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原标题 深圳修订《医疗条例》:率先建立“生前预嘱制度”
据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讯 6月23日下午,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修订稿(以下简称《医疗条例(修订)》),修订完善了这部2017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全国首部地方性医疗“基本法”。
记者获悉,本次修订主要聚焦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供给侧改革,立足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强化医疗全行业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对医疗机构登记和分类管理、医患双方权益保护、专科护士制度、医疗卫生人员的执业与能力评价、医疗服务规范等方面进行了制度创新,很多内容属于全国首创。
亮点一:
医疗机构须尊重患者的“生前预嘱”
在患者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者临终时,是否有必要采取插管等创伤性抢救措施和使用生命支持系统?
对此,患者本人的意愿应该得到充分尊重。为减少患者承受不必要的伤痛和避免医疗纠纷,《医疗条例(修订)》对尊重患者医疗自主权进行了制度创新,在全国率先立法要求医疗机构尊重患者的生前意愿: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尊重患者生前预嘱的要求,收到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提供具备规定条件的生前预嘱后,在患者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者临终时,医疗机构实施医疗救治措施应当尊重患者生前预嘱的意思。
亮点二:
目录外用药需取得患者明确同意
在治疗过程中,假如用药不公开透明,没有取得患者同意就使用目录外的药品或自费药品等,容易引起纠纷。
《医疗条例(修订)》增加了应当取得患者明确同意的情形,补充了采用药品说明书未明确的用法使用药品、开具医疗机构用药目录外药品或者为医疗保险患者自费药品等,均应取得患者明确同意。
亮点三:
讨论性医学文书可不向患方公开
在对患者病情的讨论中,应该鼓励医疗卫生人员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再通过讨论、分析、研究,最终得出最适合患者的诊疗方案。假如将讨论过程向患方公开,可能会导致医疗卫生人员不敢发表意见,从而不利于对患者的治疗。
《医疗条例(修订)》在充分保障患者的知情权,明确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复印、复制病历的总体要求下,对《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有关规定予以变通,明确疑难病例讨论、手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等结论性意见应当在病程记录中予以记录,讨论记录等讨论性医学文书作为病历资料的附件保存,医疗机构可以不向患方公开。
亮点四:
民营医院不得随意增加服务项目
不少民营医疗机构屡遭投诉:服务项目五花八门、具体内容不明确、随意创设医疗服务收费项目。
为此,《医疗条例(修订)》对医疗服务项目进行了规范,通过变通国家关于“营利性非公立医疗机构可自行设立医疗服务项目”的规定,明确要求营利性医疗机构在本市医疗服务项目以外自行设立医疗服务项目的,应当符合医疗服务技术规范,并报市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备案。
亮点五:
杜绝违规机构和人员“换马甲”
刚被吊证的医疗机构,换个“马甲”重新执业登记后,马上又再次营业?
为了杜绝这种事情,《医疗条例(修订)》增加了医疗机构违规经营负责人和投资者的禁业限制等规定,明确医疗机构被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5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执业登记,其负责人以及出资者、举办者5年内不得出资、举办医疗机构或者作为医疗机构的实际控制人,医疗业务负责人5年内不得担任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医疗业务负责人。
亮点六:
打通中西医同时执业的“壁垒”
深圳有一批临床类别医师,虽然已经通过了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但是鉴于国家不允许临床类别医师同时注册中医类别,导致他们如果想从事中医执业活动,必须放弃原执业注册类别,重新注册中医类别医师执业证书。
通过变通《医师法》《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医疗条例(修订)》适当扩大了医师注册的执业范围,允许取得中医类医师资格证书的临床医师申请增加注册中医类别专业作为执业范围;允许取得临床类医师资格证书的中医医师申请增加注册临床类别专业作为执业范围。同时,对《医师法》规定的关于医师增加执业范围的内容予以细化,明确参加专业培训,并经市级以上卫生健康部门考核合格的,可以申请增加注册同类别的相应专业作为执业范围。
亮点七:
加强对医卫人员“挂证”的管理
目前,除医师和护士外,从事药学、检验、检查、康复治疗等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不需要明确其执业的医疗机构,导致存在一个医疗卫生人员在多个医疗机构“挂证”,但实际上未在该医疗机构执业的现象,这不利于医疗监督管理。
如何加强医疗卫生人员管理?《医疗条例(修订)》对此作了规定,明确从事药学、检验、检查、康复治疗等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在本市医疗机构执业时,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或者职称证书,并通过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平台办理执业备案,明确其主执业机构。
亮点八:
率先赋予专科护士“处方权”
国家鼓励医疗机构开设专科护理门诊,为公众提供更便利、更有效的护理服务。然而,由于目前只有医师才可以开具处方,致使专科护理门诊需由医师开具处方后,护士才可以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无法实际发挥专科护理门诊的作用。
借鉴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均赋予护士一定的处方权限的做法,《医疗条例(修订)》授予专科护士一定的执业权限,允许取得专科护士证书的护士,可以在护理专科门诊或者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开具检查申请单、治疗申请单、外用类药品处方,以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切实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亮点九:
港澳医师可在深圳“多点执业”
跨境医疗有利于推动深圳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内地医疗卫生人员和外国医师均可以多点执业,但《香港和澳门特区行政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在内地短期执业管理暂行规定》规定,港澳医疗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同时受聘于两个以上医疗机构。
为鼓励和引导高水平境外医师来深圳执业,《医疗条例(修订)》对此进行了变通,允许港澳医疗专业技术人员经备案后多点执业;属于短期执业的,应当取得其主执业机构同意。
亮点十:
境外医生在深圳干满3年须考核
目前,部分来深圳执业的境外医师水平不高,纠纷频发,必须加强管理才行。
《医疗条例(修订)》借鉴港澳台医师须定期考核的有关规定,明确所有境外医师在本市执业累计超过三年的,应当参加医师定期考核。(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深卫信)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7月1日上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现场全体起立,升国旗奏国歌。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原标题:招行信用卡扎实推进消保宣传教育及金融知识普及)
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突出金融消费者的受教育权利,不断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教育宣传工作长效机制,提升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守护好“钱袋子”,今年6月,招商银行信用卡响应监管“共同维护金融消费公平”号召,积极开展2022年“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及“普及金融知识 守住‘钱袋子’”活动,通过拓宽传播渠道、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教形式,全面做好金融知识普及与消费者教育工作。

掌上生活App消保专区,推动消保宣教数字化
结合现阶段防疫抗疫各项要求,招行信用卡围绕“普及金融知识,优化金融服务,助力疫情防控”的活动口号,充分发挥旗下掌上生活App平台优势,持续构建消保宣教数字化常态阵地。掌上生活App月活跃用户数超4500万,居同业信用卡类App前列,是推动消保宣教数字化落地的有力抓手。今年起,掌上生活App打造消保专区,集消保宣教、用户调研、用户反馈等多个版块,让用户知晓更多的诈骗套路,从知识宣传和用户调研、意见反馈多维度出发,深度落实金融知识普及等消保工作。
在具体措施方面,掌上生活消保专区开设了“金融小科普”“以案说险”等栏目,以通俗易懂的科普方式传播金融知识,帮助金融消费者建立、巩固健康的金融理念,号召正确认识、使用金融产品,规避非法金融活动和骗局风险。在用户调研方面,通过在线调研问卷形式,主动收集消费者问题和建议,积累真实声音;在用户反馈上,布局在线智能服务,以及时响应消费者疑问和需求。找到该专区很简单,只要打开掌上生活App首页,再点击“我的”即可。


多内容、多形式、多载体,消保宣教春风化雨
为聚焦消费者的热点、难点问题,向消费者有效传递金融知识,深化落实“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促进金融消费公平”,招行信用卡积极响应号召,在内容上结合风险形势的变化及大众日常关注焦点,围绕信息安全、征信知识、防范诈骗等主题进行系列金融科普,同时针对“一老一少”重点群体定制具有针对性的宣传内容。如《养老致富两不误?小心非法集资》关注老年人养老金安全问题,揭示了常见的养老宣传骗局。《信息安全剧本杀》围绕个人信息安全热点,以生动鲜明的故事揭示了个人信息泄露非常容易踩进的“坑”。“614信用记录关爱日”,在一波高考生迈入大学、一波年轻人走入社会的时点,围绕“珍爱信用记录,积累人生财富”向年轻人开展科学的信用知识宣传。在传播形式上,招行信用卡积极发挥品牌势能,通过短视频、条漫、歌曲、互动答题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提升传播效率和受众体验。
此外,在传播组织上,招行信用卡充分调动自媒体矩阵力量“借船出海”,开展线上多平台立体化传播,运用微博、微信、B站等新媒体渠道及短信渠道,因地制宜构建完善综合、科学、高效的“非接触式”宣传网络,覆盖更广泛的目标群体,提升宣教普及性。

做好金融教育宣传工作是金融机构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应有内容,招行信用卡将继续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常态化。在提升广大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为消费者创造更大价值的同时,招行信用卡切实履行金融机构社会责任,为营造健康诚信的金融市场环境贡献力量。
来源:财经世界网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集微网消息 近日,谷歌前CEO施密特和《修斯底德陷阱》的作者艾利森联合撰文指出,如果美国不积极应对中国大陆芯片产业发展,到了2025年,中国大陆或将成为全球最大芯片产地。
目前,全球最大的芯片产地是中国台湾。为了增强本土芯片制造实力,美国通过施压台积电前往美国设厂、推出芯片法案补贴英特尔等众多形式,努力将芯片制造转移到美国。而中国则通过加强半导体产业建设来增强实力,据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中国大陆共有23座12英寸晶圆厂投产,未来5年还将新增25座。
近年来,中美在半导体领域的竞争愈演愈烈。从当前竞争态势来看,芯片技术突破不但能够推动经济增长,也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北京时间6月28日早间消息,据报道,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近期表示,如果员工想要保住自己的工作,就必须返回办公室工作,并发誓自己一周七天都会出现在办公室。这引发了特斯拉员工对办公楼停车位和工位的争抢。特斯拉员工表示,拥挤的办公室和速度缓慢的无线网络正在造成问题。
6月8日,马斯克在特斯拉的加州费雷蒙特工厂发表讲话,现场有特斯拉的数十名员工参加,此次讲话还向全球数千名员工进行了直播。这是自马斯克宣布,所有白领员工都必须每周在办公室工作至少40小时,并将裁员10%以来,首次与全体员工交流。
然而,特斯拉员工表示,马斯克让员工返回办公室的计划因为费雷蒙特工厂的办公空间不足而变得复杂。几名员工表示,他们在弗雷蒙特工厂的办公室里找不到办公桌。还有些人表示,WiFi网络信号太差,无法支持办公的需求。
此外,随着更多员工的返回,停车场的停车位也供不应求。在疫情发生前,当地的特斯拉员工曾需要乘坐通勤车进出工厂。
疫情爆发以来,特斯拉的员工总数在2019年的约4.8万人基础上增加了一倍多,去年达到接近10万人。然而根据马斯克的说法,由于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他计划将特斯拉的受薪员工总数削减10%。
根据一些员工的说法,工厂的经理们对他们表示,由于办公空间不足,他们无法一周五天都来办公室工作。这与马斯克此前的要求不一致。
马斯克表示,要求白领员工返回办公室,是促进工厂工人和管理者之间平等的努力的一部分。即使在疫情期间,工人也被要求到工厂工作。马斯克还表示,他此前在弗雷蒙特工厂度过了很长时间。2018年,他曾表示,因为在特斯拉和SpaceX的工作,他需要睡在工厂里,每周工作时间超过120个小时。不过在2018年晚些时候,他又表示,已经将每周的工作时间减少至80到90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