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苏州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信“苏州发布”7月14日消息,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加速引进高端创新人才的若干意见》日前印发,推进名城名校融合发展。

  苏州是国内GDP前十强城市中唯一的地级市,但也是少有的没有“985高校”的城市。在江苏省内,苏州和省会南京的经济总量分列第一、二位,但高等教育资源差距明显,南京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两座“985”。近年,苏州加速补齐高等教育短板,2019年与南大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暨南大苏州校区建设协议,落户苏州高新(5.390, -0.14, -2.53%)区的南大苏州校区次年开工,今年首批招生规模为本科500人、研究生100多人。2021年,苏州市政府(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和东南大学合作共建苏州校区签约。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曾表示,南大南京校区、苏州校区是“强磁场”的N极、S极,N极是省会城市南京、S极是经济强市苏州,校区的布局和结合不仅使南大具备了吸引一流学者专家的能力,也让南大在融入、对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上有了很多支撑。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苏州市的上述《意见》共19条,涵盖各类人才的招引、培育。对诺贝尔奖、图灵奖等顶尖学术大奖得主及“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团队),符合条件的,经南京大学举荐,可简化引进和认证流程,“一事一议”纳入地方相应人才计划支持范围,对经认定的顶尖人才(团队)可直接立项为姑苏重大创新团队(最高5000万元项目经费)。

 

  同时,实施“院士荣乡计划”,招引江苏籍院士全职/全时到南大苏州校区工作,按“一人一议、量身定制、上不封顶”给予支持;实施“海外大师集聚计划”,支持南大苏州校区面向重点领域、产业急需方向设立外国专家、外籍院士、海外著名高校讲席教授工作站等,对新建的外籍院士工作站给予100万元建设经费扶持,省级外国专家工作室择优给予最高50万元的资助等。支持南大苏州校区加快集聚产业急需的领军人才“为我所用”,如鼓励在苏州的企业、科研机构与南大苏州校区联合引才,签订双聘协议,鼓励南大苏州校区科研人员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参与重大工程攻关,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按国家奖励资金最高1∶2予以配套,企业项目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不同力度的奖励配套。

  随着上海全面有序复工复产复市,这座城市的点滴美好生活正在重续:路边咖啡店、日料店、火锅店重新开放堂食,各大商圈也逐步人潮涌动,美好的夏日如期而至。政策层面,上海积极支持扩大消费市场规模,发布《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加速释放消费活力,稳定市民消费信心。

  作为在沪企业,招商银行信用卡积极响应上海市委市政府号召,短时间内调动多方资源,打造面向上海地区持卡人的“魔都万家商户5折起”活动。该活动主要覆盖餐饮及各大商圈,通过一套“组合拳”扩内需、促消费,为各类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助力申城美好生活重续。

  

 

  大牌商户5折起,商圈优惠享不停

  沸腾的火锅滋味绵长,咖啡的余韵顺滑清香,美食是美好生活具象化的体现。目前堂食已在上海大街小巷全方位回归,怎么吃得又好又省?据悉,即日起至7月31日,招行信用卡客户可通过掌上生活App5折起购买餐饮商户代金券,既有星巴克、Costa、Seesaw等知名咖啡连锁品牌,也有湊湊、捞王、左庭右院等广受消费者喜爱的国民火锅,更有哈根达斯、泸溪河桃酥等下午茶代表。“一杯咖啡、一场聚餐、一顿闺蜜下午茶,美好的日常生活归来就是要从舌尖开始!”在陆家嘴上班的白领周小姐表示。

  

 

  据了解,此次参与“魔都万家商户5折起”活动的餐饮商户近万家,这么多高品质的商户倾向与招行信用卡合作,这得益于长期深厚的商业积累。区别于大而全的美食平台,掌上生活App饭票平台一直坚持精挑细选,其餐饮商户基本是大众点评评分3.5星以上,目前有代金券、周三5折、9分招牌菜等固定版块,已成为掌上生活App的第一大流量入口。

  

 

  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是一座城市的温情灯塔,特别是在午夜后,临街的店铺大多已经打烊,只有各家便利店,仍灯火通明地在深夜中坚守。上海的便利店是一道独特的城市“风景线”,根据相关报告,其便利店数量稳居全国第一。此次“魔都万家商户5折起”活动中,上海超1600家便利店购物5折起,客户在7-11、罗森、全家等便利店买单时,更可享“一招过”随机立减活动。

  商圈作为城市的地标性综合体,既是城市发展的烙印,也是市民“一站式”吃喝玩乐购的重要场所。此次“魔都万家商户5折起”活动,招行信用卡客户可在不同商圈分别参与60元起购100元指定商圈消费券,或抽招财红包,最高可享888元返现。参与的商圈都是上海极具代表性的,涵盖金桥国际、虹桥天地、虹桥南丰城、第一八佰伴等近30家人气商场。

  

 

  重续美好时光,助力商业复苏

  根据《上海消费市场大数据蓝皮书》,2021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8万亿元,规模居全国城市首位,夜生活综合指数也位列全国第一,上海消费市场有着强大韧性。逐渐复苏的上海,在今年618期间就表现出强大的消费力:据抖音电商发布的“2022抖音618好物节”数据报告,上海地区的消费者购买量位列第一;在京东618战报中,上海城市消费力排名第2位。消费的背后,折射出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上海市民来说,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心仪的餐厅吃顿大餐,在树荫下的咖啡馆续上一杯夏日特饮,在晚风徐徐中逛遍不夜的商圈,这就是触手可及的美好生活。招行“魔都万家商户5折起”活动借餐饮、商圈等高频生活场景“飞入寻常百姓家”,让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不经意间悄然归来,日常愉悦得以重续。

  餐饮、便利店、商圈等服务业是疫情下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重点民生行业,它们重新“燃”起来,不仅代表着美好生活的希望重燃,也是城市经济回暖的有力抓手。招行信用卡“魔都万家商户5折起”活动通过“线上购买、线下享用”的O2O闭环经营逻辑打通供需两端,批量为大型商圈、万家商户带去流量与人气。销售的提升给商家带来宝贵的现金流,让它们通过自我“造血”恢复生机,千千万万商家的复苏最终汇成一股奔腾洪流,助推这座城市的经济生生不息。“这些商户的复苏也关乎就业问题,仅以餐饮行业为例,它解决了中国近三千万人口的就业问题。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招行信用卡扶持了商户,就等于一定程度上帮扶了就业。”分析人士表示。

  

 

 

  在经济学家看来,决定消费趋势的有两大因素,一是消费人数的基本盘,二是消费力。招行信用卡“魔都万家商户5折起”活动联合上海吃喝玩乐购各家商户,放手发动更多客户参与到消费中来,而且通过优惠让利,释放出潜在的庞大消费力。每一笔消费都是为想要的世界买单,美好生活必将重续。

  7月9日,由财新传媒主办的2022财新夏季峰会成功举行。本届峰会以为“应对不确定性”为主题,其中,诺奖对话环节邀请到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格莱珉银行创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与微众银行行长助理公立,分享不同普惠金融服务模式的先进经验,共话新发展格局之下普惠金融的历史使命。

  

尤努斯在对话中对微众银行的普惠金融实践表示出高度的肯定,“金融服务就像是氧气一样,我们需要给人提供平等的金融和信贷,才能让他们去发展。近年来金融行业都比较致力于为传统的没有获得服务的人提供信贷,微众银行也是这个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金融机构。如果有更多像微众银行这样的商业模式,我们就可以让每一个平凡的人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尤努斯在对话中对微众银行的普惠金融实践表示出高度的肯定,“金融服务就像是氧气一样,我们需要给人提供平等的金融和信贷,才能让他们去发展。近年来金融行业都比较致力于为传统的没有获得服务的人提供信贷,微众银行也是这个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金融机构。如果有更多像微众银行这样的商业模式,我们就可以让每一个平凡的人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左图为微众银行行长助理公立,右图为格莱珉银行创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

  新发展格局之下,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微众银行对于数字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践行之路,不仅受到格莱珉模式的启发,也将以自身实践为其提供更多借鉴参考。公立在发言中提到,“微众银行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让金融普惠大众’的初心和使命,融入生活,持续创新,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银行。”其中揭示了血液中流淌的两大重要基因:一个是“普惠”,一个是“数字”。

 

  当前疫情的持续和反复给小微企业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就金融服务而言,非接触式服务已在疫情中彰显优势。对话中,尤努斯提到,“任何人都具备创造力和创业精神。我们的这些借贷者中,有很多人正在用技术来进行创业,而且利用新技术,我们也能够和这些借贷者保持非常好的联络。” 微众银行依托数字科技能力,在践行普惠、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基础上,也保障了特殊时期金融服务能够不断档,利于进一步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公立认为,在理解格莱珉模式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其中对于人性的理解。“格莱珉模式真正地帮助了最需要的人,通过有效的机制把人性中善的一面激发出来了。就像我们过去为了数千万的消费者提供信贷的时候,通过实践证明了这些过去没有任何信贷记录的人,其信用情况是非常良好的。二者理念的共同之处在于,技术是用来创造这样一种机制,从而保证人性善的一面得到充分的发挥,即科技向善、科技尽善。普惠金融真正要实现的是包容式的增长,银行作为供给者,与我们的消费者之间是拥有共同利益的。”而在普惠金融服务的基础上,如何多思考一点、更迈进一步,从单一的数字金融产品到多元的数字金融服务生态,也是微众银行一直以来探索的方向。对此,公立提到,“微众银行服务数千万的个人客户和数百万小微企业客户的时候,其实已经从简单的信贷迈出了一步。数字经济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但是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实现数字化转型仍旧是一个极其重大的课题。微众银行现在正在利用自身探索出的数字化赋能手段和积累下来的非常活跃的流量去打造一种生态,不仅是为企业提供一些便捷的贷款服务,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能力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各方面的助力,比如帮助企业在线上宣传企业自己的产品,拓展这些企业的生意圈和人脉,打开它线上的销售渠道等。”构建完善生态,也将为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稳定力量。“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普惠金融不能只扮演一个借贷者的角色。我们肩负更重要的使命,就是要和众多的小微企业一起,在数字经济转型的浪潮中共同发展、共同取得新的成就。”公立总结道。未来,微众银行将会以数字科技之长践行数字普惠金融之路,以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近期,国产新冠小分子口服药“争夺战”正在争分夺秒地进行,抗体生物药也有明显成果。从药物注册分类角度而言,新冠药物可大致分为中药、化药、生物药三大类,生物药包括抗体、多肽、RNA、DNA等类型。目前,多个新冠药物研发正在稳步进行中。

  国内共有10款新冠口服药项目正在进行中

  自2月份获批在国内上市后,截至目前,辉瑞Paxlovid仍是国内市场唯一已上市的新冠小分子口服药。目前,国内多家本土药企也正在紧锣密鼓开发新冠小分子口服药,国产新冠口服药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国内共有10款新冠口服药项目正在进行中,其中,君实生物(73.330, 1.05, 1.45%)的vv116有望成为第一款在国内市场上市的国产小分子口服新冠特效药。此外,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开拓药业的普克鲁胺等公布了临床进展。

  据央视CCTV2《正点财经》6月24日报道,由君实生物研发的vv116小分子口服新冠特效药已经通过临床试验阶段,正式向国家药监局提交上市申请,vv116有望成为第一款正式在国内市场上市的小分子口服新冠特效药。

  此前,君实生物在4月28日发布公告,口服核苷类抗新冠病毒药物VV116目前正处于国际多中心的三期临床研究阶段,多项针对轻中度和中重度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

  歌礼制药7月6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自主研发的针对RdRp靶点的新冠口服药ASC10已正式向美国FDA递交临床试验申请。

  

  6月23日,科兴制药(27.300, 0.29, 1.07%)发布公告,公司与深圳安泰维合作开发的新冠小分子口服药SHEN26胶囊临床试验注册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

 

  

 

  6月3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上市药品信息”公示了真实生物阿兹夫定片的申请上市技术审评报告和说明书。阿兹夫定片为真实生物研发的国家1类创新药,于2021年7月附条件批准上市,适应症为与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及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联用,治疗高病毒载量的成年HIV-1感染患者。

 

  “老药新用”让阿兹夫定备受关注。早在4月21日,真实生物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表示,根据初期临床试验,阿兹夫定显示出显著的抗新冠病毒活性,对患者展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缩短病人的核酸转阴时间、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目前,公司正全力以赴,争取尽快推进阿兹夫定治疗新冠肺炎药物上市。

  根据泽璟制药(35.950, -0.37, -1.02%)5月31日公告,公司自主研发的盐酸杰克替尼片用于治疗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

  5月16日,先声药业发布公告,SIM0417已获得国家药监局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拟用于曾暴露于新冠检测阳性感染者的密接人群的暴露后预防治疗,据公司官网6月16日发布,其在南京布局新冠原料药及制剂生产项目,预计生产规模为新冠原料药200公斤/年(原料药自产自用),新冠口服药3.2亿片/年。

  5月15日,众生药业(16.490, 1.50, 10.01%)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众生睿创口服抗新型冠状病毒3CL蛋白酶抑制剂RAY1216片的药物临床试验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并收到《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4月29日,前沿生物(14.910, 0.49, 3.40%)披露新冠小分子药物FB2001获批开展Ⅱ/Ⅲ期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公告。

  4月6日,开拓药业公布了普克鲁胺治疗轻中症非住院新冠患者III期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关键数据结果,结果显示积极。

  云顶新耀于1月14日发布公告,宣布将在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新加坡实验药物研发中心的一组3CL蛋白酶抑制剂EDDC-2214,该药有望成为同类领先的口服抗新冠病毒药物。

  国内新冠病毒抗体药物连续上市,在研药物超10款

  两款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药物在国内接连临床应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不完全统计发现,目前国内获批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新冠中和抗体药物有10余款。

  7月7日,腾盛博药及旗下控股公司腾盛华创宣布,其新冠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在中国商业化上市,首批抗体药物已经实现商业放行。该药也是首个获批的国产新冠中和抗体联合疗法药物。

  该联合疗法,是中国首个全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腾盛博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罗永庆表示,海外同类产品一般采取政府采购的模式,每人份在1500-2000美元区间,腾盛博药的联合疗法将定价在1万元人民币以内,低于全球水平。

  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于去年12月8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上市批准,用于治疗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包括住院或死亡)高风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17岁,体重≥40 kg)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2022年3月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

  与此同时,全球另一款已获批上市的中和抗体药物阿斯利康恩适得,也通过相关政策进入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在瑞金海南医院和博鳌超级医院临床使用。该药品主要用于成人和青少年(≥12岁,体重≥40kg)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露前预防。一次性注射两针价格为13300元,尚不能使用医保结算。

  

 

 我国新冠病毒有效用药的研发主要围绕阻断病毒进入细胞、抑制病毒复制和调节人体免疫系统三条技术路线开展,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药物始终是医药企业布局的重点方向。

 

  君实生物于2020年3月20日宣布开始研发新冠病毒抗体药品埃特司韦单抗(JS016)。这款药物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药物,早于再生元、安进等诸多跨国知名药企。2021年,与礼来巴尼韦单抗(bamlanivimab,LY-CoV555)组成的双抗体疗法已获得全球四大洲超过15个国家和地区的紧急使用授权,是全球首个、也是目前唯一可在全年龄段人群中用于预防和治疗的中和抗体疗法,包括12岁以下的儿童和婴儿。

  神州细胞(56.080, -0.28, -0.50%)2021年12月3日公告称,控股子公司神州细胞工程的新冠中和抗体药物SCTA01C注射液、SCTA01C注射液与SCTA01注射液联合使用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

  丹序生物官网显示,丹序生物和百济神州(105.080, -1.74, -1.63%)联合开发的DXP-593和DXP-604两个产品在美国及其他多个地区已完成2个单药临床I期和一个临床II期。在中国,两个产品的一期已完成,二期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也在进行中。

  威迈生物创新研发的单克隆抗体9MW3311,对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中和作用,目前正处于二期临床。

  此外,还有绿叶制药LY-CovMab、复宏汉霖HLX70、济民可信JMB2002、和铂医药47D11等也处于不同的研发阶段。

 

  在全球范围,已获得紧急使用授权的中和抗体或组合疗法还包括:再生元的casirivimab/imdevimab联合疗法、葛兰素史克与Vir Biotechnology合作研发的Sotrovimab等。另据《抗体治疗》(Antibody Therapeutics)期刊数据库统计,截至目前,全球共有上百个靶向新冠病毒S蛋白的中和抗体项目,其中至少有20个项目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原标题:有序扩大电子证照应用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据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确定有序推进电子证照应用的举措,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有关部门对202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支出、国有资产管理、重大政策落实等进行了审计,结果已于近期公布。会议要求,强化问题整改,管好用好财政性资金,节用裕民,推动宏观政策落实,稳住经济大盘。一要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列出清单,印发有关方面。各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要负起整改主体责任,逐条制定方案尽快整改,适时开展“回头看”,确保整改到位。将审计整改纳入国务院大督查。对整改情况开展专项审计,坚决查处拒不整改、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等问题。整改结果9月底前报国务院,并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后向社会公开。二要对性质恶劣的依法严肃惩处,既处理事又处理人,以儆效尤。三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深入剖析普遍性问题、反复出现问题的原因,完善制度规范。强化制度执行的内外部监管和审计。四要确保退税减税降费、缓缴社保费、稳岗、普惠金融等政策落实到位,对骗取退税等行为要依法严厉打击。确保养老、医疗、教育、基本住房、社会救助等民生资金规范安全使用,决不允许截留挪用、贪污侵占。五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落实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对低效和沉淀资金按规定收回,严禁违规建设楼堂馆所、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铺张浪费等,腾出更多资金用于稳市场主体稳就业保民生。

  会议指出,稳住经济大盘,既要实施好宏观政策,又要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加强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目的是增强市场主体创业和发展动力,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提高政务服务效能的需要。要在确保信息安全基础上,有序扩大电子证照应用。电子营业执照已有多年应用实践,扩大应用范围有利于便利市场交易,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利于经济发展。要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在市场准入、纳税、金融、招投标等高频服务领域应用,推进电子印章同步发放,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强化部门和地方信息共享,提升电子营业执照等互认度。选择部分城市依法依规探索居民电子身份证试点,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和发现解决问题,推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会议强调,要守牢信息安全。完善安全管理规定,提高安全防护能力,依法保护个人信息、隐私和企业商业秘密,做到安全可靠、便捷高效,让群众和企业办事放心省心。对违规使用信息、滥用信息等各类侵犯个人和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会议研究了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