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兴起的互联网+浪潮,成为了餐饮行业转型的救命稻草,给餐饮行业这几年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随着网红门店的纷纷倒闭,这一救命稻草显然已经被燃烧殆尽,这时候的实体门店也面临转型,高端餐饮同样难以生存,从湘鄂情怀的倒闭,到网红品牌的渐渐没落,我们意识到,无论转不转型,餐饮市场都将面临大洗牌,而导火索则是马云爸爸提出的新零售概念。乔东家小编认为,新零售模式值得我们创业者研究。

  

金牌排骨大包系列4.jpg

 

  电商改变了你我的消费习惯,有些东西我们再也不愿去实体店购买,网购看起来似乎要便宜的多。但是也有些东西,并没有让我们对网购那么坚贞不渝。比如,喜欢逛街的姑娘,在意试穿的过程,在意不摸不知道的质感。再比如,海鲜、水果等一类的生鲜产品,总是让人觉得去超市选购,眼见为实才放心。这时电商们也会遇到发展瓶颈,他们纷纷想开辟线下实体店,乔东家小编认为,新零售模式恰恰就是个机会。

  线下地位无可替代的原因无非就是亲自看见的更放心、增加即时消费场景的体验感。而新零售模式就是线上+线下+物流,以产品为中心,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用户的体验度。未来餐饮消费场景只分为两种,一种是到店消费,用户需要体验即时消费的场景,需要优雅的环境和更好的产品,并乐意多花钱;另一种就是叫外卖,用户希望商家以很快的速度,将实惠价格的饭菜安全地送到手。这种线下门店引流,线上外卖销售,再配以物流团队覆盖门店周边范围区域的模式更受消费者和餐饮人的青睐。可能对于中小餐馆来说,投入有些大,但初期形成一定范围内的影响对日后的发展也是不可估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要求越来越高,那么投资哪个餐饮项目生意会红火,能够轻松经营呢?乔东家排骨大包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品牌影响力,肯定是和它的产品和创业政策分不开的。乔东家能将排骨和包子巧妙地结合,这也算是非常新颖的一种组合方式,而且口感非常棒,香而不腻,不顶油、不露馅儿,让消费者百吃不厌。对于创业者来说,总部会将技术倾囊相授,5平米即可立店,堂食+外卖,随你选,给予全方位的帮扶政策,让你轻轻松松经营。抓住好机遇,乔东家与你携手共进!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月3日消息 为方便外国消费者发音,尤其是来自多语言国家如南非的消费者,华为公司名称拼写“Huawei”将改名为“Wahway”。这一消息已经得到华为南非官方Twitter账号的确认。

  华为公司发言人表示:华为公司早已意识到,世界上很多用户无法发出华为这个音。根据华为此前对包括南非在内的43个国家所做的为期6个月的调查显示,将华为的发音以及拼写相结合,有助于华为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提升华为品牌的辨识度。

  华为公司还表示:“我们相信,华为名称拼写的改变对于多语言国家,如南非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希望生活在这些国家的人们能够尽可能容易地叫出我们的品牌名字,因为他们是忠诚的消费者。”

 

  据悉,华为将在其社会媒体账号上发布关于改名的具体细节。

  4月2日晚间消息,针对阿里收购饿了么的消息,美团外卖方面回应称,风物长宜放眼量,世界上没什么事是一单外卖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单。

  今日阿里巴巴、蚂蚁金服联合宣布,已经与饿了么签订收购协议,以95亿美元对饿了么完成全资收购。

  美团外卖对此回应称,中国外卖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全球领先。这是双方多年努力,在竞争中改善用户体验做大行业的共赢结果。“风物长宜放眼量,世界上没什么事是一单外卖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单。”

  而对于外界关注的阿里收购饿了么之后将对美团外卖造成的威胁,美团外卖援引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称,美团在外卖市场的份额为62%。(张俊)

  以下为美团外卖回应全文:

  感谢老朋友的多年相伴,欢迎新同学的如约到场,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中国外卖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全球领先。这是双方多年努力,在竞争中改善用户体验做大行业的共赢结果。

  风物长宜放眼量,世界上没什么事是一单外卖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单。

 

  从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到阿里巴巴全资收购饿了么,半年多时间外卖行业的格局产生巨变。与外卖平台之间的风云变幻形成对比的是,外卖消费者的习惯经过多年沉淀已趋稳定,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美团外卖市场份额为62%,行业市场份额集中度进一步加剧。外卖平台持续改善用户体验,良性竞争实现行业共赢,将是消费者的共同期待。

  蓝鲸TMT4月3日讯,蓝鲸财经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美团和摩拜已于近日达成收购协议。摩拜将以37亿美元的总价出售给美团,包括27亿美元的实际作价(12亿美元现金及15亿美元股权)和10亿美元的债务。双方最快将于本周内正式宣布。

  蓝鲸TMT第一时间和美团摩拜取得了联系。美团公关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关于摩拜将出售给美团的消息,很早的时候有媒体曾经问过,当时否认了。现在是个什么情况,需要找集团核实后,答复。美团公关另一位负责人表示,对传言不予置评。

  摩拜单车CEO王晓峰接通了电话,但没有针对这一话题进行交流。蓝鲸TMT又通过短信的形式跟王晓峰进行了沟通,截止发稿时为止,未收到回复。

  摩拜内部的财务报表显示,截至当前摩拜挪用用户押金60亿元人民币,供应商欠款约10亿人民币,债务总额合计超过10亿美元。除去债务(用户押金及供应商欠款),摩拜的实际出售价格为27亿美元,低于其上一轮融资34.5亿美元的估值。

  据透露,过去几个月,摩拜一直在尝试寻求独立融资,但因为陷入资金危机,尽管采取了取消免费月卡、提升每单实际收入等增收动作,但每月运营支出超过4亿元,迟迟无法获得正向现金流以进行新车生产以及旧车维护等正常运营。目前摩拜的现有股东已放弃继续支持,也没有新的资本再愿意入场。

  摩拜挪用押金60亿

  摩拜每月营运支出4亿人民币,去年12月单月营收为1.1亿元人民币  根据摩拜内部的财务报表显示,摩拜目前日订单不足1000万单,按照摩拜投放的900万辆单车计算,平均每天每车一单。

  摩拜内部财务报表显示其日订单和每车日订单均持续下滑  根据上述人士透露,鉴于单车报废导致订单规模下降,为了维持订单不下滑,需要每年投入8-10亿美元的运营费用和固定资产投入。

  今年2月初,有媒体报道称,摩拜即将完成有美团领投资的E轮融资,被认为是美团对滴滴在共享单车分战场的狙击,但摩拜和美团对融资消息都予以否认。

 

  去年10月,美团宣布拿到40亿美元融资时,官方称这笔资金将用来推动“人工智能,无人配送等技术的研发”。但现在看来,美团首先还是把钱用来扩展版图。截止目前,美团打车已在南京和上海上线,与滴滴展开正面交锋。

  2017年,华为三大业务共实现销售收入60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净利润同比增长28.1%达475亿元。

  在3月30日的华为2017年年报发布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华为副董事长兼CFO孟晚舟接受了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媒体采访,这也是华为董事会首次改选后董事会成员以新身份进行的首次亮相。

  “未来几年增长还是非常有信心的,不管从区域的维度还是业务的维度。”胡厚崑现场表示,站在新起点上,华为认为,人类社会未来三十年将会面临最大的变化是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都将置身不可抗拒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过程。未来ICT会从垂直行业变成共享平台,会变成每个产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使能器。华为将聚焦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两个领域——关注连接、提升云服务的能力和经验、发展宽带应用以带来更好的体验、发挥协同优势打造极致终端体验。

  国内手机业务持续高增长

  根据财报,2017年华为发家的运营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对总体收入的贡献首次降至50%以下;消费者业务则同比增长32%,占据收入近四成。

  关于运营商较低的增长,胡厚崑表示,电信行业业务不处于投资高峰期,从量上不表现高峰期特色。行业平缓的情况下大体量的运营商业务取得2.5%的增长非常不容易。

  对于2016年被认为“拖累了集团利润”的终端业务,胡厚崑的评价为“从发货量、收入、盈利能力、品牌认知度,以及面向全球分销渠道体系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2017年,华为(含荣耀)智能手机全年发货1.53亿台,全球份额突破10%,与第二名苹果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

  孟晚舟分析认为,显性来看,三个原因支撑了消费者业务2017年的显著提升:首先是在管理精细化方面所做的努力,主要体现在成本管理和敏捷运营上。其次是品牌认同度的提升,以600美元的高端机为例,2016年年底华为市场份额大概3.4%,2017年底攀升至8.4%。再者是元器件采购计划管理上,2017年着重加强了元器件未来供应预判和计划管理,甚至跟元器件供应厂商进行周期战略合作谈判,以规避2016年元器件采购上受到全球涨价对盈利带来的影响。

  从非显性因素来说,消费者业务过去几年在品牌、营销、渠道、零售不断投入,2017年开始这些前期投入慢慢产生协同效应,未来协同效应会越来越好。

  三大业务之外,华为在2017年新成立了云BU,强力打造公有云,但其业绩并未在财报中单独披露。胡厚崑介绍,去年一年云服务用户数和资源使用量方面增长了三倍。未来华为将坚定地实施“全云化战略”。

  分区域来看,华为中国区的业务占比逐年大幅提升,2017年中国市场的收入首次超过了50%,与海外市场平分秋色。2016年和2015年这一数据分别为45.3%和42%。2017年中国区的收入规模实现了29%的增长,华为在年报中解释为“主要得益于中国的4G建设与智能手机的出货”。

  财报显示,2017年,集团利润率相比上一年实现0.8个百分点增长。孟晚舟介绍,“首先来自于业务,主要是消费者业务去年表现非常强劲,也带来了规模效应,另一方面,管理上持续的公司内部变革,提升作业效率,对利润率贡献1.1个百分点。总体来说利润实现了0.8个百分点提升。”

  千亿美元新起点

  不出意外,华为将在2018年实现千亿美元的收入。2016年,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到,华为2020年销售收入要超过1500亿美元。

  今年1月,一张流传自华为市场颁奖典礼的照片显示,华为2018年的销售收入目标为1022亿美元,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目标分别为450亿美元、106亿美元及441亿美元,新成立的云BU销售目标为25亿美元,四大业务总收入目标超过千亿美元。按照2017年人民币兑美元6.7547平均中间价来计算,2017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893.6亿美元。以此为基准,2018年销售收入目标相当于同比增长14.4%。但华为官方并未确认这一信息的准确性。

  也必须指出的是,2018年仍是5G来临之前的投资低谷期。相对于自身庞大的业务体量,当前企业业务和云业务规模尚小,消费者业务市场竞争胶着。在美国市场,华为的业务计划一再受阻。

  胡厚崑认为,虽然电信行业业务不处于投资高峰期,但是从质上、从业务结构上看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这种变化,未来几年里在量上会反映出来。企业业务今年营收规模会超过100亿美元,终端业务的增长也非常值得期待。云业务在去年的起步中完成了明确定位、提升能力、完成布局、发展生态几方面的努力。在美国市场的困难会让华为在全球其他地方更加努力,华为会在战略上进一步聚焦,创新上加大投入,积极展开开放合作,同时也会在全球坚持。

  2017年,华为研发投入达到897亿元,占据销售收入的14.9%。 “未来十年会保持这样的投资强度,进一步加强开放合作,同时吸引各类顶尖人才来强化我们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能力,使得我们能更好地面对未来。预计每年会以不低于100亿美元的强度进行投入,并将加强研究性创新。”胡厚崑说。

 

  此外,对于一家30岁的企业来说,要在变化中生存,提升运营效率至关重要。可以看到,当前华为也在不断推进内部管理变革和效率提升。日前,华为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针对人力资源中存在的问题开始进行变革,激发组织活力,在华为内部社区“心声社区”这被称为“可能改变华为的未来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