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10月9日消息,昨日晚间,嘀嗒出行(以下简称“嘀嗒”)正式向香港交易所公开递交招股书,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海通国际资本有限公司及野村国际(香港)为联席保荐人。
嘀嗒出行(前身“嘀嗒拼车”)成立于2014年,隶属于北京畅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顺风车平台排名第一,出租车线上网约业务排名中国第二,主要拥有顺风车和出租车两大业务。
招股书显示,2019年嘀嗒交易总额(GTV)为11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8%。根据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9年嘀嗒出行在顺风车市场排名第一,市占率为66.5%,在出租车网约市场排名第二。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嘀嗒出行已经在全国366个城市提供顺风车服务,大约有1920万位注册顺风车车主和980万位认证通过的顺风车车主,累计搭乘乘客数3670万。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嘀嗒顺风车GTV分别约为7亿元、19亿元和85亿元,2018年和2019年同比增长分别为171.4%和347.4%。
出租车领域,截至2020年6月30日,嘀嗒已在86个城市提供出租车网约服务,并与17个城市的市级或区级出租车协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2019年度完成出租车搭乘网约订单1.1亿份。
招股书称,嘀嗒出行通过“信息服务费”等方式形成收入,本身不拥有车辆。此外,嘀嗒出行也无须向顺风车车主和出租车司机持续支付大规模激励和补贴,使得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都很小。这一轻资产商业模式,让嘀嗒以最小的投入迅速扩大业务规模,有力推动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2019年,嘀嗒向顺风车车主和出租车司机提供的补贴和激励仅占总收入的4.6%,2020年上半年,这个比例则下降为0.03%。
轻资产模式下,公司2019年扭亏为盈,首次实现盈利。2017、2018、2019和2020年上半年,嘀嗒出行的营业收入分别为0.49亿元、1.18亿元、5.81亿元和3.10亿元,2020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大增66%;同期,公司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97亿元、-10.68亿元、1.72亿元和1.51亿元,2020年上半年实现调整净利1.51亿,去年同期依然处于亏损状态,半年亏损322万港元。
根据招股书和wind企业库,公司成立于2014年,当年完成A轮融资,又IDG投资1000万美元,2015年1月完成B轮融资,融资总额2000万美元;2015年5月迎来一批重要股东加持,融资1亿,包括IDG资本、易车网、崇德投资、挚信资本。2017月3月完成D轮融资,由蔚来资本独家投资2亿元。2018年,嘀嗒拼车升级为嘀嗒出行。2018年5月,嘀嗒出行E轮2融资,获得蔚来汽车投资3.17亿,获得杭州铭杉投资合伙企业投资0.32亿元。
招股书显示,段剑波、李跃军等5位为公司联合创始人,宋中杰为公司董事长兼CEO。嘀嗒管理团队持股比例为34.43%,占总投票权的50%,上市后可控制投票权约73.57%,以宋中杰为首的高管团队保持管理团队的独立决策权。
根据招股书,机构股东包括蔚来资本、IDG、崇德投资、易车、高瓴资本、京东、携程在嘀嗒出行上市前持股比例分别为17.34%、9.07%、7.15%、4.95%、4.14%、4.14%、2.86%。(文/金石)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华为再次错失大单!英国之后,诺基亚又拿下比利时5G订单!台积电又有新动作?
中国基金报泰勒
欧洲商业移动运营商已屈服于政治压力,华为再次痛失大单!
Orange比利时公司将放弃华为设备改用诺基亚
据路透社10月9日报道,法国电信运营商Orange的分公司Orange比利时当天宣布,他们选择在比利时使用诺基亚的5G技术。
该公司表示,他们计划先使用爱立信提供的现有基础设施建立5G网络,同时再准备单独建设一个新的5G网络服务。
不仅如此,Orange的竞争对手、比利时电信公司Proximus也作出了相同的选择。报道称,Proximus也将逐步在比利时和卢森堡用诺基亚的设备取代华为设备,并支持爱立信为其提供5G核心网服务。
华为方面已对此事作出了表态。“这是运营商组织招标的结果,也是自由市场竞争的结果。”一名华为发言人说,“我们支持公平竞争,供应链越是多样化,竞争也就会越激烈。”
这名发言人还表示,华为已为比利时市场提供了十多年的服务,这一承诺不会改变。
Orange比利时是当地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之一,在卢森堡还设有一个子公司。根据其官网信息,该公司在比利时和卢森堡两国拥有超过300万移动网络用户,占到两国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
路透社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欧盟执行机构和议会的所在地,这也使得比利时成为了美国情报机构特别关注的国家。由于美国正到处以“国家安全”为由向盟友施压,要求各国禁用华为5G,欧盟成员国已经加强了对所谓的“高风险供应商”的关注。报道援引分析师的话称,这将使得华为技术和供应受到严格审查,一些欧洲运营商可能会被迫将其移出自己的移动网络。
“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点认为,要推动华为退出,”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表示。
“人们也愈发担忧华为的设备生产能力,”该消息人士称。他指的是美国切断华为获取重要电脑芯片途径的决定。
华为不断错失大单
10月1日,总部位于芬兰的通信公司诺基亚(Nokia)宣布与英国最大的电信集团英国电信签署了一项重要的5G设备协议。
据环球网报道,诺基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佩卡·伦德马克(PekkaLundmark)在声明中表示:“我们两家公司已经合作了25年以上,我们向英国各地的人们提供了一流的网络连接服务。我们很自豪能够支持英国电信的5G网络发展,并期待在未来的几年里实现更加紧密的合作。”
英国电信集团首席执行官菲利普·詹森(Philip Jansen)也发表声明称:“在一个快速发展、竞争激烈的市场,做出正确的技术选择至关重要。”
诺基亚公司表示,该协议将使诺基亚成为英国电信最大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而业内消息人士向CNBC透露,诺基亚将占据英国电信网络63%的份额。
此前英媒报道称,英国政府在7月宣布,已决定停止在5G建设中使用华为设备,并暗示诺基亚将取代华为在英国5G网络中剩余的基础设施份额。英国文化大臣奥利弗·道登(Oliver Dowden)表示,英国将从2020年12月31日起停止购买新的华为设备,英国5G网络中目前所使用的华为设备须在2027年前拆除。
美国总统特朗普8月初在接受福克斯新闻网采访时称,他曾经就华为一事与英国首相约翰逊“强硬谈话”,威胁称如果英国继续推进与华为公司的5G建设协议,就叫停美国与英国的情报等合作。
9月7日,三星夺得威瑞森电信(Verizon Communications)价值6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0亿元)的美国5G解决方案合约。
这是三星目前最大的5G订单之一,交易规模相当于三星电子2019年全年230万亿韩元销售额的3.43%,。
根据监管文件,该合约已在周五定稿,有效期为6月30日至2025年12月。
“我们很高兴扩大与威瑞森电信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以推进其下一代网络的发展。凭借这一最新的长期战略合同,我们将继续推动5G创新的界限,以增强威瑞森电信客户的移动体验。”三星在声明中说。
威瑞森电信则发声明指出,通过这份最新的长期战略合同,将继续突破5G创新的界限,以增强客户的移动体验。
外媒分析,由于华为遭到美国的制裁,甚至会导致全球同盟将华为拒之门外,这将提升三星的市场份额。
传台积电许可证获批 将继续向华为供应部分产品
据集微网报道,10月9日,一位知情人士称,继AMD、Intel之后,台积电也已从美国商务部获得许可证,能够继续向华为供应一部分成熟工艺产品。该知情人士透露,台积电获得的许可证主要涵盖采用成熟工艺制造的产品,手机SoC等先进节点产品仍然无法为华为代工。
在美国的最强禁令之下,华为备货的订单是台积电第三季度业绩创新高的主要动力之一。在9月15日之后,失去华为的台积电同样面临填补空缺订单的问题。不过,如果台积电能够拿到一部分华为供货许可,这将一定程度上降低台积电填补空缺订单的压力,并让台积电和华为的客户关系得以继续维持。
前述知情人士还指出,美国商务部并不会完全封锁华为,但如果手机处理器芯片和基站芯片等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失去支柱业务的华为仍然无法恢复元气。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9月29日消息 今日晚间,特斯拉 CEO 埃隆 ·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回复网友时表示,2027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售规模肯定能达到 3000 万辆,预计特斯拉在 2030 年前可实现每年生产 2000 万辆电动汽车。
对此,马斯克表示,这需要 "始终如一的完美执行力"。
IT之家了解到,去年特斯拉实现了近 105000 辆的汽车产量。马斯克所期望的数值是特斯拉在 2019 年生产的 50 倍以上。
2020 年第三季度,特斯拉预计将交付约 141000 辆汽车,全年汽车总量或将达到 483000 辆。此外,从 2012 到 2019 年的七年中,特斯拉的年交付量平均每年增加约 100%。
马斯克说,他预计电动汽车市场在未来 7 年内每年将生产超过 3000 万辆新车。他补充说,在五年内达到这个目标 “有机会,但几率不大”。
作为参考,丰田汽车 2019 年销量约为 900 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继大跌之后,特斯拉周一早盘涨开 4.1%,截至目前涨幅仍超 3%。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原标题:旅游热 消费旺 市场暖
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
假期前7天,银联网络交易金额达2.1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3%
本报北京10月8日电 (记者刘志强、赵展慧、郑海鸥、葛孟超)今年中秋节恰逢国庆长假,“超长黄金周”假期点燃了消费者的出行、旅游和购物热情,市场回暖显著。10月1日至8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系统日均发送旅客6211.5万人次。其中,道路运输预计8天发送旅客3.79亿人次,日均客运量达4737万人次。综合各地旅游部门、通信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的数据,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文旅部数据中心)测算,八天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
10月1日至8日,全国公路网交通流量处于持续高位状态,总体平稳有序。其中,1日假期出程高峰明显,2日流量有所回落,3日至5日流量保持平稳,6日至7日流量略有下降,预计8日仍处于高位状态。假期前7天,民航局共计保障102448班,国内航司国内飞行95902班,同比2019年分别下降10.5%,上升12.7%。10月7日全国实际飞行14947班次,其中国内航空公司执飞国内航班14035班,同比2019年分别下降11.1%,上升11.2%。假期前7天,银联网络交易金额达2.1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3%。
旅游、出行、购物、餐饮等是假期消费的主要领域,分行业看,与航空、铁路、公路和加油等出行相关的消费方面,湖南、新疆和陕西的消费金额同比增速位居全国前三;与宾馆住宿、旅行社和景区售票等旅游相关的消费方面,西藏、青海和内蒙古同比增长最快,增速普遍在一成以上;江苏、山西和甘肃则是国庆期间购物等相关消费金额同比增速最快的地区,同比增长均超过13%;西部游带热了餐饮消费,西藏、新疆和青海餐饮行业消费金额同比增长最快,普遍在两成以上。
西部游、长途游受到追捧。银联方面表示,西藏、新疆和宁夏是国庆假期前7天消费金额同比增长最快的地区。
消费需求释放,“双节”到来对消费市场呈现叠加利好。中秋节前夕,月饼等传统节日美食迎来销售旺季,网联平台部分糕饼类商户数据显示,月饼等节日食品的日均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同比去年中秋节前夕涨幅分别为12%和28%。
餐饮业支付交易数据增长显著。网联平台数据显示,一些餐饮商户支付交易规模自3月底呈现上涨趋势,“十一”期间再创新高,日均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同比涨幅分别为37%和53%。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华为断芯11天:危机与转机并存,年收超8000亿巨头直言“求生存”
沈怡然 宋笛
9月25日,华为芯片断供的第11天。
中午十二点,作为华为全球重要研发中心之一的华为北京研究所,员工们正从各个大楼涌出,向食堂聚集。另一边,作为员工休息区的文体大楼内,贴着一副标语“如履薄冰不畏艰难”,和其他业务大楼相比,这里即便在休息时间也是空荡荡的,咖啡厅、健身房无人光顾。
就在9月17日,华为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到北京,一路拜访了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华为芯片被断供前后,他密集到访了六所院校,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等等。按照公开披露的信息,在拜访中,任正非一遍又一遍地提到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基础研究。
工作时间的北京研究所,像一座空荡的花园。午休时间,食堂内的员工照旧如常,据记者观察,少有人提及华为断供、芯片话题,一切像什么都没有发生,有的员工甚至不知道华为受波及最大的消费电子手机业务,究竟位于哪一座办公楼。
只有墙上贴出的标语,显示出一种紧迫感。当前受到较大冲击的业务部——消费者BG大楼的一层大厅内,写着“要让打胜仗的思想成为一种信仰,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
今年5月,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宣布,严格限制华为使用美国的技术、软件设计和制造半导体芯片,此举使得华为进一步被美国出口管控政策所限制。
9月15日是这一禁令生效的日子。
华为营收中约有60%与芯片有较强的关联性,主要集中在企业服务和消费者业务方面,华为对于这一禁令带来的影响并非毫无准备,在此之前华为已经进行了一轮密集储备,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在华为全联接大会上表示,对包括基站在内的ToB业务准备比较充分。
但长期的影响还难以预估。在华为自身以外,基于华为在产业链中重要的地位,此次芯片断供带来的变化开始在产业上下游蔓延开来。
终端承压
9月17日,华为断供第二天,一些影响开始展现迹象。一位华为手机经销商对记者表示,从9月1日开始,几乎所有搭载5G芯片的华为手机,拿货价都在上涨。
华为在全国约有3000-4000家经销商。按照区域大小划分,华为的经销商大约有四级,一级经销商直接对原厂,其他经销商逐级采购。上述经销商表示,涨价的手机主要搭载麒麟990和麒麟985芯片,整机的涨价幅度在300-400元之间,除此之外,平板电脑产品也在涨价,主要是MatePadPro系列,根据公开信息,该系列产品也具备5G能力,所搭载芯片以麒麟990为主。
上述经销商表示,因今年手机业行情不是很好,经销商仍然按需采购,但大部分企业选择提前采购,在9月15日之前已经拿到了足量的货。
9月20日,华为芯片断供第6天,经销商的压力已经传导至零售端。
华为王府井(50.130, 2.10, 4.37%)商业街旗舰店的一名销售人员对记者表示,已经明显感受到从经销商拿货越来越难,部分手机型号属于“卖一台少一台”,对于能拿到的货,价格也出现了300-400元左右的上涨。
上述旗舰店内,有顾客向销售人员询问华为手机是否会断供,销售人员多次向顾客解释“华为手机不会绝版,只是未来一段时间店里会出现货少的情况。”
缺货和涨价的机型以Mate30手机为主。华为Mate30属于中高端产品,所搭载的芯片是麒麟990,是华为自主研发的具备5G能力的手机芯片,采用台积电的7nm工艺。Mate30面世一年,属于搭载该款芯片的一款老机型,对于新机型,目前尚未有缺货现象,但和往常相比货也不充足。
该销售人员表示,旗舰店必须按照华为官方价格来定价,不会给消费者涨价,只好自己消化这个成本。一种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店里该款机型出现断货,按照该店的计划,若顾客要求购买,只能试图从第三方渠道采购,价格会比经销商拿货价更高,而这部分成本也要旗舰店来消化。
波及产业
华为芯片断供前的一段时间,一位芯片企业工程师刚刚经历了最艰难的时刻。
这位芯片工程师所在企业的主要客户之一就是华为,9月15日禁令生效之前,公司拼命给华为赶先进制程芯片的产品,节奏极为紧张,一线的工程师很多人都有夜里两三点被叫起来去公司的经历,禁令生效以来的这段时间,整个工作节奏反而是放缓了。
北京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师、北京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朱晶,9月15日前后的最大变数是,非美国但使用了美国技术的芯片公司,必须申请到美国许可证后,才能使用美国的技术和工具,向华为供应产品。而国产的芯片制造企业中,目前没有一条全国产化的产线,也没有一条完全脱离美国技术的、实现量产的产线,从这一点来看,9月15日及以后,国内所有芯片代工厂都无法给华为提供产品。
上述工程师所在的公司,现在一边在着手寻找新客户替代华为此前的订单,另一边还在用华为的先进制程设计图去做实验性质的研发,以便于配合与支持华为提前做一些布局,以待恢复供货后,能顺利交付。
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信息技术服务商之一,华为芯片断供以及此前的集中囤货所带来的影响开始一波又一波地在全球产业链上下游荡开,这其中有一些直观可以判断的影响,比如日本媒体提到美国禁令,也对日本企业造成影响,预计可能导致1万亿日元的损失,但由于通讯产业链的复杂和交错,更深度的影响变得更加难以预测。
一位北京地区5G基站施工者察觉到,从今年7、8月以来,5G基站中的室分系统一直缺货。室分系统是5G基站的一种,根据不同安装场景,5G基站可以简单分类为宏站、微基站、小基站和室分系统。7、8月以来,宏站从申请到审批都很顺利,但是室内基站并不顺利,运营商方面的对接人多次表示不批准相关项目,或称暂缓,导致目前项目进行不下去,只能暂时转向其他业务去做,其基站的提供方主要是华为和中兴。
室分系统为什么难以审批?一位运营商人士表示,原因在于室内分布系统缺货,没法保证供应,而且价格非常贵,导致目前5G一些室内建设部分该人士推测,出现这种现象应该是芯片供应问题,室内分布的基站需要的芯片层次更高一些,产量有限。
基站芯片缺货吗?郭平在上述华为全联接大会上表示,对于包含基站在内的2B业务,(储备)比较充分。
StrategyAnalytics研究总监杨光则表示,尽管备货充足,也存在延迟交货、供货不足的可能,一座基站背后是数十、甚至上百种元器件的构成,同样一个元器件,可能有多个供应商,他们虽然都可用,但在产品在性能上、成本上有所差别。平时华为会选择一个或数家供应商,再根据他们的产品进行设计。但目前阶段,华为可能会选择大面积采购,只要能用上的元器件都会采购。但是某些元器件的性能与原始设计不完全匹配,这就需要对原始设计进行调整,就延迟了出货时间和一定时期内出货的量。
这种复杂性,还体现在一些友商经历的戏剧性反转。
一位手机厂人士在华为芯片断供后,感觉产能过紧的状态在逐步缓解——在华为断供前密集储备的时期,产业产能都源源不断涌入华为,其结果是这家手机厂很多型号的芯片基本上拿不到货,或者上游所给的拿货周期延长,对于能拿到货的芯片,原先可以每个月拿到10万套,现在只能拿到6万-8万套。
这位手机厂人士预计,现在的产能过紧在4个月后将恢复正常,但这并没有让他放松。“要保持着高度警惕和关注,现在是华为被干预,或许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变成其他公司。”这位手机厂人士表示。
暴风中央
9月23日,华为芯片断供第9天,华为在上海举办了华为全联接大会2020。
在这次会议上,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表示,手机芯片方面,由于华为每年要消耗几亿支,所以对手机的相关储备还在寻找办法。同时,很多美国公司也在积极向美国政府申请。
以手机销售为代表的消费者业务是华为目前重要的业务组成,同时也是“强芯片业务”,在此次的芯片断供事件中受到更多影响。
芯片断供将会给华为在营收上带来多大影响?自媒体人宁南山在其微信文章内做了一组测算,2020年上半年,华为与芯片关联性强的业务营收(消费者业务收入和企业业务收入)在其总营收中占比约为64.34%,去除掉少部分弱芯片业务,以底线思维测算大约在60%左右。
2020年上半年华为营收为4540亿元,以60%比例测算,全年收到影响的营收约为5000亿元,但预计这个影响的时间不会立刻到来。“求生存是我们的主线。”郭平在上述会议中表示。
尽管产业链已经风起云涌,但处在暴风中的华为显得格外平静。华为内部的员工并没有感觉到周围环境有什么异常的变化,只是“该干啥就干啥”,至于工作节奏则是“早已经提了上来”。
华为这个年收入超8000亿的庞然大物依然在有序的运转之中。
9月17日,华为芯片断供第3天,任正非到访中国科学院,任正非建议科学家们继续保持对科研的好奇心,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数理化和化学材料等基础研究的投入,推动产出更多重大科研成果。
在芯片断供前后,华为召开了两次大规模会议,除了上述全联接大会外,另一次会议是9月10日的华为开发者大会,在这次会议上,华为发布了鸿蒙2.0,已经发布一年的鸿蒙汇聚了180万开发者,4.9亿活跃用户,9.6万应用集成HMS,应用累计分发量达到2610亿。“没有人能够熄灭满天星光。”在9月10日的开发者大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说道。
转机与未来
9月22日,华为芯片断供第8天,全球半导体巨头英特尔公司对记者表示,公司已经获得对华为供货的许可,但无法透露更多细节。
按照美国关于华为的修订版禁令——自9月15日开始,在新的实体清单中又增加了38家华为子公司,同时限制华为取得使用美国软件、技术与设备生产的芯片。该禁令生效后,英特尔将无法向华为供货。
对于美国公司来说,早在2019年5月就已经被限制与华为合作,除非有许可证。英特尔公司曾在9月3日对记者表示,公司会继续遵守美国政府的出口法规,也会继续与BIS(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协作,以确保公司有必要的批准才能继续按照美国出口管制进行供应。作为一家美系半导体公司,英特尔与博通、高通、德州仪器等企业共同位列于全球销量Top10榜单,其半导体销售额在2019年排名全球第一。根据财报,公司全年收入月720亿美元,其中有200亿美元来自中国区。
在华为断供后,全球供应链中的企业开始陆续声。在9月19日有媒体报道,美国处理器大厂AMD表示已获得了向其美国“实体清单”中某些公司销售其产品的许可证,记者就此消息向AMD公司发邮件求证,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复。
从公开消息来看,已经不只高通等美系公司,还有三星、台积电、联发科、中芯国际(53.700, -0.80, -1.47%)等等都向美国商务部提交了继续给华为供货的许可证的申请,目前已经有两家美系半导体公司表示获得许可证。一位芯片行业人士对此持有谨慎的态度,目前授权的企业和授权可以供货的芯片种类尚难确定,以英特尔为例,其目前主要供货的是华为的笔记本电脑和服务器,而受到影响最大的手机业务并不在其中。
这些授权是否能够使华为脱离眼前的困局,朱晶表示,AMD和英特尔两家公司的当前的授权许可都是在2019年获得的,且获得的时间点是在8月17日之前,许可是至今有效,所以他们并不属于2019年8月17日华为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之后、申请许可并获批的那一批企业。所以实际上他们不应该属于恢复供货,可以说几乎是一直没有断货。
朱晶认为,目前恢复台积电供货,对华为支持是最大的,但从目前看来可能性极小。其次,重要公司还有华为手机芯片供应商高通,以及射频前端供应商Qorvo公司,若这两家公司能恢复供货,起码保证华为手机还能存在。
就华为芯片断供之后的走向预测,多位研究者均表示了类似的态度——“难以预测”,整个事件被各种不确定性包围,很难进一步评估事件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