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副秘书长、发言人张业遂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的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针对到2020年全面税收法定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的问题,张业遂表示,税收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依法治税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改革任务。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这项改革任务,研究提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实施意见,经党中央审议通过,明确了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一是今后开征新税,应当通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相应的法律。二是对现行的税收条例修改上升为法律或者废止的时间也作出了安排,力争在2020年前完成改革任务。

  张业遂介绍,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先后制定《环境保护税法》、《烟叶税法》、《船舶吨税法》,修改了《企业所得税法》,加上此前制定的《个人所得税法》和《车船税法》,已经制定了六部税收法律。今年还将制定《耕地占用税法》、《车辆购置税法》、《资源税法》等,并且将修改《税收征收管理法》。

  “剩下的任务确实很重,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督促有关部门按照实施意见确定的时间节点要求,抓紧相关税收法律的起草工作,尽快将相关税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力争按时完成这项改革任务。” 张业遂表示。

  就房地产税立法问题,张业遂表示,加快房地产税立法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任务,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和财政部牵头组织起草,目前正在加快进行起草完善法律草案、重要问题的论证、内部征求意见等方面的工作,争取早日完成提请常委会初次审议的准备工作。

  张业遂表示,立法工作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工作,目前初步安排,2018年将制定或者修改20多部法律,包括民法典各分编、有关单行税法等。同时将做好授权决定和改革决定相关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立法工作计划将在大会后及时公布。关于五年的立法规划,这个规划正在编制中,将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张业遂介绍,为了适应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计划将原来的“外资三法”整合,制定一部新的促进和保护外商投资的基础性法律。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第一,坚持开放发展,实行互利共赢的战略,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第二,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举的方针,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第三,坚持为外商营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投资环境,保障外商合法投资的权益。第四,坚持外商享有国民待遇条件,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就污染防治相关法立法和监督方面工作,张业遂表示,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继续紧盯环保工作不放松,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修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审议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努力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3月2日,京东集团发布了2017财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本财年,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的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达到50亿元人民币,创下京东集团历史上的盈利新高,同比增长140%。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京东全年的服务业务和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49.9%,这也是京东持续扩大对品牌商和其他企业服务能力开放的体现。

  服务业务带动收入增长

  2017年第四季度净收入为1102亿元人民币(约169亿美元),同比增长38.7%,略高于分析师预估1089.8亿元人民币。第四季度商品交易总额4034亿元人民币。2017年全年净收入为3623亿元人民币(约557亿美元),同比增长40.3%。

  在整体的收入结构当中,京东集团去年全年在服务业务和其他业务上的收入同比增长了49.9%,其中第四季度的服务业务和其他业务收入的增幅更是同比达到了54.7%。2017年全年服务和其他项目的收入同比增长49.9%。

  2017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京东的盈利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全年Non-GAAP的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达到50亿元人民币,创下京东集团历史上的盈利新高。其中第四季度Non-GAAP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4.5亿元人民币(约6910万美元),实现连续七个季度的盈利。值得注意的是,京东集团2017年度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GAAP)的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同样也实现了1.17亿元人民币的盈利。

  用户方面,截至2017年12月31日,京东年度活跃用户数为2.925亿,同比增长29.1%。同一时期,京东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及短期投资共计384亿元人民币(约5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7.3%。

  国际化战略加速

  2017年,京东集团在实现盈利提升的同时海外布局加速,同时在基础设施、市场营销、技术和人才储备上持续投入。

  在海外布局上,在印尼市场,京东已经在4个城市设立仓库,配送服务已经覆盖7大岛屿、483个城市和6500个区县,商品品类已经发展到涵盖3C、家电、时尚、奢侈品等19个品类、127个子品类;在泰国,京东集团与泰国最大的零售企业尚泰集团在泰国成立合资公司,向当地提供电商服务和金融科技服务,并面向泰国和整个东南亚推出一个全新的线上零售平台;继印尼和泰国布局之后,京东集团又联合VNG公司共同投资了越南电商平台Tiki,成为Tiki的大股东之一;加之在美国、俄罗斯、英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业务拓展,京东初步构建了跨境电商和跨境物流体系。

  春节期间,刘强东在一封内部信中表示,未来一年,京东将向合作伙伴全方位开放集团内部的资源、能力和数据,继续投入技术领域,加快国际化战略。刘强东称,京东十年内将从中国境外获得一半利润。

  从物流基础设施上来看,2017年京东物流的全流程无人仓和无人分拣中心先后投入使用,奢侈品仓也正式启用,京东物流运营的大型仓库从2016年底的256个增加到2017年底的486个,总面积从560万平方米增加到1000万平方米,其中,物流中心“亚洲一号”在11·11期间扩展到11座;同时,京东还加大了对绿色物流的投入力度,启动了对体系内的几十万辆新能源车的替换计划,首批10万个可循环使用的“绿盒子”青流箱投放使用,并成立京东物流绿色基金,用于供应链环保技术改造、创新研发、绿色消费社会的倡导和推动。

  在技术投入上,自2017年6月起,京东无人机在江苏宿迁、陕西省多个地区都实现了常态化配送运营,期间,全球首个全流程智慧化的无人机智能机场在江苏宿迁投入使用,全球首个无人配送站在陕西西安落成并投入使用,投资100亿元的无人车智能产业基地项目落地长沙。

  线上线下布局不断

  伴随着电商与零售企业的界限被逐渐模糊,京东也在从“一体化”向“一体化的开放”的战略转变。

  京东集团先是参与中国联通的混改,随后又与中国石化销售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利用京东在智慧门店科技和智慧供应链上的优势,引入全球首个低成本、可模块化组装的智能门店解决方案,推动合作伙伴对全国数万家的线下门店升级改造,合力打造国内覆盖最为广的线下智能化零售网络。

  为了进一步推进消费场景的无界融合,京东集团推出了生鲜超市“7FRESH”,联合腾讯先后战略投资国内零售业巨头万达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并于毅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等线下零售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布局线下零售业的同时,京东还联合腾讯战略入股唯品会;此外还与拥有美丽说、蘑菇街等产品的社会化导购和电商平台美丽联合集团共同成立合资公司。

 

  对于未来的业绩预期,京东表示,预计2018年一季度的净收入介于980亿元至1000亿元之间,同比增长约在30%至33%之间。(杨砺)

  在深入挖掘苹果四季度投资者电话会议的数据之后,Asymco分析师Horace Dediu发现,一款苹果设备的平均寿命为4年多一点。这意味着,尽管消费者的典型升级周期为“每两年一大换”,但旧款iPhone和iPad设备的活跃用户技术依然庞大。在财报中,苹果会公布每个季度的特定设备销量。不过该公司极少公布另一项数据,即其活跃设备基数已在过去两年增长了30%,扩大到了13亿。

  上一次苹果公布这项数据,还是在2016年的1月份,当时该公司达成了10亿活跃设备的里程碑。Dediu指出,通过活跃设备和销量数据,能够大致推导出苹果设备的平均寿命。

  为此,他特地创建了一份包含自2007年2季度以来、根据苹果官方发布的数据的图表。两条曲线分别代表活跃与销售数量,两者之间的纵向差额就是退役设备数、横向时间线即设备寿命。

  由此可知最近季度的结果,比如退役设备为7.5亿(即20.5亿的销量-13亿的活跃设备数):“从2013年3季度到现在,苹果设备的平均寿命为17个季度,或者说4年零3个月”。

  增量设备将Mac、iPhone、iPad、iPod Touch、以及Apple Watch都包含在内,如果没有苹果提供的更详细的统计数据,是很难计算出来的(而且短期内也不太可能提供)。

 

  最后,Dediu还给出了另一张图,展示了设备在特定季度的退役情况。有趣的是,自2012年以来,每隔几个季度,其平均寿命就有所增长,并在2017年初达到了四年整(未来或许更持久)。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2日上午消息,谷歌AI又学会一项新技能,如果你拍摄自拍视频,它可以更换视频背景(抠像);之前我们只能更换静态照片的背景。

  抠像是一门应用了几十年的特效技术,不过做起来很费时间,也很复杂,例如,拍摄电影时,导演会让演员在绿幕前表演,稍后计算机用再用数字特效(比如爆炸的大楼)更换绿屏。但现在,有了3D场景数据(比如iPhone双摄像头提取的数据)之后,处理起来就容易很多了。

  谷歌用许多标签图像训练神经网络,让神经网络不断学习,分辨脸部特征,比如眼睛、头发、眼镜、嘴等部位的特点,将这些特征与其它东西区分开来。最终,谷歌开发出一套系统,它可以置换背景,速度很快,能够跟上视频的播放速度。数字视频帧的播放速度约为30fps,在谷歌Pixel 2手机上,新技术的处理速度约为40fps,如果是苹果iPhone 7,处理速度可以超过100fps。

  想不想试试?抱歉啊,现在只有少数知名YouTube播主才能用,而且这些人还是YouTube Stories用户。

  谷歌程序员在博文中介绍说:“我们开发了新的技术,它可以帮助创作者替换、修改背景,不需要任何特殊设备就可以轻松提升视频制作价值。”

 

  神经网络技术有一个优势,它不需要知道各种各样的规定,比如脸有两只眼睛,位于鼻子之上,只有一些情况例外,比如从侧面观看时,可能只会看到一只眼睛,又或者拍摄对象戴了黑色眼镜。我们只需要用足够多的照片训练网络,照片已经由人贴上标签,这些人知道它是不是脸,然后神经网络就会自己学习,掌握特定模式。事实证明,当我们筛选垃圾邮件,预测手机输入内容时,这门技术很实用。(德克)

  南京发布3月1日消息,南京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制定的《南京市关于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来宁落户的实施办法(试行)》来了!

  取得研究生以上学历或40周岁以下的本科毕业生凭①入户申请书;②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③《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可直接落户南京!

  南京市关于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来宁落户的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宁委发[2018]1号)第八条规定,为努力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高地,推进青年大学生“宁聚计划”实施,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办理对象

  第二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申请户口迁入我市城镇地区:

  (一)取得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年龄在40周岁以下且取得本科学历的毕业生(含留学归国人员);

  (二)取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

  (三)取得三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类)人员。

  第三条 夫妻双方均按本办法申请户口迁入的,可以同时申请随迁未成年子女。

  第三章 办理程序

  第四条 依学历条件申请将户口迁入我市的申请人,需自行在学信网上开具《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至教育部门开具《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留学归国人员需取得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开具的《教育部国(境)外学位学历认证书》或取得驻外使(领)馆开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依技术、技能水平申请将户口迁入我市的,需先至市人社局开具《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认证书》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书》(技能类),再至公安机关申请办理落户手续。

  第五条 取得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年龄在40周岁以下且取得本科学历的毕业生申请户口迁入的,向公安机关提交以下材料:

  (一)入户申请书;

  (二)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三)学信网上开具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教育部门出具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如何申请在线验证报告

  支持申请《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的中文版和英文版

  第一步,访问学信网“学信档案”https://my.chsi.com.cn/archive/index.jsp 使用学信网账号进行登录;

  第二步,成功登录后,点击顶部菜单中的“在线验证报告”栏目;

  第三步,进行《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的申请。

  (申请英文版在线验证报告时,有可能需要进行人工翻译核对,则需1-2个工作日完成)

  第六条 在国(境)外取得本科以上学历、学士以上学位或进修访问一年以上的留学归国人员申请户口迁入的,向公安机关提交以下材料:

  (一)入户申请书;

  (二)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三)教育部认证《教育部国(境)外学位学历认证书》或在国(境)外取得的驻外使(领)馆出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

  第七条 取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申请户口迁入的,向公安机关提交以下材料:

  (一)入户申请书;

  (二)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三)市人社部门出具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认证书》。

  第八条 取得三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类)人员申请户口迁入的,向公安机关提交以下材料:

  (一)入户申请书;

  (二)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三)市人社部门出具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书》(技能类)。

  第九条 随迁未成年子女的,需提供居民户口簿和亲属关系证明。

  第十条 本人在本市城镇地区拥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应当在房屋所在地登记户口,并提交合法稳定住所证明;本人无合法稳定住所,直系亲属在本市城镇地区有家庭户口和合法稳定住所的,可以在直系亲属户口登记地登记户口,并提交合法稳定住所证明、直系亲属居民户口簿、亲属关系证明和所有权人同意落户书;单位设立集体户的,可以在单位集体户登记户口,并提交单位同意落户书。无上述落户条件的,统一在市政务服务中心集体户登记户口。

  第十一条 申请在合法稳定住所或单位集体户登记户口的,向所属地区级户政办理中心、公安派出所提交申请;在市政务服务中心集体户登记户口的,向市级户政办理窗口提交申请。

  第十二条 市级户政办理窗口、区级户政办理中心、公安派出所应在受理申请之日起的1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核实工作,市级户政办理窗口将有关材料上报市级公安机关,区级户政办理中心、公安派出所上报区级公安机关。市、区级公安机关应在自接到上报材料之日起的1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并将审批结果返回原公安机关。市级户政办理窗口、区级户政办理中心、公安派出所应在接到审批决定之日起的3个工作日内,将审批结果告知申请人。

  申请人需在迁移证件有效期内办理迁移手续。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合法稳定住所,是指在我市城镇地区的房屋不动产权证(房屋所有权证)载为住宅用途的住房;本地房产管理部门发放的公有房屋租赁证住房;本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住的公共租赁住房;与单位办理的公有住宅房屋租赁使用证明的住房等。

  第十四条 本办法所称技术、技能型人才,包括取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类)一级、二级、三级人员。

  第十五条 本办法所称直系亲属,是指申请人的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第十六条 本办法所称亲属关系证明,包括户籍档案资料、居民户口簿、结婚证、出生医学证明等。

  第十七条 曾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因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或被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或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不予办理落户手续。

  第十八条 申请人故意隐瞒、欺骗或提供虚假证明、承诺的,取消落户资格,纳入个人征信系统,5年内不再受理申请;已办理入户的,撤销户口登记并退回原籍处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18年3月1日起执行,试行1年。《南京市户籍准入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和《南京市常住户口登记管理规定》与实施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南京市公安局和南京市人社局共同负责解释。

  问题解答

  一、为什么要进行此次户籍政策调整?

  答:2017年2月1日,南京市全面实施了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实施了《南京市户籍准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准入办法》)和《南京市积分落户实施办法》(以下简称《积分办法》)两个户籍新政,按照条件性和积分性两个政策,为在我市稳定就业的人群打开了落户通道,城市户籍人口快速增长。至2017年年终,南京市户籍人口达到680.6万人,年内市外迁入的人口达到19.5万人,户籍总人口较2016年度增长17.8万人,增幅明显。为争取吸引更多青年大学毕业生、技术技能人才来宁就业创业,实现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的目标,2018年1月,按照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宁委发[2018]1号)要求,我市实施青年大学生“宁聚计划”,进一步放宽放开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来我市落户的条件,不再以就业为落户前提,制定了先落户后就业政策,进一步简化手续,努力为各类人才在我市就业创业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二、市委1号文件对《准入办法》落户条件进行了哪些调整放宽?

  答:此次政策调整主要涉及三类人群:一是学历型人才,即:取得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年龄在40周岁以下且取得本科学历的毕业生(含留学归国人员);二是取得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三是取得三级以上(含三级)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类)人员。

  与2017年2月1日实施的《准入办法》相比,市委1号文件进一步放宽了落户条件。一是取消就业及缴纳社保的年限限制条件,也就是不再以就业为前提。二是放宽了年龄条件,本科学历人才从35岁放宽到40岁,技术、技能人才没有年龄限制。三是放宽学历教育取得形式。《准入办法》中要求本科学历必须是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取得,而《人才落户实施办法》中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取得,还包括国民教育序列的成人高等教育、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高等教育形式。

  三、市委1号文与《准入办法》和《积分办法》的关系?

  答:按照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进一步优化调整了我市落户条件和手续,是今年我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准入办法》和《积分办法》中与市委1号文不一致的条款,以市委1号文为准,按《人才落户实施办法》执行,其他条款正常执行。符合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条件的人才可申请户口迁入我市城镇地区。

  四、学历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应满足具体条件?

  答:《人才落户实施办法》规定,(一)取得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年龄在40周岁以下且取得本科学历的毕业生(含留学归国人员);(二)取得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三)取得三级以上(含三级)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类)人员,符合以上三种情形之一的人才,均可申请户口迁入我市城镇地区。

  五、学历证书如何认证?

  答:申请人需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信网)查询,取得《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完成对学历证书的认证。 2002年以前取得的学历证书,学信网无法认证的,可向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申请《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办公地点:南京市鼓楼区上海路203号。

  留学归国人员,提供教育部留学回国服务中心出具的《教育部国(境)外学位学历认证书》或驻外使(领)馆出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有一种情况,申请人要注意的是,如果《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登记毕业证书名称栏为:XX大学临时毕业证,需取得正式毕业证后再按留学归国人员情形落户。

  通过学位教育,已取得学位证书,但未取得相应学历证书的,可按照《积分办法》申请落户。

  六、《人才落户办法》提到的“40周岁以下”年龄如何界定?

  答:按申请人户籍登记的出生日期计算推算,40周岁以下的都可以申请落户。例如,申请人出生日期为1978年3月31日,4月1日申请人已超40周岁。所以,他的最迟申请日期为2018年3月31日。

  七、市委1号文件中提出的高级工包括哪几类人才?

  答:市委1号文件提出的高级工及以上技术、技能型人才,包括取得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以及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类)一级、二级、三级人员。

  八、技术、技能人才落户是否受年龄限制?

  答:符合技术技能水平要求的以上人员申请落户我市的没有年龄限制。

  九、技术、技能证书如何认证?

  南京市人社局负责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类)认证。

  请持有外地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携带资格证书原件、学历认证报告、批文或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表原件(两者须提供其一)办理认证。持本市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请携带资格证书原件、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表原件至公安受理点申请落户,不需做证书认证。

  请技能人才携带技能类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原件办理认证,外省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类)无法通过网络查验的,还需提供原发证机构出具的获证证明。

  办理证书认证地点: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265号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一楼市人社局窗口(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2:00、13:30—17:30夏天14:30—17:30,电话:025-68505121)。

  十、申请落户的具体程序是什么?

  答:取得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年龄在40周岁以下且取得本科学历的毕业生申请户口迁入的,向公安机关提交以下材料:

  (一)入户申请书;

  (二)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三)学信网上开具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教育部门出具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在国(境)外取得本科以上学历、学士以上学位或进修访问一年以上的留学归国人员申请户口迁入的,向公安机关提交以下材料:

  (一)入户申请书;

  (二)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教育部国(境)外学位学历认证书》或在国(境)外取得的驻外使(领)馆出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

  取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申请户口迁入的,向公安机关提交以下材料:

  (一)入户申请书;

  (二)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市人社部门出具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认证书》。

  取得三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类)人员申请户口迁入的,向公安机关提交以下材料:

  (一)入户申请书;

  (二)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三)市人社部门出具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书》(技能类)。

  十一、符合市委1号文件的人才,如何确定落户地点?

  答:户口迁移登记应遵循先家庭户后集体户的落户原则,申请人在本市城镇地区拥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应当在房屋所在地登记户口,并提交合法稳定住所证明,房屋为申请人与他人共同共有,还需提供共同共有人同意落户书;申请人无合法稳定住所,直系亲属在本市城镇地区有家庭户口和合法稳定住所的,可以在直系亲属户口登记地登记户口,并提交合法稳定住所证明、直系亲属居民户口簿、亲属关系证明和所有权人(承租权人)同意落户书;单位设立集体户的,可以在单位集体户登记户口,并提交单位同意落户证明。无上述落户条件的,统一在市政务服务中心集体户登记户口。

  十二、符合市委1号文件的人才,向哪里提交落户申请?

  答:申请人向落户地公安机关申请。

  申请人在本市城镇地区拥有合法稳定住所的,或申请人无合法稳定住所、直系亲属在本市城镇地区有家庭户口和合法稳定住所的;或单位设立集体户的,向房屋所在地、直系亲属户口登记地、单位集体户所在地的区级户政办理中心、公安派出所提交申请。

  无上述落户条件的,向市公安局设立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市级户政办理窗口申请。

  十三、什么情况下可以随迁未成年子女?

  答:夫妻双方均符合《人才落户实施办法》规定条件,在向公安机关递交本人落户申请时,可申请未成年子女随迁。申请时户口簿能反映亲属关系的,提供户口簿即可,无需提供亲属关系证明。

  十四、《人才落户实施办法》中合法稳定住所包括哪些类房屋?

  答:《人才落户实施办法》中规定的可以作为落户地点的合法稳定住所,包括我市城镇地区的房屋不动产权证(房屋所有权证)载为住宅用途的住房、本地房产管理部门发放的公有房屋租赁证住房、本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住的公共租赁住房、与单位办理的公有住宅房屋租赁使用证明的住房等。申请人与他人共同共有产权住房都可作为合法稳定住所办理落户。

  十五、是否可以网上申请落户?

  答:目前我市正在建设网上申请系统,建成后可以直接线上申请。

  十六、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可以按照《人才落户实施办法》办理落户吗?

  答:本科学历以上应届毕业生可按照《人才落户实施办法》要求,对学历认证材料申请人只需提供学信网开具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含职业院校毕业生)也可按照《准入办法》要求,持签往本市的就业报到证、户口迁移证、毕业证书即可办理落户,无需对毕业证认证,同时取消落户前需在户口迁移证、报到证加盖相关部门审核专用章要求,简化办理手续。

  十七、对提供虚假证明落户如何处理?

  答:曾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因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或被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或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不予办理落户手续。

  申请人故意隐瞒、欺骗或提供虚假证明、承诺的,取消落户资格,纳入个人征信系统,5年内不再受理申请;已办理入户的,撤销户口登记并退回原籍处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八、入户申请表格在哪里下载?

  答:申请人可登陆南京市公安局网站“公示公告”栏下载《入户申请书》。建议申请人至公安机关申请落户前先自行下载填写表格,准备好申请材料及复印件。

  十九、公安机关各级受理窗口的办理时限?

  答:市级户政办理窗口、区级户政办理中心、公安派出所应在受理申请之日起的1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核实工作,市级户政办理窗口将有关材料上报市级公安机关,区级户政办理中心、公安派出所上报区级公安机关。市、区级公安机关应在自接到上报材料之日起的1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并将审批结果返回原公安机关。市级户政办理窗口、区级户政办理中心、公安派出所应在接到审批决定之日起的3个工作日内,将审批结果告知申请人。申请人需在迁移证件有效期内办理迁移手续。

  二十、《积分办法》还继续实施吗?

 

  答:《积分办法》政策继续实施,2018年受理时间为3月1日至3月31日、9月1日至9月30日。相关政策可查询南京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