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2018年5月30日,今天中国联通与英特尔在中国联通大厦召开了主题为“全互联共精彩”的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双方将会在全互联PC领域展开战略合作,共同推动全互联PC在中国市场的落地,并为双方广泛、深入、持久的合作搭建起一个良好的平台。中国联通集团副总经理梁宝俊、中国联通集团政企客户事业部总经理李广聚、联通物联网公司总经理陈晓天,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陈荣坤、以及联想、戴尔、惠普、宏碁、华硕、海尔、华为、华擎、广和通等公司的重要嘉宾出席了此次发布会。
此次合作,中国联通与英特尔将充分发挥在各自领域的优势资源,从技术、服务、渠道、测试、资费等多方面就全互联PC展开全面而深度合作,共同搭建全互联PC硬件平台,以更好地支持越来越多的服务内容,打造全互联PC在中国的标准化创新服务体系。中国联通还将对使用联通服务的前30万台全互联PC用户提供高额流量补贴,以加快推动互联网时代下PC应用的创新应用模式的落地和发展,为用户提供便捷、一流的全互联PC连接服务。”
中国联通与英特尔携手产业合作伙伴发布全互联PC支持计划
中国联通政企客户事业部总经理李广聚在致辞中表示:“随着移动宽带技术的蓬勃兴起,笔记本电脑应该向更加专业化、商务化的方向转型。英特尔在PC行业的领先性、技术上的定制研发能力以及X86平台的独特优势可有效降低全互联PC的成本,这对加快行业发展非常有利,因此中国联通非常看好英特尔全互联PC市场的发展。中国联通将坚持‘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理念,与英特尔在PC领域达成战略合作,赋予用户更多前所未有的崭新体验。这是双方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市场选择,也是PC行业商业模式变革的新起点。”
现场展示合作伙伴基于英特尔酷睿处理器的全互联PC
在此之前,全互联PC的长连接一直没有真正实现,这也成为全互联PC发展的瓶颈。而此次中国联通在英特尔支持下建立的全互联PC平台则真正实现了全互联PC的全连接落地,即“开机即互联”,从而可满足人们所向往的能随时随地始终连网并在线访问对他们最重要的事物,人和内容的一种生活和生活方式的异常强大的电脑使用体验。用户在首次开机时即可激活移动上网服务,实现快速无缝地连接上网(没有WIFI的情况下也能实现互联网链接),并可随时随地享受安全高速上网以及在线流量订购、内容订购等一系列创新服务。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中国联通在业界开创了全互联PC的内容订购服务和全新流量付费模式。中国联通通过全互联PC平台的分内容提供商计费结算功能,可实现不同内容商接入及按内容付费创新模式,例如:可单独购买VPDN服务(办公OA),视频会议应用服务,以及目前利用联通平台为某PC厂商实现的游戏服务包等不同内容服务的接入。中国联通与诸多优质内容提供商合作,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内容服务;而付费模式从以往按流量收费改为按日、月、年收费的模式,使消费者不再担心流量限制,从而更加畅快自由地享受网络服务。
作为计算创新领域的全球领先厂商的英特尔,核心业务模式是为人们提供优质PC的选择,并将此延伸至世界级的连接性。英特尔全互联PC内置强大的酷睿处理器性能使每款PC的使用体验流畅无缝:从日常网页浏览到电子邮件发送,制作40幻灯片,无延迟游戏,随时随地实时流式传输,到观看4K 高清电影;处理器和平台级别的工程能效可提供无与伦比的电池续航能力,以高达19小时的电池续航时间提供高性能PC的平衡,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同时,英特尔在其全互联PC中内置了4G LTE和业界领先的Wi-Fi,为用户提供能在全球各地进行智能连接的速度和灵活性。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陈荣坤表示:“英特尔始终致力于拓展科技疆界,让最精彩的体验成为可能。我们非常重视与中国联通在全互联PC领域的合作,双方通力合作实现了最一流的连接解决方案,从而给用户带来更智能更易连接的PC。”
PC设备制造商可通过全互联PC平台直接在Windows 10界面中为终端用户提供移动上网服务,同时中国联通也将同合作伙伴一起为全互联PC制造商提供CTA、场测等服务帮助,如: 通过CM客户端无需连接WIFI即可随时随地的享受联通全互联PC平台长连接服务、可实现实名认证功能,减少手工输入等繁琐步骤,完成认证后,用户即可随时随地通过CM订购流量、内容等服务、用户可实现完全自主服务,不须再通过运营商等等一系列便利。通过这些支持服务,中国联通帮助PC设备制造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提升客户体验并创造新的收入来源,这将变革PC和平板电脑行业的商业模式。同时中国联通还利用其优势渠道资源,联合众多优质渠道合作伙伴,对采用全互联PC平台的全互联PC产品进行重点推广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原标题:快递新规短期难解送货上门“难” 业内呼吁差异化发展
本报记者 彭苏平 上海报道
距离《快递暂行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实施已经约半个月了。
作为快递业首次行政法规立法,条例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快递业发展的制度措施,旨在“既解决业内存在的问题,也解决快递业与其他行业衔接协调方面的问题”。
不过,自今年5月1日实施以来,条例中的部分规定在执行中不理想,例如要求快递员“送货上门”的规定,不仅在基层快递业界传出了较大的反对声,而且也由于部分小区的管理要求难以贯彻落实。
另一方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多位基层快递从业人员表示,条例实施之后感觉并没有太大变化,实名制、送货上门等诸多条例中的规定此前就均有执行,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规范,而即便颁布了条例,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
从目前市场上的反馈来看,条例完全落地尚需时间,相关的配套政策也需要完善。日前,国家邮政局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三项条例配套的制度规范,不过记者查阅后发现,它们并未在末端配送方面进一步提出要求。
不少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条例的初衷是“保护快递用户合法权益”,从这个层面而言,理应按照消费者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同时通过价格杠杆的调节,促进快递行业的差异化发展。
送货上门“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综合多方反馈,目前条例中引起较大反响的规定是“送货上门”。
根据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将快件投递到约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当面验收,且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权当面验收。
这意味着条例用立法方式强化了“送货上门”的要求:将快递放至智能快递柜、驿站等解决“最后100米”的设施及场所中,原则上都需要征得收件人的同意。
对此要求,部分快递员对记者表示,公司已经对这项服务有所“考核”,一般情况下都会送货上门,如果碰上家里没人的情况,再与顾客协商,是否找人代收或放至快递柜中。
据了解,条例正式发布之后,韵达速递、圆通速递等快递公司均组织了相关专题学习会及宣贯会议,并表示要将条例落实到基层加盟网点和一线业务员、话务员中去。
不过,在条例落实的过程中,目前还很难做到完全合规运营。国家邮政局申诉网站的信息显示,5月以来,仍有不少消费者有“未通知将包裹放至收费代收点”的投诉。
有消费者表示,“未与我取得联系、未经我允许就将我的多个快递放到妈妈驿站。我已经投诉过一次了,让我备注不要放在妈妈驿站,还是给我放过去了。”
对此,北京中通大盈物流有限公司回复称:该件已在到达当天送至收件地址处,并联系收件人完成签收,不存在未与客户取得联系和允许将多个快递放到妈妈驿站的问题,也不存在多次投诉过不要放驿站但还是放过去的问题。
但北京市邮政管理局随后又联系到该用户,用户称“对企业的答复不认可”。
强人所难?
事实上,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中,未经允许就将快递投递至驿站或快递柜中的情况比比皆是,很多消费者对记者表示,快递员经常直接将包裹放在驿站或快递柜中,有时甚至通知也很不到位。
这对老年人、行动不便的人士格外不便,他们或是无法直接去驿站取件,或是由于不便查看短信而错过快递信息。
对此,一线快递员对记者解释,如果严格执行新规,一个个打电话通知到位将会严重降低送件效率,对他们的直接影响就是收入减少。有一线驿站工作人员也证实,“现在包裹数量很大,一家一家派送有些网点肯定忙不过来。”
快递柜、驿站都是快递员冲刺“最后100米”的得力助手,尤其是包裹量较大的时候,快递员们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将包裹一一准时派送,为了提高效率,即便每单要收取几毛到一两元的服务费,他们也愿意将包裹交由驿站统一“再分配”。
而部分地区管理上的限制也让“送货上门”难以落实。《北京晚报》的一则报道显示,北京某小区升级改造之后,为了保障安全,快递车不让进小区了,而徒步进入小区派件,显然无法携带太多包裹,送货速度也会大打折扣,一时间,送货上门的要求让部分快递员一筹莫展。
对于条例中的规定,不少快递从业人员也表达了“不满”,多集中在派费低廉但服务要求高的“抱怨”上。有不少一线快递员认为,送货上门应该附加费用,并综合考虑货物重量、楼层等多方面因素。
差异化发展
“从条例性质来看,其属于行政法规,效力低于法律;不过,当面临投诉与纠纷的时候,条例能够提供清晰、明确的法律依据。”一位分析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如是解释条例的作用。
关于“送货上门”的规定,条例并非无据可依。一位条例起草组成员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解释,“快递”属于“寄递”,依照邮政法第八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寄递含义,快件应当“按名址递送”,因此,这不仅仅是条例规定,还涉及遵守上位法的问题。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发生冲突的关键并非条例有问题,而是在于细节的操作。
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条例才刚刚实施半个月,相关产业推动执行也需要过程,不可能要求一下子改变行业的惯例,因此情况不尽如人意也属正常。
如何平衡法规要求与行业声音?有业内人士建议,快递应向差异化、定制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具体的派送服务应进行详细细分,并在下单时让消费者自行选择。
“具体的服务标准应该体现在面单的固定位置,并采用固定格式,标注清楚产品的类别、派送与通知方式。”一位快递行业内人士表示。
徐勇也认为,条例要求的是将快件投递到“约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这就意味着,只要是消费者需求,都应该灵活调整,毕竟有人希望送到家中,有人希望送到快递柜。
而如何获取消费者需求,就不仅仅是快递企业一方能够解决的问题,他认为电商平台也应当在前端设立选项制度,由消费者提前声明,并利用价格进行服务费用的调节,实现精细化管理与运作。
需要指出的是,条例本身也有调整、改进的空间。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条例命名为“暂行条例”,如此命名,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快递是新业态,存在很多未知事项,应当为制度安排留有空间;二是政府部门要坚持包容审慎监管,针对条例执行中的一些问题,可以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制度措施,更好地适应新产业、新动能发展的需要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耳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传统的耳机都是有线耳机,蓝牙耳机的出现,将蓝牙技术应用于耳机上,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实现了轻松通话,安全健康,备受推崇,成为很受广大消费者推崇的设备。那么,蓝牙耳机哪个品牌好?小编为你带来以下介绍。
TOP.1、Jabra捷波朗蓝牙耳机
始于1869年丹麦,全球著名的耳机和免提电话创新解决方案制造商,生产和行销无线和有线耳机产品的国际化企业。丹麦捷波朗(外文Jabra)是全球免提移动科技的领导企业大北欧通讯设备有限公司(GN Netcom A/S)的全资子公司,其总部位于丹麦哥本哈根,产品包括无线蓝牙耳机,有线耳机及移动音乐配件,如可用于移动电话和其他设备的立体声耳机和耳麦。旨在满足用户对移动生活方式的需求。丹麦捷波朗产品体现了功能与设计的完美结合,充分将科技、舒适与前沿设计融为一体,使用户能够享受到全面自由的移动通讯。
TOP.2、Plantronics缤特力蓝牙耳机
蓝牙耳机十大品牌,始于1961年美国,大型轻量通信话务耳机制造商,专业类和消费类个人音频通信的世界知名企业,外太空优选通讯耳机。从1962年推出第一个通信话务耳机至今,缤特力实现了从关键任务到关键业务再到消费者必需的完美飞跃,已成为轻量通信话务耳机产品的世界领先设计者、制造商和销售商,世界500强企业中的许多公司都广泛使用缤特力话务耳机。Plantronics提供移动的话务耳机,以满足以下各种需要:无绳和移动电话市场、计算机应用的下一代计算机音频话务耳机产品、用于办公室、小型办公室/家庭办公室及呼叫中心的有绳和无绳话务耳机及系统。
TOP.3、SONY索尼蓝牙耳机
始于1946年,全球高端显像知名品牌,便携式数码产品的开创者,日本代表性企业,世界电子3C/游戏/金融/娱乐领域的巨擘,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SONY索尼是横跨电子3C、游戏、金融、娱乐领域的世界巨擘,拥有世界屈指的品牌影响力。SONY创立于1946年5月,由拥有技术研发背景的井深大与擅长公关、营销的盛田昭夫共同创办。公司原名「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在逐渐迈入国际化时,最后决定用拉丁文的“Sonus”(声音)、英文的“Sonny”或“Sonny-boy”(可爱的孩子)组合成“Sonny”意指「以声音起家的可爱顽皮孩子」。Sony品牌第一次出现在1955年上市的TR55晶体管收音机上,盛田昭夫和井深大在说服反对的董事后于1958年1月正式更名SONY,索尼这个新名称念出来完全感觉不出是日本的公司,令人以为是自己国家又有亲切的感觉,使索尼成功打入美国及海外市场。2009年起,依据“Sony全球品牌规范”定调全球统一中文名称为“索尼”。
TOP.4、PHILIPS飞利浦蓝牙耳机
享誉全球的跨国电子品牌,1891年为生产电灯泡而创立,世界500强,专注于医疗保健、优质生活和照明领域的世界电子工业巨擘,以强大的科技创新及产品设计闻名于世。飞利浦,全球医疗保健、优质生活和照明领域的领导者。飞利浦基于对客户需求的了解以及“精于心 简于形”的品牌承诺,将技术和设计融入到了以人为本的解决方案中。飞利浦电子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公司之一,在欧洲名列榜首。创立百年来一直锐意创新,为世界贡献了录音卡带、CD、可重写DVD、100赫兹彩电等众多发明,在彩色电视、照明、电动剃须刀、医疗诊断影像和病人监护仪、以及单芯片电视产品领域世界领先。
TOP.5、Beats蓝牙耳机
十大耳机品牌,全球领先的高性能耳机品牌,于2014年被苹果公司收购,以优异的外观设计和出色的音效取得广大青年用户的青睐。Beats耳机曾经是由Monster Cable Products Inc.公司生产的,并得到了著名音乐人Dr. Dre、Justin Bieber、Bono甚至Lady Gaga的一致好评。但后期由于经济纠纷问题,Beats和Monster于2012年08月14日正式解除合作关系。beats耳机以优异的外观设计和出色的音效取得了广大青年用户的青睐,同时明星效应也使得beats成为耳机中的“潮”牌。异军突起的Beats耳机展开了耳机时代的新纪元,其销量本不低于AKG,森海塞尔等这些老牌耳机大哥。
TOP.6、Bose博士蓝牙耳机
始于1964年,知名全球音响品牌,一体化家庭影音系统解决方案商,专门为大中华区的市场销售、物流分拨以及演示及服务的企业。1968年,Bose率先打破传统并摆脱巨型设计,发明了901?直接/反射? 扬声器,让您在房间的不同位置都能感受到自然和真实的立体声效果。该项发明在国际上广受赞誉,并以此建立了在业界的口碑。Bose在科技上的新发明层出不穷。音频导波管扬声器技术是Bose历经14年的研究成果,并获得美国发明家奖,应用到此技术的民用产品有Bose的Wave?系列产品。
TOP.7、Sennheiser声海蓝牙耳机
原名森海塞尔,始于1945年德国,领先的专业话筒和耳机制造商,全球首屈一指的电声产品、系统合成及服务整合解决方案的提供商。Sennheiser 为全世界的使用者呈献质量好、动听的声音盛宴。无论是在家里或是在户外;在舞台上、在录音室里或是在音乐骑师的控制台上;又或是在博物馆、音乐厅;都能发现 Sennheiser 的踪影。为实现 Sennheiser 渴望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享受独特的听觉体验的目标,我们遍布全球9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员工组成的团队一如既往地齐心协作,以实践这个伟大的承诺。60 多年来,Sennheiser 这个品牌一直是「顶级」的代名词,它跨越了声音录制、传输与复制等各个领域,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定制服务的解决方案。Sennheiser 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电声产品、系统合成及服务整合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我们不断挑战自身极限,研发创新产品,以期满足广大客户的一切需求。
TOP.8、漫步者EDIFIER蓝牙耳机
EDIFIER漫步者创立于1996年,是一家集产品创意、工业设计、技术研发、规模化生产、自主营销于一体的专业化音频设备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家用音响、专业音响、汽车音响、耳机及麦克风的研发、生产、销售。20多年来,EDIFIER漫步者始终专注于音频技术的应用和实践,已逐渐成为音频行业的知名品牌。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已经在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墨西哥等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国际商标,组建了来自不同国家的产品研发和销售团队,搭建了将产品成功销售到全球的营销网络,产品销售已跻身全球同行业前列。
TOP.9、B&O铂傲蓝牙耳机
Bang&Olufsen铂傲,始于1925年丹麦,以设计前卫时尚、做工典雅精细、音质细腻柔和而著称,专注于音响研究生产及销售的企业。Bang & Olufsen 希望能呈现给客户上佳的设计和优异的功能。我们仔细的检验产品与技术的每一个细节,呈现优质的视听体验,让美妙的音符借由耳朵进入您的异想世界,让栩栩如生的画面借由双眼潜入您的心灵深处。Bang & Olufsen 在保持家庭影音设备科技领域领先地位的同时,近年来充分利用在其集成视听方案方面的丰富经验,其产品从家庭应用扩展到了酒店和汽车业等其他领域。因此,其现有产品系列代表了家庭、汽车和旅途的出色媒体体验。
TOP.10、小米MI蓝牙耳机
较早采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的模式,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以及智能家居生态链建设的创新型科技企业,以独特的"粉丝文化"著称。小米公司在互联网电视机顶盒、互联网智能电视,以及家用智能路由器和智能家居产品等领域也颠覆了传统市场。截至2014年底,小米公司旗下生态链企业已达22家,其中紫米科技的小米移动电源、华米科技的小米手环、智米科技的小米空气净化器、加一联创的小米活塞耳机等产品均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影响整个中国消费电子市场的明星产品。 小米生态链建设将秉承开放、不排他、非独家的合作策略,和业界合作伙伴一起推动智能生态链建设。
蓝牙耳机智能科技,使用方便,及时在开车和繁忙的时候也可以轻松使用,不用在拿出手机,蓝牙耳机轻松挂在耳朵上,就可以和别人取得联系,方便快捷,强大的功能,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面对众多选择,小编希望上面对蓝牙耳机十大品牌排行榜的介绍,能够让人们更好地选择。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北京时间31日路透社称,谷歌(1067.8, 7.48, 0.71%)周四在中国几个手机应用商店推出了其文件管理工具“Files Go”的中国定制版,这是自谷歌开始重返中国市场的努力后,该公司在华推出的第二款App。去年该公司在华发布了“谷歌翻译”app,由当地合资企业维护。
与谷歌的旗舰搜索和应用商店产品相比,Files Go的用户数量较少。这也是谷歌在中国第三方应用商店推出的第一款应用,包括百度(241.63,-0.42, -0.17%)、小米和华为的应用商店。
谷歌近年来一直试图扩大在中国的业务,并在北京设立了一个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该公司最近加大了重返中国市场的努力,自去年12月以来,该公司CEO桑德尔·皮蔡(Sundar Pichai)多次访问中国,并在两场中国政府论坛上发表讲话
- 详细资料
- 分类:财经要闻
6月即将到来,零售界的年中大促也将迎来集中爆发期,相对于往年,明显能感觉到火药味更浓。就在昨日,苏宁易购发布了年中大促日历,曝光了整个大促期间的活动节奏,算是正式引燃了这场战火。但事实上在此之前,苏宁、京东、天猫三方均已对外公布了年中大促的战略信息。
零售竞争加剧 年中大促独角戏变身三国杀
进入5月,京东就开始全国多个城市陆续开展“618商家大会”宣讲活动,向商家介绍618备战指南,大促参与规则,以及物流、营销、服务等多方面的平台赋能产品和资源。5月21日,京东正式发布“京东618”商家作战地图,分别对蓄水期、预热期、售卖期、高潮期、返场期以及用户、货品、内容、视觉、流量和仓配客售方面介绍了一些筹备建议。
与此同时,天猫推出了自身史上最长618。据了解,去年天猫虽然也参与了618,但在时间周期上仅仅是6月18日—20日三天时间,而今年,则从5月25日开始预售,到6月1日正式开始,再到6月20日结束,长达27天。并且,天猫也公布了618天猫理想生活赢战宝典,为各个时期的工作定下节奏和目标。
相对于天猫,苏宁易购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从5月15日到6月20日是年中大促考核期,为期37天!”5月7日晚,在年中大促及二季度重点工作部署会上,苏宁易购总裁侯恩龙表示年中大促是场持久战。据了解,在37天长期战线中,万人双线抢空调、天量计划、超级品牌日、超级品类日等营销活动贯穿其中。从最新的年中大促攻略日历中,也能够看得很清楚。
能够明显的看出来,主场作战的京东面临的压力不小。电商造节有着各自的主场,年中大促主场作战的京东,可以说在很长的时间内都在唱独角戏,时至今日从各方的动作来看,年中大促已经变成零售巨头角力的三国杀战场,在这场战争中,各方的目的也不尽相同。
天猫练兵、苏宁进击 年中大促京东压力大
天猫平台营运事业部总经理家洛不久前曾表示,“今年是双11的十周年,因此会做巨大的不同,618会做第一步的演练。”看来,天猫是在将年中大促当做一个练兵场,为双11十周年而秣兵厉马。那么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此次将年中大促的活动周期拉到27天。
对于苏宁易购来说,练兵的目的当然也会有,毕竟相对于双11,818主场的发烧节也近在眼前,历次年中大促都可以说是一次绝好的练兵机会。不过现在的零售圈,由于竞争的不断加剧,主客场之分也不再那么明显,每一次的大促多方角逐都很激烈。
从此次的情况来看,苏宁将战线拉到37天,并且是多业态的双线联动,进击抢占市场之意颇为明显。苏宁易购此次年中大促,除了线上互联网平台,还包括线下的3.0苏宁云店、苏宁易购直营店以及零售新物种苏宁小店,再加上苏宁零售云加盟店,将整个年中大促从线上带到线下,从一二线城市到五六线甚至县镇,形成一种全覆盖。
此外,世界杯之年也为苏宁今年的年中大促添了一把火。6月份即将迎来世界杯开赛,作为苏宁来说,家电全渠道第一的位置和旗下PP体育软硬件布局以及独家五大联赛网络播放权的资源将是苏宁做世界杯营销的独家优势。而作为世界杯官方指定电视品牌的海信,也在此前与苏宁易购敲定了世界杯营销战略合作。这是苏宁易购在年终大促中打出自身特色的一大助力。
记者了解到,此次年中大促,苏宁易购对外打出了“年中大促大满足”一说,再次加大了在物流、售后等服务方面的力度,“30天包退、365天包换”等46项服务作为基本法,以打造更好的购物体验。
双线布局、以服务为核心,加上世界杯的buff加持。在这场年终大促中,苏宁易购给其他平台带来的压力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