口味,还是店面经营营销方式,都费了很多心思,在产品口味上不断进行创新,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改变,让消费者吃一次就记住这个味道,牢记张一碗米线。下次还想吃米线,直接来张一碗。
做餐饮想赚钱,就要学会跟随社会的脚步,学会上面的方法,从小白顺利成长。张一碗米线(www.yihuanba.com)在餐饮这条路上,怀着自己对餐饮的喜爱,让创业之路越走越远,成长为一位真正的餐饮老板。https://www.canyin668.com/zhangyw.html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近几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讨论热潮不断将“单身经济”推向餐饮行业的高潮,一轮接一轮高涨的创业热情,让“外卖单身经济”似乎迎来了新的高峰,面对如此趋势,商家应该如何应对呢?乔东家排骨大包(www.syjishanjia.com)有妙招!

所谓的“单身经济”就是花钱悦己、花钱方便、高生活的品质,超强的的购买能力,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说“有钱任性”。外卖在大家的生活中带来了很多便利,不想做饭一个人点个外卖,虽然外卖一开始就被注入了单身经济的基因,但是到现在还有呈现出爆发的潜质。
其实早在2年前,商家就展开了如何抓住单身经济,让利餐饮业,把握这波消费群体的特点迎合趋势做热点推销,虽然初露萌芽,但是在业界刮起了一阵对该风向的思考。经历了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现在经营起来更从容,更有想法。而现在由于一人食被看作单身经济的餐饮术语,所以外卖单身经济又被推向了热点。
现在很多餐厅都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比如乔东家排骨大包店将餐厅一部分布局成一人食用餐场景,这样是为了“避免与陌生人交谈的尴尬,从而享受一个人吃饭的乐趣”,从用餐体验入手,塑造单身经济,这便是乔东家排骨大包经营者对一人食的用餐理念。随着朋友圈和APP的推广,让大家对这个单身经济有了全新的认识,自己一个人外出就餐也可以享用美餐,不怕尴尬,不怕打扰。既然线下受到大家的喜爱,那线上为何不可呢?

基于口碑数据,各年龄段单人用餐的消费笔数占比均呈现上升趋势,95后更为明显。就这样店家也在线上展开外卖,线上则是以套餐的形式出现,产品荤素,特色菜品,科学合理的搭配,让消费者也能享受到美食,就算不想出门就餐,在网上下单即可,只需要静静地等待配送员送达手中。外卖一人食场景下,消费者需求多为功能性、温饱性需求,客单价约在 30 元及以下,做到物美价廉,大概能覆盖 70%-80% 的消费者。
有人说外卖是一种典型的一人食场景,考虑到 65% 的外卖单量来自单身食客,又可以说单身人士贡献了外卖一人食订单量的大多数。而外卖订单记录了许多人的生活痕迹,尤其是那些在工作日独自一人通过外卖解决晚餐与夜宵,甚至周末也只能在家独自吃外卖的朋友,从而带动了外卖的快速发展。
外卖单身经济将走向何方?扫描二维码给你更多idea!

在这里乔东家排骨大包要提醒一下大家单身经济的高消费购买力,让年轻人愿意消费购买便利。外卖作为餐饮便利的代表,成为消费动能。但“外卖=便宜”的刻板印象,如何开发一人食订单,转化为高盈利模式,需要认真思考。
乔东家排骨大包针对外卖单身经济,在平台做出一些调整在产品定价中,常常以优惠形式推出,传达给消费者就是便捷、便宜、划算。乔东家排骨大包美味的产品受到大家追捧,好产品即使没有太大的成本投入去操作它,也有很大的机会自动地演化为粉丝群讨论的热点。
同时乔东家排骨大包(www.syjishanjia.com)在产品口味和经营方式上在不断进行创新,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完美的就餐体验,外卖平台上也得到不错的成绩,生意蒸蒸日上。https://www.canyin668.com/tests.html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原标题:结婚率再创新低 背后原因引深思 一些年轻人为啥不愿结婚
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数据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2018年结婚率仅为7.2‰,这个数字创下了近10年来新低。从不同省份的差异来看,经济越发达地区的结婚率越低,2018年全国结婚率最低的上海只有4.4‰,浙江5.9‰为倒数第二,广东、北京、天津等地的结婚率也偏低。
从2015年人口小普查数据可以看出,20-24岁的“90后”(1990-1994年)女性的未婚比例为75%;25-29岁的“85后”(1985-1989年)女性的未婚比例仍高达27%,而她们的母亲辈们“60后”在她们25-29岁时的未婚比例还不到5%。
在对不同年龄、性别,不同工作、不同受教育背景的未婚年轻人采访后发现,对于“结婚”这件事情,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想法。“我喜欢他/她,但我现在不想结婚”“我没有信心去维持一段稳定的婚姻关系”“我还年轻,有比婚姻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我去做”“结婚要买房、买车,我现在还没有钱,先脱贫、再脱单”……无论何种原因,都显示出,结婚生子不再着急,甚至都不是人生的必然选项。“早婚早育、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的传统婚育观念已经成为历史。个人主义的婚育观正在取代旧有的家族主义婚育观。”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建新说。
不结婚是因为“穷”吗?
在采访中,许多年轻人表示,不结婚是因为“穷”。一个“穷”字带着一种戏谑,但其背后却蕴含着更为复杂的社会因素。
一方面,有时过高的物质标准让年轻人对婚姻望而却步。相关调查显示,结婚需要的越来越高物质条件,是导致晚婚或者不敢结婚的重要原因。
张帅是一名公务员,已经工作3年的他表示,还没有考虑结婚的问题。“我室友的爸爸前几天专门来北京陪他看房子,说要给他买房子,让他谈恋爱结婚。我知道现在结婚对方都要看你的物质条件,比如有没有房、有没有车,但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有房才能谈恋爱结婚呢?”张帅的困惑其实也是大多数人的困惑,虽然不明白婚姻为何一定要与房子、车子捆绑在一起。“大家都这么认为,就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了。”张帅说。
“当今社会对婚姻的幸福绑架进了太多的物质条件,比如车、房、彩礼,加之一些情感自媒体不断提高择偶标准,致使当代年轻人没有能力去实现自己对婚姻的内在期待。”著名心理观察员、某高校心理学教师周若愚表示。
因此,“穷”不只是它表面所蕴含的意义,实际上更像是一种外显的态度,包含了年轻人对当代社会的结婚花费巨大的吐槽。在许多人尤其是男性看来,只有事业有成、在社会上有地位,才有时间有成本去谈婚论嫁。“事实上,如果要有房有车有学历有稳定工作再结婚,恐怕大部分人需要到40岁才能达到某些人的婚姻标准。”周若愚感叹。
另一方面,对于许多“单身贵族”来说,害怕“婚后复贫”、“失去自由”,是其选择不进入婚姻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采访中,不少女性表示不结婚的原因是女性独立了,没有必要依附于婚姻和男性而生存。李佳是一位媒体工作者,刚过完30岁生日的她在朋友圈写到“正式加入30岁相互扶持俱乐部,感恩一切爱和美好”。
单身的李佳有着稳定的收入,平时上班、健身、读书,年假独自出去旅游,她似乎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与她一样,许多女性过着品质较高的单身生活,身边朋友的经历让她们担心婚后自己的生活水平会下降:“我自己一个人过得挺好的,为什么要找一个人一起吃苦呢”“我特别害怕婚姻会让我变成一个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这种观点在受访者中不绝于耳。
对于这一现象,周若愚解释道,人类本性是趋利避害的,结婚的好处在于可以得到一个家庭,得到伴侣的支持和照顾,得到对方的经济支持,以及生儿育女的权利。“这些得到的东西在社会化进程中其实是逐渐减少的,结婚所付出的却开始大于其所带来的:丧失个人边界、极高的养育后代成本等。”
婚姻与事业如何兼得?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有过一段对婚姻的描述:婚姻像被围困的城堡,“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出去”。这一段话经常出现在已婚人士的口中。
过去,人们常感叹,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在婚姻中,婆媳关系、孩子教育、生活开销等家庭琐事会冲淡浪漫的爱情,让双方陷入柴米油盐的琐碎当中。而在当今社会,与婚姻中的琐事相比,年轻人更担心的是婚姻与自身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
李建新表示,当今社会,婚育的机会成本大增,年轻人若选择婚育,意味着要放弃可能的求学深造或职业升迁机会。
刘梦就是这样想的,“我觉得我现在年龄还小,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去实现,我没有办法在年纪这么小的时候就付出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在家庭里面。”她理想的结婚年龄是30岁到35岁之间,在这之前,她认为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当中,在35岁之前实现自己的理想,她的理想是环游世界,拥有一家自己的花店或是咖啡厅。
“虽然这些理想在别人看来都很幼稚、不切实际,但我觉得我还年轻,我应该为自己的梦想努力一把,如果到了35岁的时候我并没有实现它们,那我也不会后悔,我会更加心甘情愿回归到家庭当中。”刘梦很是坚定。
很多人都认为,婚姻与事业是难以并行的,为了婚姻需要放弃一些事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事业上必然就会忽视婚姻和家庭,这二者之间似乎是不可调和的。
但并不是所有人这么认为,刘梦的朋友小张就认为,婚姻与事业并不冲突。小张虽然还是一名学生,但对于未来她有着自己看法,“婚姻和事业对我来说是两条平行线,两个独立的空间,结不结婚我只会考虑我是否爱我的伴侣,而职业的选择我也会遵从我自己的意愿。”对于她来说,从恋爱到婚姻,是顺其自然的,并不会使得双方的生活状态发生很大的改变。
对事业是不是会产生大的影响,成为了不少人考虑婚姻问题的重要方面。“许多女性在结婚后,会被问到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说得好像必须为了家庭从而牺牲自己的事业。”周若愚说。
婚姻不仅是个人的事
李建新表示,对于父母辈来讲,结婚生孩子是一个理所当然的事,但对于当今新生代来说,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一个要权衡选择的问题。
有的人不愿意很早踏入婚姻的殿堂,希望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先立业,再成家。
“人们的观念越来越多元化,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追求的生活,婚姻只是其中的一种。”对于正在英国读硕士的王凡来说,婚姻涉及到家庭、伦理,也意味着更多的责任,而他更愿意将时间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工作上。
但有的人却是希望先成家、再立业。选择与爱人长相厮守,共同经营起家庭,让彼此变得更好。
小刘是一名大学教师,今年28岁,但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组建家庭、养育子女、努力工作,都是我们对于社会的责任,虽然我和丈夫都会为彼此做一些让步和牺牲,但本质上还是希望双方都能够更好,共同进步的。”小刘说。
“正确的婚姻观念在当代教育中是缺位的,而偏激的‘性别优先’思想又在各种地方泛滥,导致年轻人恐婚,再加上一个人可以过得很好,才导致大家没有建立家庭的欲望。”在周若愚看来,这是不正常的现象。
把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以及它可能产生的后果放眼到整个社会,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晚结婚、不结婚,对社会来说是一件不容乐观的事情。
结婚率和生育率息息相关,虽然影响年轻人生育的因素有很多,但是结不结婚对生育率的影响是较为直接的,在中国可以说是生育的先决条件。
李建新列举了一组数据:2018年与2017年相比,一方面,出生人数减少了200万,0-15岁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也将持续下降;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470万人,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859万人,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827万人,比重上升0.5个百分点。
“人口是社会的基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人口变化会影响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文明继承传承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竞争。”李建新表示,伴随着人们婚育观念的转变,婚龄推迟,在成婚生育的社会中,与之相伴随的就是出生人口数的不断减少,这使得我国已经进入一个少子老龄化的动态过程,“这是一个人口危机的过程”。
所以,从整个社会的视角来看,结婚不仅仅是个人的事,还和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在对待年轻人的结婚问题上,一方面,社会应当尊重多元化、个性化的个人选择,予以年轻人更多选择的空间,对推迟结婚、事实婚姻、不结婚等给予更多宽容。但另一方面,家庭、社会和国家也应当加以引导,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同时也应该在教育、年轻人发展等各个方面多加考虑,为年轻人创造一个更好的婚育条件。
(应被采访者要求,文中刘梦、张帅、李佳、王凡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