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新能源汽车股集体爆发,理想汽车大涨7%,小鹏汽车涨6%,吉利汽车(16.26, 0.58, 3.70%)、蔚来等涨超3%。
平安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理想汽车-W(151.8, 10.90, 7.74%)(02015)“推荐”评级,鉴于L9相比同价位SUV拥有更加出色的产品竞争力,上调2022-24年营业收入预测为586亿/1113亿/1598.6亿,将净利润预测调整为-2.4/-0.7/+13.4亿。
报告中称,公司新车L9竞争力较强,在车身尺寸、配置以及智能化体验方面均领先同价位的豪华品牌SUV,在40万以上SUV市场非常有竞争力,有望成为继理想ONE之后的又一爆款车型。近几年国内40万以上SUV销量大约在90万台左右,该行预计理想L9月交付量有望达到1万台左右。随着新车型交付,价格中枢及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若该车能取得成功,高端品牌定位将进一步强化,增强在家用豪华新能源市场的龙头地位,估值水平也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今日,京广高铁北京至武汉段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投用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开行高品质标杆列车,推广静音车厢、新型票制等服务,京广高铁沿线及周边多个城市间旅行时间进一步压缩,广大旅客乘坐高铁出行体验更加美好。
京广高铁京武段连接南北,承东启西,与徐兰、郑渝、汉十等多条高铁紧密衔接,干线地位十分重要,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后,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对于发挥高铁成网运营效能、提升高铁运输品质、更好地服务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运输能力扩大,为增开进京高铁列车创造了条件。京广高铁京武段由时速310公里达标运营提升至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该区段整体运输能力将提升7%,相当于每日可最多增开15列北京至武汉的高铁列车、增加1.8万个席位,将进一步增加进京高铁通道运输能力,为各地增开进京高铁列车创造了条件。6月20日起,增开重庆北、西安北、深圳北、贵阳北、株洲西、焦作等车站进出京高铁列车14列,更加方便了沿线人民群众乘高铁进出京。同时,随着运营速度的提升,动车组列车每日走行距离和周转效率将同步提高。京广高铁京武段完成同等运输工作量,预计可节约动车组15组。
二是压缩旅行时间,旅客出行更加便利。京广高铁京武段作为中部高铁网的主动脉,衔接了石太、石济、徐兰、郑渝、郑太、郑阜、济郑、沪蓉、汉十等12条高铁线路,实现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后,辐射效应十分显著,将进一步压缩沿线及周边城市间旅行时间。京广高铁京武段本线,北京西至石家庄、郑州东、武汉最快旅行时间分别压缩至1小时01分、2小时11分、3小时48分;经由京广高铁京武段和同步开通的郑渝高铁运行,北京西至重庆北最快旅行时间压缩至6小时46分;经由京广高铁京武段跨线运行,北京西至西北方向的西安北、兰州西最快旅行时间分别压缩至4小时11分、6小时24分,北京西至西南方向的成都东、贵阳北、昆明南最快旅行时间分别压缩至7小时31分、8小时20分、10小时24分,北京西至华南方向的长沙南、广州南、深圳北、香港西九龙最快旅行时间分别压缩至5小时16分、7小时38分、8小时10分、8小时31分,北京西至华东方向的南昌西最快旅行时间压缩至6小时08分,北京丰台至太原南最快旅行时间压缩至2小时19分,广州南至兰州西、西安北至深圳北最快旅行时间分别压缩至10小时07分、7小时56分。
三是开行时速350公里高品质标杆列车,高铁运营品质明显提升。开行经由京广高铁京武段的时速350公里速度快、停站少、旅时短的高品质标杆列车57列,其中进出京方向53列、其他方向4列,覆盖北京、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江西等16个省区市,河南洛阳、湖北襄阳和宜昌、湖南邵阳、广西北海首开至北京西的时速350公里高品质标杆列车。北京西、北京丰台站开行的标杆列车每日7时至20时整点及整点前后时刻始发,按时段、去向均匀分布,旅客购票乘车将更加便利。新投用10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经京广高铁京武段跨线运行,首次通达南昌、贵阳、昆明等省会城市,更多旅客将享受复兴号智能动车组高品质运输服务。同时,在北京西至郑州东、武汉、重庆北等16列标杆列车上实行静音车厢服务,在保定东、漯河西、驻马店西、信阳东站4个车站实行商务座提质服务,在京广高铁京武段实行计次票、定期票新型票制服务,高铁运营品质将进一步提升。
京广高铁京武段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是高铁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京广高铁按时速300至350公里标准建设,2012年12月26日全线贯通以来,常态化按时速310公里达标运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借鉴近年来京沪、成渝等高铁实施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的成功经验,实施京广高铁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工程,北京至武汉段率先达到示范线标准。工程完工后,国铁集团组织开展了动态检测,成功进行了拉通试验,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工程验收、安全评估、规章修订、人员培训、应急演练等各项准备工作。截至目前,我国已有京沪高铁(4.650, -0.04, -0.85%)、京津城际铁路、京张高铁、成渝高铁、京广高铁京武段率先建成安全标准示范线,并成功实现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总里程达到近3200公里。
原标题:《京广高铁京武段今日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 多个城市间旅行时间进一步压缩》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韩国经济新闻》6月16日消息,为确保半导体尖端工程所必需的极紫外(EUV)光刻机,韩国三星电子公司副会长李在镕14日与荷兰首相面谈后,接着访问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公司。
据韩国《亚洲日报》报道,在会见中,李在镕和阿斯麦CEO彼得·温宁克就半导体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中长期业务战略等交换意见,并就EUV光刻机的供需方案达成一致。
此次是李在镕自2020年10月后,时隔20个月再次到访阿斯麦总部。三星电子目标在半导体领域巩固领先优势,EUV光刻机成为“刚需”。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汽车强国日本在世界风起云涌的新造车运动面前,一直缺一个跨界玩家。
直到索尼两年前加入这一潮流才弥补了这一缺憾。
现在索尼的造车大计开始进入落地阶段。
今天(6月16日),索尼与本田汽车宣布正式签署协议,成立合资企业Sony Honda Mobility,将销售电动汽车并提供移动服务。
索尼与本田将各持50%的股份。
曾任本田中国本部长的水野泰秀将任合资企业董事长兼CEO,索尼移动公司总裁兼CEO川西泉将任合资企业总裁兼COO。
新公司将在2022年内开始运营,销售与服务预计将在2025年启动。
很显然,索尼将开发软件和娱乐内容,如车内影视、车机互联和音响系统等,而本田将为车辆提供动力、底盘、车体等性能部件。
在技术方面,索尼拥有先进的传感器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索尼将依靠自身的优势,加大投资和研发支出用于提升汽车领域的传感技术。而本田在传统汽车制造上颇有造诣,在车身开发、动力调校等方面将发挥自身之长。
SONY在两届CES消费性电子展上陆续推出了Vision-S 01跟VISION-S 02两款概念车,向外界展示了家电大厂要进军电动车领域的决心。
在两款电动车的身上不难见到SONY自家各个领域的技术结晶,像是中控台跟后座共计5块屏幕中搭载的娱乐系统是Bravia Core for Vision S,与之搭配的同样是SONY自家开发的360 Reality Audio音响系统,虽然还不确定SONY的造车工艺如何,但可以确定在视听娱乐这部分肯定很有水准。
SONY总裁吉田宪一郎对媒体表示,未来SONY电动车还将在方向盘或是座椅上推出触觉回馈功能,来给驾驶员和乘客身临其境的影音体验,看到这,应该也不难猜出SONY电动车未来同样逃不掉订阅制服务的“魔掌”,届时除了影音、游戏等娱乐服务都要付费解锁之外,电动车核心的自动驾驶技术甚至是性能表现也可能如此,不出意外的话,SONY会在电动车上推出专属线上平台,就像PS5上的PlayStation Plus服务一样,提供多种付费订阅方案给车主们选择。
另一个主要负责造车的主角本田,由于当前在电动领域只有以欧洲为主战场的Honda e还有中国限定的HR-V纯电版e:NS1极湃,其本身仍缺乏一款全球战略车来完成各地市场的电动布局,目前看来双方期望将各自优势发挥出来,形成1+1大于2的效果。
本田支持索尼的造车事业,另一个原因与本田CEO三部敏宏决心彻底放弃对氢燃料电池有关,他说本田在10年前就得出结论:以氢为燃料的汽车内燃机由于技术原因并不会成为未来的主流。他甚至规劝丰田应该停止追求氢燃料的技术研发,专注于纯电动汽车的研发。
01、你会得到什么?
在2014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上引爆新造车运动之后,事实上,中美两地的科技公司与传统造车企业之间的结合已经十分常见,在中国甚至出现了华为模式、阿里模式和百度模式。
但传统汽车强国日本,却在近8年的时间里鲜有这种跨界合作,这一方面与日本错失移动互联网的历史机遇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日本创业氛围太弱有关。(详见《日系集体发力纯电动汽车,但有一场运动,日本已经永远的失去了》)
此次让各界关注的索尼,它与华为和百度的身份又有些不一样,它拥有更多声学、传感器等底层技术。
在目前,顶级的手机传感器和相机传感器都属于索尼,比如苹果和华为的顶级产品摄像头传感器都是索尼提供,这就为汽车高性能的自动驾驶系统提供了硬件支持,另外要说的就是索尼的对焦识别系统,目前的旗舰微单无论是人、动物、汽车都能实现快速对焦和识别,识别是目前自动驾驶最难的一项。
而音响就不用多提了,虽然索尼不做奢侈品牌音响,但依然是消费级绝对的影音龙头,车内的体验一定差不了。
另外不可忽视的是索尼的游戏线,也就是熟知的PS5。
目前PS5的游戏生态可以说占据了游戏产业的半壁江山,有不少优质内容都是PS5独占,未来高度自动驾驶普及之后,内容优势上车将是度过旅程的最好方式。
或许我们能从两款已经发布的概念车看到一些亮点。
早在2020年的CES上,索尼发布过一台VISION-S 01的纯电概念车,2022年发布了VISION-S 02。
最新的索尼VISION-S 02与VISION-S01一样,没公布电池信息、量产信息,核心的内容放在了40个传感器和索尼自己研发的CMOS感光元件上。
先来看核心能力:
索尼VISION-S 02车型定位有别于VISION-S 01,是一款7座SUV,整车电动化平台依旧由麦格纳提供;
VISION-S 02依旧是全轮驱动,每个车轮配备268马力电机;
VISION-S 02与VISION-S01一样,没有公布电池容量以及续航里程信息;
与VISION-S 01上的33个传感器有所区别,VISION-S 02的传感器增加到了40个;
VISION-S 02具有车载5G能力,应该是冗余设计,为了以后的V2X互联。
VISION-S 01、02两款车型除了用了索尼自家的摄像头、雷达等产品,供应商还有博世、黑莓、高通、英伟达、大陆等品牌,高精地图供应商是HERE,软件供应商是Elektrobit。这些供应商从车载操作系统、芯片再到高精地图已经把整车大部分核心零部件覆盖,剩下可见的亮点就剩下索尼的摄像头、雷达和ToF镜头产品。
说白了,我们对于索尼造车的关注点应该放在它自研的这些产品中代号为“IMX459”的产品。
索尼VISION-S 02全车用了40个不同的传感器,包括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以及激光雷达等不同的感知设备。其中激光雷达有4个,摄像头有18个,而且以上都是采用索尼自研的车载级设备,还有CMOS感光元件。
在索尼官网的示意图里,表示了大部分摄像头的型号,例如IMX390、IMX456和IMX490等,但激光雷达标识依旧只是简单的以“LiDAR”这样的形式来标注搭载具体位置。在摄像头之后,我们应该关注的是IMX459的SPAD激光雷达传感器。
依托索尼的双层图像传感器堆叠技术,激光雷达企业可以基于IMX459造出等效线数上千的超高清雷达,让汽车看得更远、更清楚(300米的感知精度为15cm),并且还能以更快的速度计算出距离信息,生成3D点云图像。
同时,SPAD在接收的光子数量极少的情况下就能完成成像,因此其“快门速度”可以做到非常短,提升感知帧率。
这些都是索尼强大的技术功底体现。
02、还差点什么?
现如今,在消费级市场上,没有人怀疑索尼的影响能力,但索尼的人性化设计,一直不能符合大多人的习惯,手机、相机一直如此。
不过这也不是难事,中国有很多成熟的解决方案和大量的人才,相信解决这些问题都不在话下。
日本的第一家新造车势力目前来看,拥有造车底蕴和智能化底层技术,但整车电气化和软件能力依然是相对较弱的项目。
不过弱项并不是难项,索尼牵手本田看起来依然很不错。
当然这一项目最终影响的其实是日本汽车产业的士气。
当前日本国内对于日本汽车产业可能错失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浪潮已经涉及普通民众。
不久前,超过1万名丰田车主签署了一份110,044人署名的请愿书,信中抗议丰田并敦促其加快电气化进程,不要再执着于化石燃料。
报道称,这些人对丰田开发能源新车的力度不满,表示丰田的2030年末将14%新车转为电气化车型的计划违背了《巴黎协定》。
第三方评价机构InfluenceMap、美孚和雪弗龙,将丰田列为反对气候政策的车企,在该评价出来后一个月,丰田宣布到2030年前将西欧50%以上的车变为零排放。
报告指出,“传统汽车制造商,如丰田和日产,预计2029年在全球范围内的零排放汽车产量比例最低(分别为14%和22%),它们的排放超标也最严重气候政策的实施。”有车主在请愿书中表示:请将我们未来的环境置于您的利润之上,并支持欧盟的排放目标。否则,像我们这样忠实客户将停止购买丰田,转而转向其他对环境更负责任的品牌。
索尼与本田的这一次牵手对于日本汽车产业而言,对于日本相对固化的社会生态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冲击。
这种跨界合作在任何国家都有助于推动一个过度传统的产业进步。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据外媒援引三位知情人士的话,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计划推迟与两家印度国有炼油厂签署新的原油交易协议。
此前报道称,印度三家国有炼油企业——印度石油公司(Indian Oil Corp)、印度斯坦石油公司(Hindustan Petroleum)和巴拉特石油公司(Bharat Petroleum)都被俄罗斯石油的折扣所吸引,并已经展开谈判。
但消息人士透露,到目前为止,只有印度石油公司一家成功与俄罗斯签署协议,该公司每月将购买600万桶俄罗斯石油,并可以选择再加购300万桶。合同可以卢比、美元和欧元付款,取决于交易时的支付机制。
而另外两家的申购请求则被拒绝了,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表示,俄油方面称已经没有足够的供应给这两家印度炼油商。
因此,印度斯坦石油公司和巴拉特石油公司可能只能从现货市场购买较贵的、折扣较低的俄罗斯石油,分析预计两家公司将在7月买入约100万至200万桶石油。
如果消息属实,这可以表明被西方国家制裁的俄罗斯石油仍能进入其他能源消费国家。路透社援引金融市场数据供应商路孚特-艾康公司数据报道称,印度5月共收到约2400万桶俄罗斯石油,相比去年每月平均96万桶大幅上涨。
自今年2月下旬以来,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一直在增加,3月份和4月份分别为300万桶和720万桶。另外,印度下月还计划从俄罗斯进口约2800万桶石油。在此期间,印度对俄罗斯的商品进口总额攀升到64亿美元,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9.9亿美元。
日内早些时候还有消息称,俄罗斯正将其东部主要港口Kozmino的石油出口增加约五分之一,以满足亚洲买家激增的需求,并抵消欧盟制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