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 12月16日上午消息,由新浪财经客户端、新浪科技联合主办的“2021科技风云榜”今日开幕。华为无线网络营销副总裁朱慧敏在主题演讲中指出,在这几年里大家一直在说5G行业数字化走得比较艰难,但实际上大家低估了5G to B在实际部署上的成功。

  朱慧敏表示,5G赋能行业已经走到了更多的场景、更多的企业,5G网络已经开始帮助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提质安全,凸显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提升。其中,华为跟运营商携手做了大量的5G to B在不同行业01的部署,2021年基本上迎来了从01到规模复制的阶段。

  谈到“元宇宙”时,朱慧敏认为,其定义实际上是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下一跳。“元宇宙可能会跳脱出移动互联网,不但是个人、消费者体验的一个深维提升,还包括同时对我们的行业数字化的提升也有很大的作用,这个元宇宙的技术愿景很可能反向驱动跨产业、跨行业的包括CT行业持续的创新,这也是为什么华为也要提出5.5G的商业愿景的驱动力之一。”

  朱慧敏提到,人类社会必将进入一个智能世界,当然这个智能世界里AI引用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诉求。而在通信领域,引入智能主要目的是实现一个智能的规划、智能的运维、智能的优化。

  以下为朱慧敏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朱慧敏,因为疫情的原因我在上海无法到现场参加,感谢新浪财经盛情邀请,让我参加这一次2021年的科技风云榜年度盛典。今天我将分享针对赋能数字社会,华为在5G上做的创新。

  我们回顾一下中国5G发展的现状,包括全球5G发展的现状。截至目前,全球5G的商用部署网络大概已经超过了180张,全球的5G用户已经直逼6亿用户。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回顾4G的发展历史,发展的速度远大于预期。在5G发展的过程中也激发了很多创新,稍晚我会给大家做一些简短的介绍。

  说到创新,我们看一下当前5G网络体验的情况。

  作为一个移动数字基础设施,5G网络从部署的初期,我们的使命就是让它跟4G相比能够兑现10倍的代际体验,这是每一代代际更迭的客观规律和核心刚需要求。现在5G网络基本上在全国都有覆盖,现在5G网络在各个省市,年底我们看到很多数量,分流比达到了30%,意味着30%大概的数据流量都是承载在5G网络。在这样一个已经承载了很大比例的数据流量的情况下,5G用户的个人验,我们有一个数据,基本上我们在各个省市取得的5G体验的速率相比4G用户,都有10倍的代际优势。对于我这样一个厂商来讲,当初我们给运营商承诺的每比特成本降低10倍,基本上我们是完全可以兑现的。有了这样一个网络体验,我们再来看端侧消费者相对于过去的网络,有些什么样的变更。

  对于个人消费者来说,体验已经进一步地升级,我们现在可以注意到观看的移动视频更加清晰、更加流畅,我们大部分看高清视频,可以做到即点即开,短视频的流量相对于全网的流量占比已经超过40%,很多年轻人都非常喜欢倍速的播放,基本上5G的网络也可以实现无卡顿。

  刚才说到个人消费者的体验有了质的飞跃,我们再来看一下5G最初愿景使命里边如何使能行业数字化的进展,也节是我们俗称的5G to B的商用进展。

  我们都知道,在这几年里大家一直在说5G行业数字化走得比较艰难,但实际上我认为大家低估了5G to B在实际部署上的成功。华为本身跟运营商携手做了大量的5G to B在不同行业01的部署,2021年基本上迎来了从01到规模复制的阶段。5G赋能行业已经走到了更多的场景、更多的企业,5G网络已经开始帮助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提质安全,凸显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今天的主题也有融合创新,其实在5G赋能行业数字化的过程中,我们在不同的领域里边做了大量的5G结合云计算、AI的融合创新,因为这在数字化的转型过程中,融合创新是至关重要的。举个例子,我们在团泊洼工厂,是全球最大的一个5G智能工厂,我们是基于5G专网融合云计算,还有大数据、AI技术,创新部署了设备“剪辫子”产线,AI质检还有数字化的一个产线多网融合这些5G应用。这里边我们打通了三个数据流:工程数据流、商用信息流、生产工艺流,这三个流融合一朵云,包括mas+的制造云,能够有效地调用智能工厂里边所有的制造资源,实现动态分配。这是一个案例,我们是怎么通过融合创新帮助制造行业来真正地兑现行业数字化的一个应用案例。

  大家都在讲元宇宙,这是一个热词,元宇宙在我看来它的定义实际上是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下一跳。元宇宙可能会跳脱出移动互联网,不但是个人、消费者体验的一个深维提升,还包括同时对我们的行业数字化的提升也有很大的作用,这个元宇宙的技术愿景很可能反向驱动跨产业、跨行业的包括CT行业持续的创新,这也是为什么华为也要提出5.5G的商业愿景的驱动力之一。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元宇宙其中有一个形态,它是数字孪生,本质上是现实的一个复制,物理对象和数字对象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数据交互,这个数据交互就依托于一个网络,主要是5G网络或者是5G的下一跳比如5.5G网络,提了很高的要求。

  数字孪生在行业里边的运用可以有几个(应用),不仅限于这些应用,包括像虚拟作业、模拟仿真、智能预测这些场景,这些可能就是在现有行业数字化,5G部署可能是一个外围支撑。有了元宇宙的数字孪生系统,我们能更渗透到核心制造领域。

  另外,元宇宙的形态是数字原生,完全是虚构的,它是凭空塑造的,是元宇宙对于to C个人应用实现深维体验的一个关键。普遍行业里边我们认为元宇宙有8个要素,包括独立身份、社交、高沉浸、低时延、多样性、随时随地、经济系统、文明。它对技术的要求,包含了网络、云计算、区块链、游戏技术等等等等。我作为一个CT领域的从业者来讲,我们更关注元宇宙提出的高沉浸、低时延、随时随地,因为它很快就会映射到对5G网络持续发展的要求。面向这些要求,我们总结起来有带宽、时延、智能、物联、感知这些维度要深维,基于现有的5G网络进行深维,最终帮元宇宙在基础网络设施上打通技术断点。

  这是接下来我要介绍的我们的5.5G创新的几个方向,这些创新方向都能很好地去使能元宇宙的发展。

  首先,创新的核心就是频谱,无线的核心资源就是频谱。过去以来2G、3G、4G,我们的频谱从900M到1.8,到2.1,再到5G时代的中频,比如3.5或2.6,然后再到现在大家都在看的6GHz以及未来的毫米波以及100GHz以下所有的频谱,这些频谱有它的特征,如何有效地利用存量频谱,如何创新,让存量频谱的每一个比特发挥最大的价值,同时如何有效地使用高频段,突破高频段在物理传播特性上的一些瓶颈,是我们创新的一个关键方向,本质就是我们要把sub100G全部的频谱都用在NR上,也就是我们俗称的5G上,让这个频谱提供更大的带宽。这里涉及的技术很多,包括我们提到的上行,因为上行,数字孪生也好,数字原生也好,它跟现实世界都有很多交互,这个交互的过程,上行其实是基于目前已有的技术,它一直是个瓶颈,我们如何解决这个瓶颈?在频谱的使用上我们有很多创新的想法,现在正在实践,包括使用一个频谱,我们以前提出来SUL的一个上行,也就是频谱解耦。另外,我们也在构建一个频谱池的概念,让终端能够灵活地接入不同的频谱,这个频谱池的构建涉及到一系列技术的创新,包括打破我们传统的对称使用频谱这样一个常规的技术掣肘。像传统信道上,我们在使用的时候,我们也突破既有下行的数字帧上面可以传一些上行的数据,还有多个波段使用同一个控制信道来节省控制信道开销等等技术细节,都是我们的一些创新的方向,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下行速率和上行速率能够有效地支撑元宇宙的世界。

  未来的网络要承载的流量将会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对我们来说如何把所有的频谱使用好,依托于什么样的物理载体,也就是我们所俗称的基站设备,有效地把这些比特传播出去,使能大带宽的体验。也就是我们这个载体的物理形态需要很大程度的工程革命和工程创新。

  我们在过去移动通信推动的一个关键的定律是相容定律,但是相容定律依赖于频谱。相容极限基本上在各种空口技术创新的情况下逼近了极限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办法来提升频谱的每个比特的价值呢?多天线是一个关键的技术方向。也就是接下来十年、二十年在多天线技术上会持续走下去。但是多天线技术面临着一个很大的挑战,倒不是算法,华为在算法上一直是比较领先的,多天线技术最大的是工程革命,工程革命怎么把我们的天线做小、做轻。做小是为了易部署,做轻是有承重的要求,另外还有迎风面,如果布置在楼顶、塔上会有很多要求,这一块也涉及大量的融合创新。小小的一个硬件基站,这个硬盒子涉及到大量物理学基础的创新,还包括结构的创新、材料的创新、散热技术的创新。

  总结起来,整个业界包括华为通过创新的系统化设计,实现了多天线能力的持续提升和工程规格的持续优化。今年我们推出了一个Meta的超大规模的天线阵列,是把超轻的一体华振子,还有借助SDIF这种技术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节能和性能的双优。

  接下来面向下一代,5G、元宇宙的时代,我们的多天线可能会走几个技术方向,现在没有定论,我们可以预测一下,要么就走向更大的天线阵列,要么采用云化的多天线天面,任何一个反射面可能就是一个模拟的天线,这些融合创新会带来什么样的很好的管道体验,我们拭目以待。

  对于全场景的款待实时交互,它跟元宇宙是强相关的。为什么这么讲?元宇宙是通信技术成熟周期和互联网更新周期叠加的一个结果,XR是进入元宇宙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产业的发展,终端越来越轻量化,大量视频渲染的运算将由云端的算力网络承载,这将需要通过算力的分布、网络架构的创新以及协同、融合来提升带宽,降低时延。未来网络将具备基本上5毫秒以下的时延,而且在5毫秒时延以下,体验仍然能够达到Gbps甚至毫秒级的时延,也能够实现泛在的10Gbps,满足元宇宙沉浸式的体验和流畅的实时交互,最终是把现实和虚拟世界有效实时地连接在一起。

  通信感知是一个热点话题,现在我们都在讲。通信感知对于我们通信业而言考虑几个命题:第一,我们现有的通信设备能不能集成感知能力。要集成这个感知能力,意味着感知的资源要跟通信的资源共享。如何有效地调动空口资源,既传递通信信息,也传递感知信息,这是我们的创新方向之一。其次,感知需要有精度,感知有了高清晰、高分辨率的算法才能够360度无死角地进行感知。有了一个很好的通信感知网络以后,我们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三维立体的或者是多维立体的数字地图,能够有效地应用在我们前面说的一些应用场景,包括智慧交通、车路协同,包括无人机的超距感知,还有高铁异物的检测,还包括全程全域电网的智能检测。这样的一个感知能力衍生出来的数字地图,可以让很多场景可能也是元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

  再来看物联。人的连接是不断地在丰富沟通和生活,物的连接也会重组这个数字社会。未来蜂窝网络将存在更多样、更复杂的全场景的物联的需求,越来越多的物对online的需求是刚需,但是不同的物联类型对速率的能力是多样化的,现在光是一个NR,它的速率是比较高的,用在物联上有点“打炮打蚊子”,而且成本上不是所有的行业能支撑的。所以,我们要考虑定义更多的物联类型。现在在行业里边已经定义出来了,除了过去的NB,我们也定义了RedCap,对应的就是类似于智慧城市里边的各种摄像头的基本要求。接下来我们还会进一步定义物联的类型,满足像水表、烟感这种低速场景,也会满足XR这种高速场景,还会满足更多的一些我们可以想象元宇宙所需要的一些物联的场景。

  刚才我们说了传统的物联,刚才讲了NB的物联,就是窄带的物联,也有中速的,像视频的摄像头大量回传的中速物联,还有类似XR的高速物联,还有大量的无源物联,这些无源物联主要用在包括最终环境监测,通过引入超低功耗无源连接的无线物联新形态,可以在终端标签无电磁供电的场景下覆盖剧烈远比现有的技术、现有的所有的无源物联技术提升10倍以上,也就是基本上可以达到100多米、数百米的覆盖距离,从而满足海量的无源连接需求。

  人类社会必将进入一个智能世界,当然这个智能世界里AI的引用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诉求。我们刚才说了在元宇宙里边我们引入AI,举个例子,数字个人,通过数字个人,我们创造了一个数字人,通过引入AI,可以让这个数字人更多样性、更智能、更便捷。但是AI技术用在通信行业,就是我们传统的5G网络或者5.5G网络,它要完成另外一个使命。网络的部署、规划、运维、优化是非常烦琐的,如果不引入智能,它需要大量的人工干预。所以,在我们的通信领域,引入智能其实主要目的是实现一个智能的规划、智能的运维、智能的优化。我们一直在讲自动驾驶的网络,这个自动驾驶的网络不是指车的自动驾驶,是指我们网络能够自规划、自运维、自优化,有了这样一个能力,才能把这么一个专业的网络引入到每个行业,让行业能够零成本或者是零维护,zero touch地来运营这样一张网络,帮助它来使能它的行业数字化。

  当前5G商用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面向未来,华为希望和产业界里的广大的伙伴同心协力,密切合作,携手创新,共同推动5G向更高质量地发展,最大化地释放5G的潜能,赋能数字社会。

 

  感谢!

【中国金融网-www.zgjinr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