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盔热”引发概念股大涨 有外贸加工厂从口罩转战头盔生产

  来源:经济观察报

  最近一周,摩托车(电动车)头盔售价飙升。“短短几天,这款头盔售价涨了一倍。”5月18日,有消费者在某电商平台吐槽。仅仅2天后,这款原价100元左右的头盔,售价又迅速增长至298元。“没办法,最近买头盔的人太多了,涨价在意料之中。”有网友无奈地表示。一些价格涨幅更大的头盔,在最近一周内价格由60元上涨至300元,翻了两番不止。“关于发货,目前下单人数较多,按下单顺序发,正常是48小时以内。”5月20日,国内某电商平台的一位头盔卖家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早买早发货,建议尽快下单。”他补充道。

  从头盔的火爆程度来看,店家并非只是为了拉客而夸大其辞。苏宁易购(8.550, -0.08, -0.93%)大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月18日,头盔搜索量比去年同期增长超57倍,销量同比增长超65倍。

  头盔为什么成为抢手货?这要从一个月前公安部发布的一则公告讲起。4月21日,公安部交管局正式启动“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其中“一盔一带”分别指头盔、安全带。“行动期间,公安交管部门将加强执法管理,依法查纠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以及汽车驾乘人员不使用安全带行为,助推养成安全习惯。”公安部在公告中称。

  公安部同时在公告中表示,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小汽车是导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车辆。有关研究表明,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规范使用安全带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至70%。

  上述公告发布不到一个月,江苏省、浙江省在5月15日通过了《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对未佩戴安全头盔的驾驶人和乘坐人处以警告或者罚款,7月1日起施行。

  或许是涉及到罚款,这一管理条例得以迅速传播。“罚款两次就够买个头盔了,我还是老老实实带上吧,也更安全了。”有网友表示。

  更多的省份对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不戴头盔的行为,则是以纠正、教育为主。不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实施是一个趋势。“我前两天上班时已经看到交警在查了,所以我还是尽快买一个吧。”北京一位电动自行车车主告诉记者。

  从现有摩托车、电动车的保有量以及人们的骑行习惯来看,头盔需求缺口很大。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18年摩托车保有量达8700万辆,同比增长6%,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早在2016年便超过2.5亿辆。目前,《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摩托车驾乘人员有规定,不戴头盔将采取扣驾照分、罚款等处罚措施。但对于电动车,则无硬性要求。考虑到电动自行车速度较低等因素,大部分电动自行车车主没有佩戴头盔的习惯。

  国金证券(9.700, 0.05, 0.52%)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按“一盔一带”新政要求估算,新增头盔需求缺口将超过2亿个。该机构同时指出,头盔企业日常产量2000就属于大厂,通常不会有很大设备投入和产能冗余。

  消费者对于头盔的需求量在短期内大幅提升,一些厂商也看准时机进入头盔生产领域。据记者了解,目前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一些原本从事纺织、箱包加工的外贸工厂,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其海外订单减少,从而积极寻求生产转型,其中一些工厂此前已经在生产口罩,如今又迅速转战头盔生产领域。来自浙江的一家箱包外贸工厂的人士向记者表示:“我们厂已经建好了头盔生产线,目前订单量很大。”

  头盔行业的火爆已经传导至资本市场。5月20日早盘,头盔概念板块大涨,银禧科技(4.590, -0.18, -3.77%)、南京聚隆(31.020, -1.51, -4.64%)均在开盘不久后涨停。此前,国立科技(8.900, -0.42, -4.51%)、三夫户外(18.820, -0.33, -1.72%)、伊之密(7.730, -0.02, -0.26%)、上海凤凰(10.830, 0.12, 1.12%)等均有不同程度上涨甚至涨停。公开资料显示,上述几家上市公司分别专注于高分子材料、改性工程塑料、户外运动用品、注塑机等领域。

  国金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类比口罩,头盔自动化产业爆发,核心受益标的包括伊之密、拓斯达(75.000, 0.66, 0.89%)。头盔自动化包括干燥桶、吸料机、注塑机、机床(开模)、上下料直角坐标机器人(12.690,-0.11, -0.86%)等。伊之密5月18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注塑机可用于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的生产。

 

  但普通消费者应该注意的是,市面上的头盔产品本就鱼龙混杂,近期由于市场行情变化,购买头盔时应选择有安全保障的产品。国内生产的头盔,3C认证(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是一种最基础的安全认证,除这一标准外,还有 SNELL、SHARP、DOT等更为严格的国际认证标准。

【中国金融网-www.zgjinrong.cn】