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原标题:疯狂的单体酒店:酒店业的“ofo”还是“拼多多”?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8日电(记者 吴涛)“1小时就有1家新店加盟”、“1秒钟就为业主带来一个新的间夜”,原来被认为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单体酒店市场正在上演这样一种“疯狂”。这个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单体酒店迎来“春天”
单体酒店,又称独立酒店,指由个人、企业或组织独立拥有并经营的单个酒店。印度酒店品牌OYO打响了单体酒店品牌化的第一枪。随着OYO进入中国,国内单体酒店的市场迎来大变局。
据OYO官网介绍,OYO在2017年进入中国市场,短短两年,已覆盖了中国320多个城市,上线酒店近万家,客房数量已经突破50万间。其在全球客房数量超过100万间,估值超50多亿美元。
OYO发展迅猛。OYO官网截图 要知道,成立十多年的如家、7天、汉庭等连锁酒店至今没有达到这样的门店数量级别。首旅和如家合并后,目前4000余家酒店;如家传统主要对手7天酒店则是2000多家分店。
随着OYO的流行,包括首旅如家、铂涛、华住、旅悦等国内酒店集团都瞄准了这块市场。例如今年4月底,华住正式推出共享酒店预订平台“一宿”,主要就是拉拢更多的中小单体酒店。
门槛低,关注“五环”外市场
单体酒店明明是个人或个体企业的,如何成为连锁品牌?又为何心甘情愿挂上品牌商的招牌?
据《2018中国酒店连锁发展与投资报告》显示,单体酒店获利较难,主要因为缺乏获客能力,不得不压低价格;另一方面,由于单体酒店品质良莠不齐,管理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实现客户沉淀。
所以不少单体酒店都想加盟品牌连锁。但是,此前传统连锁酒店要么自营,根本就瞧不上单体酒店;要么有极高的加入门槛和加盟费、管理费等,使单体酒店望而却步。
单体酒店室内展示图。OYO官网截图 另外,记者注意到,OYO等很多酒店都在三四线城市甚至县城,这是原来传统连锁酒店不曾关注的市场。就和拼多多一样,OYO也一直被戏称在做“五环”外的市场。
事实证明,此前连锁品牌不关注并不代表这个市场没需求。有用户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住过几次OYO,感觉还不错,主要是有安全有保障,有投诉维权也可以找平台沟通解决。”
低价革命下,以后如家等没人住?
和传统连锁酒店相比,OYO等标签是“轻连锁”。单体酒店品牌H连锁酒店相关负责人对中新网记者表示,他们和传统连锁酒店不同,属于轻连锁,“门槛稍微低一点,没传统连锁那么多的加盟费等,运营模式更轻。”
再反观传统连锁酒店,以如家为例,其官网显示,加盟如家系列品牌,特许保证金10万元,加盟费不低于20万元,基础投资9万元/单间,后续还要抽营业总收入的5%。“有这些钱我都能再建一个酒店了”有酒店老板调侃。
如家加盟条件。如家官网截图 而OYO免加盟费,低佣金,其口号就是“花更少,住更好”。H连锁酒店除了一些基础改造的费用,也仅仅抽3%的营业额。所以单体酒店加盟热情很高。
当然,“如家”或“汉庭”们自然不会坐以待毙,除了也开始关注“五环”外市场,在资本上也对轻连锁酒店品牌展开狙击。例如,H连锁酒店的顶级投资人之一其实就是华住集团,而汉庭就是华住旗下酒店品牌。
烧钱不止,被称为另一个“ofo”
一般轻连锁都会对单体酒店进行科技赋能,将用户体验搞上去,进而提升入住率。但轻型连锁酒店也并非完全没有槽点。OYO除了被称为酒店行业的拼多多,其实还被称为酒店行业的ofo,原因就是烧钱不止。
记者在OYO平台发现,其酒店预订价普遍低于其他其他平台价格。例如,以石家庄地区OYO尊享元龙国际酒店为例,OYO平台预订207元一晚,其他平台普遍预订218元一晚。
OYO上预订酒店比其他OTA便宜一些。截图 有业内人士对中新网记者透露,OYO和酒店签协议的一个条件就是拿到“定价权”,也就是说,酒店市场价200元一晚的房间,OYO哪怕卖20元一晚,酒店也无权干涉,“当然,其差价由OYO来补贴。”
不过,烧钱一说遭到OYO的否认,7月份,OYO曾发声明称,“我们在酒店层面盈利,不存在烧钱一说。”但有意思的是,OYO在声明中还称,“明年的目标不是赚钱。”
“即便有OYO的补贴,加盟商一旦觉得没有达到加盟后的预期效果,便会转而投靠其他品牌。”上述业内人士指出,其实OYO这种加盟关系是非常不牢靠的。
模式之争,到底需不需“店长”?
也许是意识到加盟关系不牢靠,轻连锁酒店品牌都在提升品牌和酒店的融合程度。但在模式上已经开始分化。
H连锁酒店相关负责人对中新网记者表示,酒店服务业离不开“人”,即使硬件达到超五星级,缺少“人”的服务,也是没有灵魂的躯壳,所以他们坚持“店长模式”。
但OYO最新的口径是:传统“店长模式”陷入恶性循环。虽然此前OYO也有店长模式,但一个店长负责多个店面。
轻连锁酒店改造。供图 在7月底,OYO发布了2.0模式,简单来理解,就是搭建了一个人工智能动态调价系统,脱离“人”这一变量,通过科技、技术手段达到对酒店运营管理的标准化优化。另外,OYO和酒店关系也变成“共担风险、共享收益”,而不再是简单的抽成。
不管什么模式,在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张润钢看来,“简单采用互联网的烧钱玩法,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整合单体酒店市场不是只靠简单‘贴牌’,关键是要提升单体酒店品质,帮助单体酒店进行专业化和标准化升级。” (完)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新浪科技 韩大鹏
编者按:
没有人会怀疑5G即将带来的变革。
物联网、无人驾驶、VR、工业……它所催生出的新兴技术,正不断刷新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想象。
我们愿将这种变革视为托马斯·库恩的“范式转变”:它尚存诸多不成熟,甚至不及上代技术的稳定性,但从长远来看,它足以促使科学的变革,让通信翻开新篇章——即改变世界。
人们不禁怀揣疑问:5G到底有何优势?它将颠覆哪些行业?资费相较4G有何变化?中国5G在全球又处于何种地位?……
值此之际,新浪科技、新浪5G频道联合发起“5G大家谈”系列视频栏目,特邀政、产、学、研、用领域的著名人士,详细解读5G的发展及落地,为广大读者答疑解惑。
本期嘉宾:
王玮,诺基亚通信大中华区市场服务部总裁、诺基亚贝尔执行副总裁。
自2017年起,王玮全面负责大中华区服务业务,拥有26年以上电信服务领域从业经验,其中含18年以上工程服务、运营管理服务经验,15年以上大型部门管理经验。
往期嘉宾:
中国移动原董事长 王建宙
华为5G总裁 杨超斌
荣耀总裁 赵明
爱立信中国总裁 赵钧陶
中国联通网研院院长 张涌
vivo通信研究院总经理秦飞
中兴通讯首席战略官 王翔
已全球签署43个商业合同
曾经的“王者”诺基亚,如今已经154岁了。
随着5G浪潮的来临,这家老牌通信设备巨头正以空前的热情投身其中。截至今年6月底,诺基亚在全球已经签署了43个商业合同,涵盖北美、日本、韩国等先发市场,尤其在韩国市场,该国的三大主流运营商都选择了诺基亚作为其网络提供商。
诺基亚在中国5G建设上的步伐也未停止。近日,新浪科技专访了诺基亚大中华区市场服务部总裁王玮。
“从5G的技术来讲,现在已经相对成熟,整个产业链也逐渐趋于成熟”,王玮称,第一,5G牌照的发放意味着运营商有权、有资格去建设5G;第二,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往数字化、智能化方面提升,所以对应的5G核心技术必然有很大的前景。
从诺基亚的角度看,“从各个支撑体系、支撑部门讲,对整个5G端到端都有很大储备,有能力做端到端5G的网络交付”。
对于中国广电的入局,王玮认为广电在运营、营销和商业模式上均有明显特点,“高频相对低频,使用低频更多一些,这是受到全球的影响,我们可给广电做一个支撑,包括端到端生态以及应用场景上”。
网络切片技术影响范围很大
网络切片是5G引入的新概念之一。什么是网络切片?
在5G时代“万物互联”的宏大构想内,除了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继承自之前的手机上网业务之外,mMTC(海量机器通信)和uRLLC(高可靠低时延通信)都属于物联网业务。
在实际案例中,例如自动驾驶为了应对危险,需要在1毫秒左右的超低时延内进行极高可靠的通信。与之不同的是,自来水公司拥有成千上万个智能水表,需要上报数据,因此超大容量又至关重要。
这些业务对网络要求的侧重点完全不同。为了网络之间独立不受影响,就需要在同一类子网络之下进行资源的划分,并形成更低一层的子网络,这些相互隔离的子网络叫做网络切片或者子切片。
“切片技术对将来的应用影响很大”,王玮举例称,车联网技术主要是用切片实现低时延,而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等解决方案,更多的是多点接入,所以5G技术特点对整个社会的应用都有很大帮助,而这方面的研究需要长期投入。
行业标准需各厂商遵守
如今,华为、中兴、诺基亚、爱立信等在5G供应商环节的战事已经打响。
面对竞争,王玮坦言,“任何一个行业都以行业标准为规范,通信行业有协议规范,所有在这个行业中的厂商都是遵循行业要求,这要求所有厂商在协议规范内贡献自己的力量”。
“各个厂家都要遵守标准,然后形成自己的产品解决方案去服务整个社会”,王玮说道。
目前,众多厂商均已开始研究6G技术。他表示,面对任何一个技术点,在以贝尔实验室为基础技术的体制下,都会跟进。
以下为新浪科技对话王玮部分实录:
新浪科技:中国广电的入局,挑战更大还是机遇更大?
王玮:首先,中国广电对中国5G的市场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我觉得这是国家有所考量的,因为广电有它的特质,好比他的牌照是700兆,有自己的运营、营销,包括他的商业模式上都有自己独到的地方。低频从全球整个支撑上是一个重要的产品线,所以在整个产品支撑上没有问题,相反更强了一些,因为高频跟低频相比,使用低频更多一些,广电对我们诺基亚来说,我认为可以给它一个支撑,从端到端生态上、应用场景上都可以做很好的支撑。
新浪科技:诺基亚贝尔在5G的研发投入如何?
王玮:投入上相当大,从全球案例就可以看出来,截止6月底,诺基亚在全球签的5G合同已经有43个,整个运营商对整个诺基亚技术的认知是存在的。另外,5G很大一部分是行业应用,所以5G的运力、商用的运力案例其实也投入了很多。从整个公司的支撑体系、支撑部门来看,对整个5G端到端都有很大的储备。
新浪科技:5G除了速度快,还有哪些明显的特点?
王玮:这个相对复杂,5G的高速率肯定是一个重要的应用场景,其实在低时延、多用户接入上,都有很大的场景。尤其是网络切片技术,实际上对应用方面影响很大,比如车联网技术,主要是用切片,而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等解决方案,其实更多的用的是多点接入。总而言之,5G技术特点对整个社会的应用都有很大的帮助,这其中有非常多的案例。
新浪科技:如何评价厂商们的竞争?
王玮:任何一个行业都是以行业标准为规范,通信行业是有协议规范的,那所有的在这个行业里面的厂家,都要遵循行业规范要求,在协议规范内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家先要遵守标准,然后形成自己的产品解决方案去服务到整个社会。
新浪科技:诺基亚在6G方面有何研究?
王玮:诺基亚是150多年的老牌企业,一直专注的领域就是科技,在通信行业处于一个相对领先的位置。任何一个技术点,在以贝尔实验室为基础技术的体制下,都会跟进。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当地时间2019年8月5日,日本千叶县,日本试飞“飞行汽车”。视觉中国 图
日本电气公司(NEC)8月5日试飞了一辆“飞行汽车”。这架形似无人机、装有四个螺旋桨的机器在空中平稳盘旋了大约一分钟,飞行高度达3米。
据《联合早报》报道,试飞在日本电气公司位于东京市郊的测试场地进行,为安全起见,飞行器升降全程都在一个巨笼中进行。试飞前,测试人员再三检查了飞行器,并让在场记者戴上安全帽。一切准备就绪后,测试人员进行了两次简短的试飞演示。
日本电气公司表示,发展“飞行汽车”的目的基本上是为实现无人飞行送货。“飞行汽车”采用了该公司在太空飞行、网络安保等方面的技术。
日本政府大力支持发展“飞行汽车”产业,并希望能在2030年实现载人空中飞行的梦想。
2017年,日本创业公司Cartivator研发的“飞行汽车”曾在一次试飞演示时坠毁。该公司总裁福泽智弘在5日的试飞活动上指出,相比2017年,近期该公司的飞行器已经创下了更长飞行时间的记录。
Cartivator的“飞行汽车”研发计划获得逾80家日本企业的赞助,除日本电气公司外,还包括丰田汽车公司及电玩公司万代南梦宫(Bandai Namco)。
近几年,“飞行汽车”的概念炙手可热。美国网约车巨头优步(Uber)推出的Uber Air计划于明年进行试飞演示,并于2023年启动商业飞行。目前,优步已选定达拉斯、洛杉矶、墨尔本为Uber Air的首批服务城市。
日本官员表示,日本希望成为“飞行汽车”领域的领军者,为此日本政府和企业界将紧密合作。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参考消息网8月7日报道 境外媒体报道称,华为目前正在测试配备自主研发的“鸿蒙”操作系统的手机,预计将会在今年年底投放市场。初期搭载鸿蒙系统的华为手机将主要面向中低端市场,售价约为2000元人民币。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月6日援引马来西亚《光华日报》的报道称,华为预计将于8月9日在广东东莞举行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发布自研的“鸿蒙”操作系统,先前华为公司也曾表示,首批采用“鸿蒙”操作系统的设备将是荣耀智能电视系列,预计将会在近期投放到市场上。
有消息称,华为打算将“鸿蒙”操作系统扩展到其他领域,比如自动驾驶,远程医疗服务和工业控制等方面。
此举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软件开发者和用户加入到“鸿蒙”生态系统中。
另据台湾钜亨网8月4日报道,虽然“鸿蒙”最初是针对物联网开发的操作系统,未来将应用在自动驾驶、远程医疗、工业控制等场景。但可以扩展到智能手机上。
报道称,目前华为对“鸿蒙”操作系统测试的其中一项就是对安卓应用软件的兼容性。
天风国际分析师曾在报告中指出,华为可能在今年10月开始出货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手机。预期“鸿蒙”手机初期无法满足非中国市场中高端用户的应用程序需求,因此会定位在低端市场为主。
在区域出货方面,“鸿蒙”手机初期出货主要集中在中欧、东欧与新兴市场。
参考消息网了解到,对于上述消息,华为暂无回应。
台湾钜亨网援引中信建投的观点称,华为“鸿蒙”系统在性能上已具备替换安卓的能力,但是操作系统最关键的是需要建立生态,因此至少需要2至3年左右时间。所以“鸿蒙”系统在生态尚未成熟的物联网领域竞争将更显优势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8月4日消息,据美国媒体报道称,苹果最快会在9月11日之前发布新一代iPhone手机,而且跟去年一样,依然是包含了三款机型,分别是iPhone XR、iPhone XS和iPhone XS Max的升级版,售价是749美元起(约合人民币5200元)。
新机售价或跟去年保持一致
iPhone XS系列升级版外形渲染图
报道中提到,由于今年新一代iPhone相比去年提升幅度并不大,苹果如果继续提高价格,恐怕不会让用户买单,所以新机的售价将跟2018款iPhone保持一致,具体来说就是:
iPhone XR升级版:售价749美元起,约合人民币5200元;
iPhone XS升级版:售价999美元起,约合人民币6930元;
iPhone XS Max升级版,售价1099美元起,约合人民币7625元;
后置方形摄像头是今年新iPhone一个醒目的变化
据悉,iPhone XR升级版的存储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还会是64GB、128GB和256GB,而iPhone XS升级版的存储空间,可能会升级至128GB起步,不过如果苹果真的这样做,恐怕也只是局限在iPhone XS Max。
如果新机售价跟去年一样,那么三款新iPhone国行的价格,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预计也是在上代国行售价上小范围浮动,去年售价是:iPhone XR 6499元起、iPhone XS 8699元起和iPhone XS Max 9599元起。
设计验证已完成 即将试产
据苹果上游代工厂给出的爆料称,苹果已经完成了新iPhone的设计验证(DVT),这也意味着它们的外形基本定型,除非有重大缺陷,否则即便调整也都是局部很细节的层面。此番,苹果在新iPhone上是DVT(设计验证测试阶段)和DMT(成熟度验证)同时进行验证的,所以通过这些测试阶段后,接下来就要进入量产验证测试阶段了。
此外,产业链消息人士透露,苹果最快会在8月初开始小范围新iPhoen的量产,如果一切没问题的话,那么8月底就会开始规模量产,目前供应商都正在将相应的物料运抵代工厂,为后续生产做准备。
靠品牌溢价推新 用户真的买单吗?
产业链在最新的消息中指出,今年三款新iPhone就是iPhone XS、iPhone XS Max和iPhone XR的升级版,由于目前技术受限,同时加上对自己成本的控制,所以苹果不会对新机的外形大改,基本上延续了去年的刘海屏造型,所以后置摄像头的调整会是三款手机的主要变化。
iPhone XS系列的升级版将使用后置三摄,而iPhone XR升级版则是后置双摄,这样的升级苹果的考虑有三点,第一iPhone的拍照的确需要加强了,而加入的第三颗镜头是行业目前流行的超广角镜头,第二后置三摄已经被安卓厂商普遍引入,多数消费者普遍认为三摄会比双摄拍照更好,第三则为明年更大的拍照升级提前做实验。
之前知名的分析师郭明錤给出的报告显示,新iPhone的后置三摄是分别是1200万像素(广角、光圈1.8、6P镜头、单个像素尺寸1.4um)+1200万像素(长焦、光圈2.2、6P镜头、单个像素尺寸1um)+1200万像素(超广角、光圈2.2、5P镜头,索尼独家供应、单个像素尺寸1um),其前置镜头也会升级,变成1200万像素(5P镜头),而目前的机型是700万像素+4P镜头。
至于iPhone XR的升级版,其相机镜头也要升级,从原来的后置单摄升级至后置双摄,而方案跟现在iPhone XS系列一样,即没有超广角镜头,依然是双1200万像素(长焦+广角),而iPhone XR升级版还会将内存升级至4GB。
为了控制今年三款新机的成本,苹果将抛弃3D Touch功能,这个之前已经在iPhone XR上开始执行了,而在iOS 13测试版中,苹果为移除3D Touch做好了UI铺垫,很多之前需要3D Touch才能激活的功能现在可以通过长按+Haptic Engine震动实现。
此外,今年三款手机的屏幕都不会发生变化,高端机型还是OLED屏,不过不会是三星独家供应,苹果会给LG分出一部分订单,订单量预计是10%-30%,同时新机也都会搭载A13处理器,提供无线反向充电功能(电池容量都会相应的增大,iPhone XR升级版电池容量可能增加至3110mAh,iPhone XS、XS Max的升级版的电池容量也会增加,前者预计在3189mAh到3322 mAh之间,而后者在3491mAh和3650mAh之间。),并且配备18W USB-C电源适配器和Lightning (闪电)至USB-C数据线,同时还都是英特尔提供的基带(不支持5G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